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至关重要,因此,在电气领域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自动化的技能,加强对人工智能自动化的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促进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在电气系统中的问题分析,人工智能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自身性能,进一步明确了其在电气工程运用中的方向,为电气工程自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科技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实现了智能化设计,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生产的效率,使人工智能化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服务。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工程自动化;运用
1.人工智能的概述
人工智能的概念在1956年初次提出以后,在研究范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了一套以计算机为主,包含了自动化、控制论、信息论、生物学、仿生学、心理学、语言学、数理逻辑、哲学和医学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在人工智能范畴,使机械具有与人类智能进程相类似的体系, 能够胜任人类智能所能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理论是开辟、研究若何延长、模拟人的智能的理论。
作为新兴的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技术诠释了智能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出一种与人类智能有相近似反映的智能机械。在此范畴的研究首要包括:图像方法、语言方法、机器人、专家体系和自然语言处置等体系。电气工程主如果研究和电气工程有关的自动控制、体系运行、信息处理、电子电气技术、研制开发、信息处理和计算机与电子运用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开始运用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加快了传布、自动化运输和传布的发展。人类大脑作为最精密的仪器,计算机编程也只能仿照其对信息进行阐发、处置、互换、搜集和回馈,所以对人类大脑技术的仿照会增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在加强互换、生产、分派和畅通方面有主要的作用,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会下降人力资本的投入,使运作的效力不断提高。
2 电气自动化中人工智能技术现状
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相关完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这项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对电路以及整个磁场知识进行熟悉掌握,还需要根据在设计过程中一些经验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对问题提前解决。过去电气自动化产品通常应用的是最古老的方法,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工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最优秀的设计方案,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科技正在不断进步,计算机研究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电器产品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整体研究周期。这样不仅仅对于产品质量有着很大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工作效率。目前由于自动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智能控制,电气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主要步骤包括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对整个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的监视,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警报。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需求对工作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这样可以有效观察是否在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并随时监测事故相关警报极限,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记录,通过对语音图像进行存储。操作人员在自动化设备进行操作时,主要是通过路器进行切断来保证其在标准负荷下进行自动化工作。电气自动化设备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故障波形进行记录和时间控制。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系统的优化,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现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普及于电力行业,其较高的性价比也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对设备的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对电气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等工作中,实现了电力设备的高效化运行,以下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控制系统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
电气设备的设计过程极其复杂,涉及多门学科内容,要求将高度的专业性和丰富的实践性相结合,才能设计出较为合理完备的电气设备操作系统,而随着计算机的逐渐普及、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设备的设计环节中也逐渐扮演了重要角色,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优势,有效地使产品设计这一环节逐渐从人工化全权设计向智能化辅助设计过渡,实现了设计时间减少化、周期缩短化和人力节约化,最大程度地缩减了各项成本及投入,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及经济效益,实现了低耗能,高回报。
3.2 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
对电气设备的故障检测是项难度较高的工作,设备内部间联系密切,一处出现故障往往影响其他多处部件,此时难以准确找到真正损坏部件,需要人员进行工作量较大的检测程序,由于电力设备复杂性的特点,使得传统检测方法耗力大,准确率低,无法提高效率,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针对此情况,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可以有效规避传统诊断技术存在的弊端,对设备故障进行准确诊断,将模糊理论和专家系统有机结合,保证检测及诊断工作的精确性,将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3 对电气系统的有效控制
由于电气系统内部程序的复杂性,运行条件的高标准性等,使得该系统从开始的设计、研发、制造、运行乃至后期的故障诊断及维修工作都对其相应的操作步骤要求极高的专业性和精确性,一个小步骤的操作不当都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若情况严重的话,那么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效益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对于整个系统的有效控制尤为重要。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采取将模糊理论、专家系统控制等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严格按照流程运行,减少了人力及物力的流失,确保了每一步骤的精确实行,由此保证体系运行的万无一失。
3.4 人工智能在电气系统中的运用
人工智能在电气系统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包括四个方面,有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集理论、启发式搜索。其中专家系统最为复杂,它集各种复杂程序系统为一身,它的运行主要依靠某个专家的学识经验,进行推理、判断、决策,它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即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咨询解释、知识获取和人机接口。
3.5 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综合运用
日常生活中,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无处不在,如果将人工智能技术加以运用便可以提高其自动化水平,比如说电流的调整、设备的操作正常与否,并且能够根据数据形成日志加以储存,实现操作的简便性。
结语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够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脱离人力操作的控制下,实现智能化的目标,提高电气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流通交换速度,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戴锦林,德胜.楼宇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建筑刍议[J].科技风,2011(07):60.
[2]马正亮.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2):94.
[3]周超.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硅谷,2012(08):21.
[4]叶干洲.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2010(15).
[5]王艳.浅谈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J].科技向导,2010(26).
论文作者:周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