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项目,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已成为众多建筑企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客观市场形势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一定要把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同时确保工程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与施工工程技术管理和控制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声誉乃至企业的生存。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管理是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使得施工技术可以改善,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建筑施工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需要技术力量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支持和落实。技术管理还可以改变施工单位的管理、生产面貌和企业形象,提高其竞争力。
从内容上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管理内容的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服务于确保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筑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物的类型和风格各异,规模要求不同,施工工作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复杂的多工作类型交叉施工,各种技术都要得到全面应用,这些要求我们加强建设项目技术管理的实施和控制,以确保建设正常有序地进行,并使得建筑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功能要求、成本要求等目标。
2、建筑工程技术控制施工程序
在建筑物的建设中,为了加快施工和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消耗,降低成本,有必要按照客观规律组织工程施工,严格建设项目的要求。在进行项目建设之前,有必要根据工程合同做出相应的准备,而不是同时削减工作,减少主要材料。在签订施工合同时,仔细阅读合同,以确保其能够完成并确保充分准备。在项目结束时,必须严格控制验收,要根据合同验收标准进行,施工过程的组织不得随意改变原合同要求。如果要改变,应酌情与合作伙伴讨论。一般来说,有四个方面需要注意。
2.1一般而言,施工任务协议和工程合同的接受和签署主要由上级主管或参与投标获得。但是,有必要签订工程合同,以确定每个工程合同在施工期间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项目合同一经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
2.2 想要做好工程,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施工程序的重要环节,做好准备才能在接下来的施工过程中做到有备无患,从而保证工程进度及质量。同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能够促进施工方对施工地点做一个良好规划,了解客观环境对工程施工影响程度,合理分布自己的施工力量,为施工方在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做好资源分配,以此来为建筑工程顺利施工创造条件。
2.3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组织工程施工一直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而其主要内容有:一、根据施工组对工程的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安排施工人员及如何在保证施工进度条件下高质量完成施工并科学的安排施工资源;二、施工过程中,全面注意施工工程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进度问题、质量问题、施工难度问题,并及时处理从而保证全面监控,帮助全面、质量的完成计划任务。
2.4 工程施工结束后,完工验收是建筑工程产品的最终和最重要的检查和评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对施工方投资效果和基础施工建设施工结果的总体检查的一般检查。所有建设项目按设计内容完成后,必须按照国家法律进行评估。在验收结束前,建设必须确保产品合格,符合投资者的要求,不合格产品不得交付。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实施
3.1重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优化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化必须首先强调工程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施工技术水平与工程质量紧密结合,而建立健全管理组织体系是施工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在建设工程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完善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责任的明确以及责任的落实。要注意不同施工技术的分工明确,不同类型的管理部门也要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强调管理工作的协调与配合。技术管理人员要强化管理工作细节,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遇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3.2加强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
良好的管理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基础。在实施建设工程技术管理中,要充分重视技术管理体系的健全建设。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际改进结合起来。这包括材料质量管理、施工图管理、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通过综合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形成有效的问责机制,有效提高技术管理的质量。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要注意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
3.3充分掌握好设计图纸意图
在施工项目施工前,监理人员应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充分掌握设计意图。同时,他们必须深入到施工现场。对于不符合现场条件的图纸,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做出变更。另外,还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内容。如果出现质量缺陷,就要加强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的协调沟通,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4提高施工技术人员质量意识
作为施工过程的主体,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首先,监理单位负责人应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和施工负责人员召开质量管理会议,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施工过程实施三检制度,需要监理人员的验收和签字确认,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单位未经专职质量监督人员签名的,监理人员要拒绝验收。另外,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监理人员还可以采用巡视检查、并行检查、后续监督、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监管,防止施工项目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4、结语
建筑企业的基本控制体系就是施工技术控制,它直接关系到投资方或者企业的效益和长期发展资本。所以,在施工技术中,管理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强力而有效的措施完善施工技术控制。工程管理者应该在实际工程中有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施工技术控制完善好。
参考文献:
[1]邓洋.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居业,2017(12):158-159.
[2]朱文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96-197.
[3]韩铁圻.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6):104-105.
[4]范诚. 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D].南京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杨生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技术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组织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