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型、创业型音乐专业人才的途径研究论文_李月颖

培养创新型、创业型音乐专业人才的途径研究论文_李月颖

李月颖

(山东协和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大学音乐教学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努力引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为音乐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率。

关键词:创新创业;音乐专业;途径研究;

音乐教学的创新是一种演变和渐进的过程。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已变得十分紧迫。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创业型音乐人才,已成为新世纪音乐教师所要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探索精神等。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中寻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与习惯定势的束缚,引导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促进创新态度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性往往表现为与既定答案有不同意见,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不一定准确,但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好的,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假如不给学生创新机会,轻易代替、否定学生的意见,不但剥夺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让他们产生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同时还会使学生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争吵”“讨论”的机会,大胆探索,求真求新。

二、找准创新的途径,提供创新空间

创新教学能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发展思维潜能,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对培养具有突破精神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提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至少一年的教学实习,同时教法课也必须上满全课时。让大学生走上讲台讲课,研究教材、教法,尤其是当前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各高校的师范生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了解掌握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定期派大学生到教学一线实践、锻炼、听课,与一线教师一起研究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同时理论联系实践,多给学生创造参与社会演出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科研能力,还应加强与教育科研部门联系,让学生与音乐教研员一起下基层,听课、讲课、评课,多与一线教师接触交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

三、优选创新的方法

1、发现法

这是学生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再发现”建立在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更加具体化、理论化、系统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发现法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善于思考,一味地苦学,进步小、进度慢,结果是总抱怨自己笨,很苦恼,甚至认为是自己的老师教得不好,这样只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学生会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勤思善辨,多提出一些问题,结果就不同了。这就需要学生一定要养成带着问题学习的好习惯。对此,任课教师应该经常提示,主动施加给学生这个概念。例如,声乐演唱中口腔和喉咙的打开问题,呼吸的气息与交点的问题等,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应先让学生自身实践,即听唱——提问——假设——推理——亲自演唱等过程,让他们对一问题反复、持续地探索、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境法

情境法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音乐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如:创设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

四、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

创新性思维表现在不满足用现有的知识和社会常识去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是以崭新的创见来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创业型的发展,就要改进人才培养的模式,要坚持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并举,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进行专业方面的改革,要强调“对口性”转向为“适应性”,实行无口径的专业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同时注重实践,培养训练学生的专业方向,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用性,如钢琴专业的学生不仅能演奏中外音乐作品,还能够弹奏中外的一些声乐歌曲,即为歌曲伴奏的能力。有些学生会唱歌但不会伴奏,不能指挥合唱,编排基本的舞蹈,训练乐队,这都反映出音乐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不能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这是多年来音乐师范生所存在的问题。其实,这是与教学制度和教师的要求有一定关系的。学生的专业课水平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就影响学生的就业途径,就业门路越来越窄,“就业难”问题便会出现。加上近年来“艺考热”的出现,专业真正出色的学生较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专业成绩突出,还要求综合素质过硬。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和素质。音乐专业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摇篮,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强化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搭建适宜的创业平台,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音乐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级技术技能音乐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卢宝臣.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 究,2011(7).

[2]章立新.文化体制改革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机遇与挑战[J].新疆艺 术学院学报,2010(6).

[3] 付嘉碧,周燕.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分析音乐类学生应该具备的创业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8.

李月颖,女,汉族,(1986.2-),山东青州人,山东协和学院人文教育学院,讲师。

论文作者:李月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培养创新型、创业型音乐专业人才的途径研究论文_李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