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之混合——中国的混合所有制如何不同于西方——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有制论文,不同于论文,中国论文,制度创新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大意义,自此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引发了学界、政界和产业界持续关注讨论,也为观念和制度领域的进一步突破创新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般观点认为,国有经济体量庞大、实力雄厚,管理规范、人才储备和技术优势明显,但缺乏活力创造力;非公经济运作方式灵活、充满创新本能,但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个领域仍然较为薄弱。在混合所有制的包容性框架下,各种所有制形式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迸发更为强大的发展动能,这固然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仍然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坐标系中,探讨所有制之混合,是否还有着更为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概念范畴上,“所有制的混合”如何不同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本身?有哪些更为根本、更为深远的内涵,可能为经济制度设计和国家治理实践带来哪些重大突破?
——所有制的混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否定,还是充分尊重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对经典理论的丰富、创新和完善?
——从宏观制度框架和微观企业结构来看,各种所有制形式对于所有制的混合有哪些新的诉求,所有制的混合和优化配置有哪些瓶颈、桎梏,如何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张力的制度平台?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所有制的混合现象广泛存在于各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研究西方国家的所有制混合,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这就特别需要厘清,中国特色语境中的所有制混合与西方国家有何不同,其原则、方向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这些重要议题,都需要从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出发,深入总结实践探索有益经验,通过系统的分析论证寻求解答。我们将各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新近研究成果集结成本期“所有制之混合”专题策划,以期激发学术思想理论界对所有制混合相关重大议题更加全面、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我们也将紧密追踪学界最新研究进展动向,及时集结并推出后续研究成果,敬请读者关注。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有力支撑来加以巩固,这种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愿景的新认识和新诠释,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方面所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①
混合所有制的内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解读。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特指各种不同所有制的经济相互联系、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宏观经济形式和体制结构。而狭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特指由不同出资者投资共建,或由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联合组建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形式。换言之,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是各种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为供给与需求,从而形成的一种宏观经济关系,因此亦被称作宏观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而狭义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则只是企业内部各种所有制主体之间对生产要素、剩余价值进行共享,对成本和风险共同分担的经济关系,因此亦被称作微观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②
笔者认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指出,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国际地位依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③同样,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必然途径。
经济制度是国民经济得以顺利发展的体制保障,因此经济制度的创新应当是实现中国梦的“重点工程”。创新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就是要在宏观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在微观上容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混合所有制,这应当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④
总之,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充分肯定了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既有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改革动力,也为进一步的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具体战略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⑤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拟就经济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西方混合所有制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混合所有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等重大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初步梳理和探讨,提出实现中国梦需要经济制度创新,而混合所有制就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的理论观点,并就此求教于学术界。
经济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体制保障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战略构想。他一再强调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将实现中国梦的外延扩展到了全世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构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圆,共同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才能梦想成真。⑥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换言之,实现中国梦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作为保障,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的创新。而经济体制的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观念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综合性创新过程。我国经济体制创新的重大意义,在于打破经济体制理论认识方面的形而上学思路,这是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混合所有制的提出和发展,就是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的经济体制创新,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措施之一。⑦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经济体制创新的过程,它始终沿着两条主线展开:其一,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二,重塑使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产权明晰,而且要求产权主体多元化。正常交易能够得以进行的制度前提是产权,而交易主体进行交易之终极目的也在于产权。因此,明确界定产权是交易的前提和归宿。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发展的宏观所有制结构。这种宏观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混合所有制是动态的所有制结构中有效的所有制形态,也决定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必须与其所处的发展形态相一致。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因此,在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过程中,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想能否顺利实现。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现实存在。必须充分肯定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统一性,又敢于正视二者的矛盾,并积极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坚持在混合所有制下的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笔者认为,坚持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创新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明确认识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我们所要建立的以混合所有制为导向的新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体制转换,而绝非全面“私有化”或“泛市场化”。⑩由此决定了在中国建立与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公有制本身的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在动态发展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但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刻板地以国有经济为主体,虽然国有企业的多重社会功能以及其对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可否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在混合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应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全国而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可以且应该容许地方和产业的差异性存在,公有制经济占优势不仅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11)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体制创新过程中,所有制结构与所有制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宏观层面上,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以混合所有制为特征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微观层面上,不同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始形成并发展,企业所有制结构及股权结构由日趋完善的市场来决定和产生。(12)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将是长期存在的所有制形态,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将进一步快速发展。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在这种混合所有制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经济制度创新过程中得以实现。
