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论文_任丽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70例癌症疼痛患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疼痛管理小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均使用疼痛评估量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生活质量测定。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疼痛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躯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疼痛;疼痛管理;综合护理干预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i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ancer.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70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admission.In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care by the pain management team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using pain assessment scale,life quality scal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assessment of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intervention,the pain,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tem prognosis pain condition comparison,and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o observ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before,after comparison,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trol group intervention before,after,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tervention before,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role function,emotional function,cognitive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overall health status 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function(P>0.05).Conclusion based on cancer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keyword]:cancer pain;pain management;nursing intervention

疼痛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若不能得到缓解,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1]。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因素。就目前而言,临床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以癌症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症疼痛患者的影响以期为制订更具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70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时间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5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21~78岁之间不等,年龄中位数为(44.55±3.40)岁;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患者年龄最大76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6.10±2.28)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具备对比研究的条件(P>0.05)。

1.2方法

1.2.1测量工具

(1)疼痛调查表。采用NRS数字分级法:0~10分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2)生活质量测定量表[2]。其包含有5个功能子量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1个总体健康状况量表,对癌症疼痛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功能或健康水平越好。

1.2.2评估时间及方法

第1次测评在入院8h内(干预前)完成;第2次测评在实施护理干预后2周进行。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对患者发放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注意使用统一指导语,问卷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填写过程中,如患者有疑问及时解答。患者填写完毕后,护士立即回收问卷,并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2.3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常规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由疼痛管理小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疼痛管理小组:成立由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疼痛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护理小组长(具备一定的肿瘤护理专业知识,主管护师以上)和医疗小组长(具备一定的肿瘤专业知识,副主任医师以上)。(2)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由疼痛小组以患者疼痛评估为基础、干预为核心、疗效为重点的原则,按照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化、个体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方式如下:①认知干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个人素质、对疾病的认知、需求的不同及生活方式采取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疾病的一般常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适时向患者介绍治疗、护理方案,告知患者癌症并非不冶之症,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的积极配合、坚强乐观的信念、家属的关爱与支持得到好转或治愈[3]。②社会、心理干预。肿瘤的诊断、治疗、功能障碍、经济负担、自我形象紊乱都有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沮丧等情绪反应[4]。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特征,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理干预[5]。告知患者经常听听轻缓音乐、按摩、交谈、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达到身心轻松愉悦、全身舒适的感觉。来自社会的支持和家属的关爱非常重要,指导患者的朋友、家属探视,关心、开导患者,同时给予内源性的家属情感支持,减轻家属心理压力,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从而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③疼痛干预。疼痛知识宣教是实现有效疼痛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患者和家属定期进行疼痛知识及其治疗的宣传教育,使患者主动参与到自己的疼痛管理中来,及时反馈镇痛效果,对于疼痛控制效果不佳者及时反馈给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每日根据疼痛强度进行疼痛评估,填写疼痛护理单,并在治疗过程中跟踪进行疼痛评估,评价疼痛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教会患者及家属应用疼痛评估工具,正确评估疼痛的程度,包括疼痛部位、疼痛强度、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使疼痛加重和缓解的因素。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止痛药物,消除对麻醉药物成瘾性和其他不良反应的顾虑,使患者对癌症疼痛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④睡眠干预。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对癌症患者保存能量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每日活动,保证最优的睡眠质量,按时睡觉和起床,避免过长或过晚的午睡,午睡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以避免其影响夜间睡眠质量。睡前避免刺激性饮食或运动,用热水泡脚、喝热牛奶,尽量保持病房在休息时间处于较暗的光线、适宜的温度(18~25℃)和湿度(55%~65%)、安静的环境,有计划地安排治疗和护理,适当调整护理流程。⑤饮食干预。指导患者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为主,勿吃油腻、辣、油炸食物,多食含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少量多餐。便秘是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每天要记录排便情况,鼓励患者进食纤维素高的食物,多饮水,按摩腹部,适当活动,预防性使用缓泻剂及大便软化剂,可有效预防和解除便秘。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8.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疼痛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相比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患者癌痛程度低,疼痛对睡眠、情绪、日常生活的影响小。有研究[6]认为,只有让患者了解并掌握癌痛的相关知识,让其知道并愿意正确诉说自己的疼痛,才能让患者的癌痛得到有效控制。正确的疾病感知有利于减少疾病所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和保持乐观的生活状态。癌痛程度的降低,一方面与患者掌握了良好的治疗健康知识有关,另一方面,在综合性护理的实施过程中加入支持性心理干预的应用,充分重视心理因素的止痛作用,通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疼痛等躯体症状,提高对疼痛的治疗效果[7]。社会支持通过家庭支持和团体心理干预,缓冲了患者的心理症状和心理症状的发展,而问题的普遍性使得成员之间有更多共同的话题,提高了患者应对疼痛的积极性,减少了疼痛。

参考文献:

[1]王蓉,刘雪花,赵玲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癌痛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4):422.

[2]方积乾.生活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9—53.

[3]高青.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09—110.

[4]王琦,李峻岭.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J].癌症进展,2011,9(1):85—89.

[5]顾莉娟.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与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232—234.

[6]周雪江,韦群英,冯羽飞.实施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77

[7]周广美,张慧,韩淑艳,等.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癌痛病人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2):1457.

论文作者:任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论文_任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