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对地籍测量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如今地籍测量同测绘工程技术的联系愈发紧密,受此影响,地籍测量工作也有了更多的变化。如今开展地籍测量工作主要依靠测绘工程技术进行,精确定宗地归属、明确宗地划分界限、计量宗地面积、测定土地的质量等等。通过地籍测量,土地的数据资料能够得到系统的收集,并且可以建立相应的土地信息管理系统,便于未来对土地进行管理和规划。随着对地籍测量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地籍测量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的数据需求,因此测绘工程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测绘工程技术;地籍测量;GPS
引言
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国内各个行业也纷纷引入高新科技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储备与工作效率以及市场竞争力。而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推广更是无法摆脱新型测绘技术的支持。由于国内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许多新型的数字化测绘工程技术也脱颖而出。依据现阶段地籍测量工程的现状看来,国内籍测量工作中主要是运用遥感技术,数字化内业扫描技术,GPS定位技术,RTK定位技术与全野外数字测绘技术等等。对于地籍测量行业来说,数字化测绘工程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主流。
1 地籍测量的简介
所谓地籍,就是由国家掌管,核心为土权,以地块为基础,以及地块周围的附着物的权属问题,数量、位置、质量以及利用现状等一些基本信息的组合。在地籍中,其有很多种表示方法,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的分类也不相同。按照任务分类的方法,可以分成日常地籍与始终地籍;按照发展阶段分类的方法,可以分成税收地籍、产权地籍以及多用途地籍;按照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农村地籍基、城镇地籍。所以,为了将地籍管理工作做的更好,应当将地籍的相关信息掌握,而地籍测量工作能够将地籍的信息表述出来,从而为地籍档案的建立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
2 地籍测量技术的技术框架
第一步,资料分析。对当前测量土地现有的资料信息做出分析,并结合这些信息对土地的状况做出分析。依照设备条件、地籍信息需求等,挑选最合适的测量技术。第二步,收集地籍信息资料。收集信息可选择直接使用已有的数据信息,或是直接对目标土地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在收集土地资料过程中,要结合建立土地信息库的需求,采用相应的信息格式。地籍信息资料应包括地籍数据、地类信息、全要素地形数据、控制数据等多种信息在内。第三步,建立地籍信息库。以建立信息库的需求为基础,对收集到的地籍信息资料做出修正、归纳和整合,再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成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以往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测量途径来说,现代化的地籍测量技术精准度高、设备先进,测量的结果更为准确,实时性强。
3 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运用
3.1 GPS 技术应用实践
地籍测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测区范围的控制测量。特别是地籍测绘的时候,控制测量主要通过地籍与基础这两种方式进行控制测量。地籍的基础是通过基本控制测量来进行的。这两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是通过三角网以及测试网与导线网,还有 GPS 网进行科学有序的合理设置的前提下进行的。地籍测量的实践工作时为确保拟测量区域的地籍控制测量精度真实准确,要将界址点与地籍图精度进行相应提升。在地籍测绘控制测量的时候必须对测量地基的控点进行精确、真实地定位。在地籍测绘控制测量的时候要科学有序地对基本控点与地籍图精确测定。在地籍控制网的设立过程中也依照相关的准则与操作标准对平面控制网进行布置,比如二,三,四等三角网等。依据测量地的具体范围与实际现状来对平面控制网点的高度进行合理控制。在地籍控制网布设过程中可采用接近或是类似的方式来进行替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遥感技术的运用
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遥感技术出现了,由于它具有收集信息数据准确并且全面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当时而言是一种新型的探测技术手段,其核心就是通过传感器来采集并且分析不同距离目标所发出的电磁波信息数据,从而获取有关区域的信息。在遥感技术的实际操作当中,可以根据最后成像的情况来分类讨论,这样一来地面的物体就更加清晰准确的呈现在人们的眼中,这也体现出了遥感技术极为强大的综合性。由于物体在同一种光谱区中所具有不同的反映;而同种物体在不同的光谱区中又存在一定区别,因此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判断,其采用红光、绿光以及红外线集中不同的波段来进行探测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会结合测量物体的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测量方式,并且会综合考虑到以上的几种先进测量技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准确。与此同时,采用多种先进的测量技术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并且对目标区域进行实时的检测工作。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操作过程中,还可以使用贝叶斯法以及特征融合法。这两种方法中特征融合法的应用更加广泛,原因是这项技术相比于贝叶斯法更能够展现出 TM 以及 SPOT 影响的功能。
3.3 在测绘作业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利用 GPS-RTK 技术进行地籍测量时需要两名测量人员共同工作。其中一人要在基准站留守,另一个人进行定点测量。其具体的工作流程为:①确定 GPS-RTK 技术正在用的坐标系。坐标系的设定既按照地籍测量工作的要求来,也可以直接使用符合国家级数标准的坐标系。在坐标系设定完成后,测量人员需要对投影参数进行规划。②将 GPS-RTK 测量装置上存在的参数数据关闭,并设置基准站。当前基准站的安置主要分为未知和已知两种,而基准站具体的布设方式主要是由基准站设置点所决定的。当已知点位置的基准站进入到了测量状态时,需要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借助Tan 功能基准点进行存储和命名。当所有带测量的基准点目标值输入完成之后,测量人员需要通过提取存取基准点的方式,规划出利用 GPS-RTK 技术进行测量,实际需要花费的时间,从而尽量制作出完善的基准站方案。此外,如果已知点和未知点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对基准站坐标进行定位时,需要以高程为主,尽可能拉近高程值,从而确定布设完成的基准站的效果。
3.4 数字化内业扫描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内业扫描技术是相对其他测量方法而言,能使测量的数据更为准确、全面、详细。数字化内业扫描技术是将已有的地质图纸与地质坐标等相关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相关软件,对其收集的心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调整、处理,所获取到的信息和低级图册会更加的准确。数字化业内扫描技术借助地籍图纸与相关信息,可以具体的划分目标区域中各种信息,如实际路线、城市布局、街道信息等,此外,还能对区域内涉及到的数字号码、建筑布局以及地名等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补充,保证目标区域信息的时效性。数字化内业扫描技术是比其他测量方法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其对数据的精确测量以及数据的及时更新为地籍测量工作打下了更加可靠和专业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于地籍测量的效率与质量十分有利。新型测绘工程技术的运作可以有效提升地籍测绘的精确度与绘图时效。文章提及的地籍测量技术是目前主流,应用范围相当广,并极大减少了测绘难度,也避免造成测量结果的差异,提高测量结果的真实性之外也为土地管理体系提供有准确的依据。为了保障地籍测量的顺利发展,我们必须积极改进与创新测绘工程技术手段,确保地籍测量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叶维琳.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73+79.
[2] 赵敏.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完善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7,(5):70-71.
论文作者:郑玥1,聂兰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遥感论文; 基准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