改革开放早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实体与外国资本联合逐渐增多,微观层面上造成了以外商投资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的迅速发展。同时,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此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促使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迅速发展。微观层面上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的活跃发展,必然会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上。事实上,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得到了迅速发展。(13)
在微观层面上,由于进行所有制改革,提倡互相投资和联合,提倡引进外资和个人入股投资,因而陆续出现了许多混合所有制的微观经济实体。中央曾提倡实行和发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实体之间的联合。截至目前,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社会集体的庞大群体,我们称之为混合所有制群体。混合所有制群体已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综合体,其所包含的所有制形式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联合企业、联营企业等。(14)
西方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实践及启示
现代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市场化的商品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运行的混合经济。混合所有制和混合经济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为其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对西方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的一般理论概括和模式进行比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改变产权关系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产权关系是以一定的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对所有制问题的重新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混合所有制的理论,是在对传统产权理论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经典的产权理论认为,“所谓产权,意指使自己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社会的工具,其意义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人与他人做交易时,产权有助于他形成那些他可以合理持有的预期”。(15)因此,“本质上,产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16)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产权界定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1.资产所有权归属关系的确定;2.同一所有权主体内部所有权与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行为权利的不同分割与组合的界定;3.不同所有权主体间行使其财产行为权利的界定,即产权界定包括终极所有权的界定。因此,产权界定包括同一所有权主体内终极所有权与行为权利的界定,以及不同所有权主体间产权的界定。(17)
如前所述,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重塑使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两条主线。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产权明晰化,而且也要求产权主体多元化。正常交易的制度前提是产权,而交易主体进行交易的终极目的也是产权。因此,明确界定产权是交易的前提和归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8)经过多年渐进式改革和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与所有制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宏观上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形式并存,微观上不同经济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还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因此,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将是长期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式。(19)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形式出现得比较早,只不过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和主体的。因此,混合所有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服从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后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实体,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市场化的商品经济,而混合所有制便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20)
法国是世界上国家宏观调控较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混合所有制比较盛行。在法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中,既有强烈的国家干预特征,又有自由经济的特征,兼具市场机制调节和国家指导的特点。既有私人经济的广泛发展,又有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法国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是西方混合所有制发展较为完善的经济模式。在法国,国家干预是主旋律,市场调节或实行经济自由化只是校正或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由于长期实行国有化,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很大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两者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均很好地得到了发挥。(21)
日本的现代经济体制通常被称为“政府指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但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会进行必要的干预,资源按市场原则进行配置。日本非常注重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式关系的培养,政企关系中东方文化传统色彩较浓。日本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特征,从性质上来看,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但以私有制为主。这种公私并存状态,使得资源按市场原则进行配置,同时政府以强有力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22)
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产权制度上,英国实行私人企业制度和国有化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在经济调节机制上,实行国家计划和自由市场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并重的政策。英国曾经推进过非国有化的经济改革,实行鼓励私人资本发展、限制工会权利等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的推进,虽未完全否定和改变英国的混合经济性质,但其混合经济中对立两极的比重、地位及其关系,却有了很大变化。国家干预程度明显减弱,自由竞争作用明显加强。国家资本比重下降,私人资本重新得到加强。经济计划程度下降,自由市场作用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英国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2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府对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等新兴部门、军事部门,以及投资数额大、建设生产周期长、利润低的基础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和基础设施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而私人企业则不愿投资于这些经济领域或部门。结果,在美国兴起了一批国营企业,这些国营企业或由政府自己经营,或出租给私人垄断资本集团经营。同时,美国还盛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在政府干预经济的同时,并未放弃自由经济的传统,而是将二者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混合经济状态,在宏观层次上显现出国营部门与私人企业之间的互补状态。这种互补是从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机制上表现出来的,在具体的运作中,无论是国营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调节,以便优化资源配置。(24)
虽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混合所有制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且各方面都较为完善,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为我国混合所有制和混合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实际上,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种多样的混合所有制理论和实践模式,我们应根据具体国情,明智、理性地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从而不断完善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与参考:
