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邦州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富阳 311400
摘要:在现如今土地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建筑难度较高,因此保障建筑质量成了施工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从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质量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前言
建筑技术的提高以及建筑材料的极大丰富为高层建筑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居住办公等基本工作生活需求,而且又不会过多地占用土地资源。与此同时,高层建筑施工的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比普通低矮建筑高得多,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上,对此,下面本文展开一些主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分析。
1施工前期的控制工作
1.1对人员的培训教育
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线参与者,他们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最核心因素,因此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教育内容要包括整个工程的具体概况、关键技术等等。同时,建立好健全的责任、奖赏制度,做到责任到位,定人定岗。
1.2施工方案的审核
施工方案要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员、统筹等多方面的因素,技术层面设计构想应明确可行,并且要做好突发状况的预备方案,准备工作全面妥当。具体施工时,还要全程跟踪,灵活改动,依据现场情况修改完善。
1.3建筑原材料控制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开工前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以及设计要求配置不同等级的混凝土,调整步骤如下,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x:y,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1:x(1+m):y(1+n)。然后送入相关单位进行检测,等待送检报告出来之后,分析确定混合配比,对于不同的混凝土要使用不同的配制比例,具体可以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G50204–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施工时间长,这对混凝土的存放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天气的变化以及时间的退移都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因此,混凝土的准备量因分阶段进行,根据施工进度购买相应配比量的混凝土,稍有富余,避免因大量购买产生浪费或者是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高层建筑在运输过程中,通常采用泵送运输,不同于普通的低矮建筑,这对混凝土的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要避免混凝土坍落度不足的情况出现。
高层建筑中另一个重要的原材料是钢筋。钢筋的保存也受时间天气的影响,保存不当容易腐蚀生锈。首先在施工前就要明确所需钢筋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要求,做好相应的质量检测,把好安全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绑扎对钢筋的有效连接有很大的影响,应由专业人员对钢筋进行规范绑扎,钢筋安装过程还应重视对其保护,以免发生变形而影响结构质量。
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工作
2.1建筑基础施工控制
桩基础和筏板基础是整个高层建筑的基础部分,在施工过程中要着重监管其质量。首先,桩的轴线偏移不能超过建筑规范规定的范围,单桩的承载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进行控制:包括桩端的设计深度、桩的有效长度、施工贯入度、最后岩浆性状、混凝土浇灌的密实度,另外桩底沉渣要及时清除。筏板基础具有很强的硬度和很好的均衡性,出现承载能力差的软土地基时会采用筏板基础,这不但可以提高承重能力,而且可以减轻操作难度,使施工更有效率地进行。此外,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地基土太过松软,对施工产生影响时可以考虑换土等措施。
2.2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
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在于楼层高,要保证稳定性与牢固性。因此,三线作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三线控制即对垂直度、标高和轴线的控制,控制高层建筑物的垂直度需要保证大楼柱网布符合标准,安装角柱模板过程中可以采用吊线方法测定垂直度,等到四角柱拆模后,以此为基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对于轴线的控制可以在复核结构施工轴线正确后,在一层楼面最长的总横向预埋多块钢板。对于标高的控制则需要至少预留四个洞口在每层预控轴线处,以多层标高的总和进行复核,最后在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时,使用水准仪抄平,来最终验证标高的准确性。
三线测量时有相应的注意事项。测量垂直度时,注意垂直度必须达到100%,建立好模板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除了传统测量方法,还可以考虑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测量标高时,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都为四个。测量轴线时,由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必须同步向上建立,所以从外圈的角度无法清晰观察。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工作。
2.3建筑的裂缝控制
国家的相关规定中,对建筑物的裂缝有相关规定。根据《混凝上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的表3.3.4,裂缝宽度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其裂缝宽度有不同的控制标准,允许裂缝最大为0.2mm~0.4mm。在长时间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如潮湿等不良天气,这时候就要加强监控排查。建筑过程当中就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解决。
3竣工后的控制工作
施工完毕后,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等规范对工程进行验收。具体内容包括有上述的原材料,地基和三线控制等,并且要检查质量控制报告,送审检验资料,施工记录是否合乎规范和相关要求。最后综合整理,撰写验收报告,评定为合格后进行存档。
4结语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多种形式的高层建筑都有了实现的可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层建筑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和规定进行施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严格对基础、三线、裂缝等进行控制。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对高层建筑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小刚.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
[2]陈浩,滕斌.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通报,2013-4.
[3]姚蕾.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河南科技,2013-4.
[4]齐建朋.浅析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4-4.
论文作者:夏文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轴线论文; 标高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