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丁兆阳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丁兆阳

丁兆阳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极强思维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它为学生以后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提供了基础。同时,由于计算本身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所以对于基本的计算能力的学习,无论是对于之后的中学和大学的深入学习,还是对于生活中的应用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可见,数学计算教学,尤其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对于学生智力和能力双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我们全体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小学作为启蒙教育阶段,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迅速而正确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数学讲求精确性或准确性,只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所以对于计算方法的思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根据自身在多年计算教学中的探索,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弄清楚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等才可以想出更好的途径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计算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占有较大的比重。另外,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三大领域都与计算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来说,计算是一种工具性技能,是人们面对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或其他学科知识所必须的;计算还是一种探究性能力,是人们对复杂的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探索与解决所需要的,人们的许多行为选择、行动方案的提出,往往是要在对众多的数学信息进行某些分析后才能作出。因此,运算规则的学习和运算的训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这些基本技能。运算还是一种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协调、操作和思维同步、形象感知和抽象思维统一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由于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在学生以后整个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过程,这时形成的一些小的不良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很难在一时之间改掉。所以,从为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更应引起相关教学人员的重视。

二、小学数学中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很多小学生对数学有关的概念认识混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不清,基本的口算不熟悉,记错法则,导致运算错误,对自己失去信心。有些小学生错误认为写作业是为了“应付”教师,写作业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小学生见到数据大,式子长,心里就烦,因而不能认真审题,认真选择算法;有些小学生见到难题产生畏惧,浅尝辄止,敷衍了事。总的来说,没有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比较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书写和思维不同步。还有部分学生缺乏比较意识,做题速度过慢。

2.教师方面

有的教师片面认为,计算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似乎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牵强附会的,有的纯粹是为了引出算式,经过一番不着边际的“看图说话”,等到从情境引出算式,已经花去了10多分钟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有的教师很少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片面认为现在计算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做习题就有机械、重复训练之嫌,挤占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有的教师口算意识淡薄,课堂上很少安排时间进行口算训练。

三、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具体方法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可以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的同时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和课堂注意力,从而在问题和兴趣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比较,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将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创设一种学生都能明白的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除法计算时,可以利用生活中分食的情境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问学生:“你们是不是很喜欢吃棒棒糖呀?”这种有关零食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进一步引导,一袋棒棒糖有20个棒棒糖,要分给5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得到几个棒棒糖呢?通过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的创设,有效地引入一个例题。

2.保证适量练习

新课程下,计算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然而,重要的是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掌握高效、统一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第一,要加强口算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可以每节课开始时进行几分钟的口算。也可以直接笔答,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题目数量会循序渐进;还可以听算,即教师只报题目,学生说出答案。第二,要加强课堂练习。部分教师在情境引入、算法多样化上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往往是前松后紧,匆忙收场,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严重不足,导致练习不到位。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的思维。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不大可能。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布置练习题,从基本练习、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等层次要分明,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教材上的、教师、学生设计的题目都要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了防止练习的枯燥性,我们可以在练习时添加一些新颖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第三,关注计算练习后的反思。加强练习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学生回顾、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练习效率。

3.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

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引导学生在计算时认真审题,分析题中计算符号、数字的特征,分析是否能简算,能简算的一定要简算,并指导学生说出简算计算的依据。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主动探索速算的方法,灵活计算。运用简算方法便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目的。经过长期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提高做题的速度并合理、灵活地运用,从中启发学生敏捷的思维,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开展习题讲解课

教师可以每个星期开展一节习题讲评课,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分析易混易错题目的关键点,让学生深层次理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板书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以及形象感知和抽象思维相统一的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每位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探索并改进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出发,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龙门镇大坡小学 535400)

论文作者:丁兆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4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丁兆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