第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形态,给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公有制形式曾经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调控的作用。因此,对国有大型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是我国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硬骨头,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程序繁杂、工作难度大的特点,关乎出资人、债权人、企业和职工等多方面的切身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和国有企业方面的改革,为传统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思路。上文所提及的法国、英国和日本,都是混合所有制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在其国民经济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均在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市场经济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25)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制度应该容许并鼓励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以及公有制与私有制联合体在同一社会形态中并存。许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特别是上文提到的法国、美国和日本等,都非常重视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由彼及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能够做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公有制新的主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经济,促进国家和民族繁荣。(26)
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色,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共同富裕就必须使我国的经济体制设计符合全体人民的福祉和利益。(27)从微观上考虑,让全体人民都有参与经济实体组建和运行发展的机会,是新形势下制定经济政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发达国家,在扶持民间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新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的相关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在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无疑应当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即在一个联合体内,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通过一定的资产组织形式,混合为一种次生的所有制形式。为此,必须调动国有经济、民间经济和全体国民的积极性,组成多种多样的新经济联合体,在国家宏观调控管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和强调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使市场和计划有机地协调起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28)
混合所有制开创中国发展新纪元
改革开放以来,以公有制为基础和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体制保障,在公有制发展的同时,非公有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开拓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纪元。需要再次强调指出的是,我们所倡导的混合所有制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如前所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成果之一,就是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的同时存在。而且,混合所有制作为新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将会长期存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还将进一步快速发展。(29)
从世界范围内看,混合所有制的发展是必然的,是对市场经济基本形式要求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上的兑现,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的原理,必须从生产中的经济关系说明。马克思认为,所有制是不断发展的,是生产力和内在的利益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任何一种生产关系或所有制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要跟着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及获得,生产方式必将对其作出反应并进行改变,从而会引起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改变。(30)
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及作用是在不断变化的,从而使得人们的利益关系也在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单一的所有制是不存在的,而且任何一种社会所有制的变化,都有其必然性。任何一种新的所有制,都是从旧的所有制形式的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理论学说,混合所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也是在旧的所有制形式及其演变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形成的过程。正是这种改革,使得我国从单一的所有制中走出来,形成了非公有制成分与公有制共同生成和发展的格局,奠定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32)必须明确,混合所有制是一种开放型的所有制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与社会化生产及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经济组织形式。混合所有制形态既可以吸纳原有的生产关系组成混合所有制形式,也可以从混合所有制形式中产生出新的所有制形式,并体现着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及要求。(3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其集中体现就是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提高,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获得了巩固和发展。具体而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2.巩固和发展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制度;3.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4年,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实行了从纯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参与调节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对立的传统观点;第三个阶段是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34)
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主要问题有: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企业没有适应经济增长需要及市场需求,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国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严峻挑战等。(35)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自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予以解决。
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决策,首次提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重要论断。同时指出,要使非公有制经济得以更多地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中,打破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对立状态,真正实现将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从而明确了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财产组织形式,会在不同经济领域中得以发育成长。(36)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设想,是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而立论的。马克思曾经设想,未来社会自主联合劳动只有一个层次,全社会就是一个经济主体,劳动、物质生产条件及产品都由它直接支配,商品生产和交换、价值和货币范畴已经消失。这样的自主联合劳动所决定的单一社会所有制,当然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37)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主联合劳动仍具有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全民所有制各企业之间仍是商品货币关系,集体所有制内部及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同样客观存在着商品交换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本身并不排斥市场经济。(38)
改革开放前,我国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在结构上和事实上造成了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后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造成僵化的经济运行机制,遏制了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要求,使得国有资产长期处于“粗放”状态,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而又调整乏力;其二,造成无约束的财产组织形式,使国有资产处于事实上的无人负责状态,国有资产浪费与闲置现象严重;其三,扼制了社会财富增长的其他途径及其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违背了不同水平的生产力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实现形式这一客观规律,负向抵消了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共存时所能产生的正能量。这使得社会财富增长的众多动力、机遇及途径,遭到了极大的扼制,也使各个公有制经济实体本身逐渐失去活力,综合国力的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未取得应有的成果。显然,公有制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继续发展壮大,就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实现形式。(3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过程及成就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从默许到承认,从承认到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经济并存,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再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这种新的认识突破了传统观念的局限,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一平台上平等看待。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此我们不可否认。(40)
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和实践及其发展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够兼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因此必然会导致企业产权的所有制混合。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所有制的混合,因为只有做到了所有制混合,才有可能做到其他方面的混合。(41)实践证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外资投资经济共同作用,而且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国有企业的重组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投资共同深入,中国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水平才能有所提升。各种经济所有制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并不能完全替代。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混合所有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在混合所有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因此从战略的角度来讲,混合所有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2)
综上所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神,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顺应了市场机制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所有制形式未来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征途上,进一步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强化和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机制,将大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将会有力推进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纪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在民族复兴征程上为我们举起了一面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本质内涵就是多种所有制共同融合发展的混合经济。因此,在这条必由之路上,我们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经济制度创新的力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经济体制方面的保障。
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模式的提出和发展,是我国在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我国经济制度创新的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种所有制共同融合发展的混合经济,这种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混合经济,在所有制上实行公有制与私有制混合,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混合,在经济运行方式上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混合,在微观领域中实行企业产权混合组成,即形成股份制企业。显然,这种混合所有制形态和混合经济体制,最符合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国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44)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混合所有制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和发挥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开放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同时,也有助于整个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统一性的形成,改变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自为战、市场割裂的局面,有助于市场机制更为充分地发挥调节作用。当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与此同时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45)有鉴于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显然,混合所有制是最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建设范式。因此,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社会公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多种优势,推动国民经济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下长期稳定快速发展,这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充分激发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以及进一步调整理顺社会利益关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46)简言之,大力推进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佳战略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①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②张作云:《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和性质问题——兼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方法》,《海派经济学》,2008年总第21辑,第63~77页。
③(4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2版。
④(46)晓亮:《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第36~40页。
⑤(36)周鸣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经济改革》,2008年第8期,第29~30、30页。
⑥(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页。
⑦周林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市场机制必然要求》,《南方日报》,2013年12月30日,第2版。
⑧(18)纪宝成:《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⑨(38)李依宸:《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0年,第19、16~21页。
⑩田广、戴琴琴:《泛市场化批判》,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9~10页。
(11)田广:《国企改革需防激进市场化》,《经济导报》(香港),2012年第30期,第63~65页。
(12)石玉顶:《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研究评析》,《教学参考》,2005年第10期,第61页。
(13)(42)胡岳岷:《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第49、47~50页。
(14)(33)伯娜:《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问题的观点述评》,《学术界》,2010年第144期,第209、208~213页。
(15)[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97页。
(16)[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1页。
(17)(44)曹立:《混合所有制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2年,第79、73页。
(19)(29)王刚、景维民、何立胜:《经济转型中的混合所有制形成与发展》,《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37~41、37页。
(20)木志荣:《混合经济:中西方不同的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第21~24页。
(21)(23)(28)钟长明:《我国混合所有制生成和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年,第22、23、24页。
(22)(24)(26)陈健、毛霞:《西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借鉴》,《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第88~89、88、89页。
(25)王恒:《西方国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借鉴与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4卷第1期,第32~33页。
(27)居伟:《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第128页。
(30)顾钰民:《混合所有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第16~20页。
(31)(37)柯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28卷第5期,第36~40、36页。
(32)葛扬:《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现代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18~22页。
(34)(39)唐未兵:《三十年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2009年1月20日,第10版。
(35)崔学兰、马春宏:《经济体制改革后国有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第28卷第1期,第6页。
(40)周静:《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36~39页。
(41)万华炜:《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21~23页。
标签:所有制论文; 基本经济制度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公有制论文; 混合所有制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制度创新理论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微观经济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