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状况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能把握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状况,我们于1994年对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了10%的抽样问卷调查,答卷人为企业主管科技工作的厂长和总工程师,问卷应答率为71.4%。本文以这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文中简称调查1),结合近年所做的其它调查,特别是本文作者之一参与完成的“过渡经济条件下技术转移界面研究”(文中简称调查2),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做一概要的分析。
一、技术创新概况
1.企业创新的数量及效果。从调查1回收的191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看,有1484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新活动,占77%。这些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在行业分布上,虽然多数行业都有不少企业开展创新,但电子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等行业中创新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据对954家大中型企业的统计,当年投产的新产品3818种,产品品种创新率为6.6%;采用新的生产工艺4046种,其中重大改进的工艺有1667种,新产品、新工艺的采用,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增加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图表1列出了企业创新活动对生产的影响。
图表1 创新活动的影响
排序影响企业数 占总数% 排序影响企业数 占总数%
1 提高质量
1188
80.15 节约能源
783 52.8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1039
70.96 减少工人
339 22.8
3 减少原材料消耗 936 63.1
7 减少管理人员
294 19.8
4 降低成本
790 53.2
合计 1484100.0
2.技术创新费用。技术创新费用包括按照通常R&D统计定义的R&D经费和下列六项非R&D经费:购买专利许可证经费,产品设计费、产品试制费、培训费、机器设备购置费和市场调研费。一般而言,要获得有关创新费用的信息相当困难,因为除R&D经费外,其它创新支出没有单独立帐,多为估计值,且难于按上述各项分类,故图表2中的数据只是参考值。
图表2 创新费用
由图表2可知,在1993年,1484家企业R&D支出为5.2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6%,技术创新支出为40.90亿元,占销售收入的4.5%。这一数据虽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同自己相比,确有提高。在创新费用中,机器设备购置费所占比例最大,达43.4%,R&D经费排第二位,占37.5%。从行业看,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在R&D支出、购买技术和新产品设计试制活动方面的投入较其它行业为高,反映了技术密集行业的特点。调查2结果显示,不同性质企业投入规模有较大差异。股份制企业最高,可能与此类企业的制度改造已大致完成,技术进步地位因此被突出出来有关。据对合资企业问卷分析,该类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规模较低,同其研究开发和技术供给多在上级国外母公司进行有关。除少量属当地市场适应性技术调整外,这类企业多不进行独立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
3.企业获得技术的主动性。图表3表明,有74.7%的企业从外部获得技术,其中81.9%的企业是获得技术咨询服务,获得新的生产工艺排在第二位,但其中的1/3是引进国外的生产线。
图表3 企业技术获取方式
专利 R&D成果转让
技术咨询 新生产工艺其它
企业数目 256547908 65778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获得技术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调查2显示,在企业与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转移中,由企业主动提出的占51.8%,由学术界提出的为31.7%,同1986年的类似调查数据2相比,企业主动提出的比例上升了5个百分点。
4.R&D机构的内部化。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内部化与其技术创新有直接的关系。调查1的结果显示,67%的企业连续开展了R&D活动,60.7%的企业有正式的R&D机构。在调查2的200个企业中,有166个设置研究开发机构,其中独立设置的151个,与大学、独立研究开发机构共建的15个,无研究开发机构的仅为15个,占调查总数的7.5%。与偶然或单项的创新需求不同,研究开发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经常化和持续化。因此,改革中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大范围出现,标志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然而,其它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建立,具有行政干预的性质,许多机构建立后,由于没有资金,机构形同虚设。
二、技术创新的特点
1.创新的类型。与工艺创新相比,产品创新占绝对优势。同样倾向也反映在对企业创新目标调查的结果中。在两项调查中,开发新产品均排在第一位,明显占优。这样的创新类型构成在经济进入起飞期,并且经济由封闭转向开放的阶段是正常的,特别是考虑到在体制改革中,经济构成中出现了大量非国有经济成份,为了回避与实力相对雄厚的国有企业在传统产品市场上无效竞争,它们将战略转向用新产品开发新市场是顺理成章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工业企业在注意产品创新的同时,过份忽略工艺创新,不仅工业内在水平将持续下降,现有产品将失去竞争力,而且产品创新经济效益将被工艺效益抵销,效益滑坡的局面无法抑制。
2.创新的水平。在1484家企业的16000项创新中,渐近创新占80%以上。在我们调查的样本范围内,技术转移的主导部分是既无市场风险亦无技术风险的技术。也就是说,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部分,虽然在企业或地区市场范围内是创新,但在全国范围则属技术扩散。这一结果一般而言,并没有特别的异常,因为在任何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的效益构成中,来自技术扩散的部分都会占很大的比例。已有技术被重复使用程度的高低,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是评价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该项调查抽取的样本,是以研究开发密集型产业为对象的,且样本中省部级以上重点企业的比例高达70%,在此种情况下,上述结果就不能不令人担忧。市场已有技术在技术转移活动中比例如此之高,至少说明了具有市场新颖性的技术不多,创新质量不高;说明在中国现实经济环境下,即使是那些优秀企业也不倾向于依靠率先创新来赢利,这可能与市场分割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高有关。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扩张成本过高,企业很难获得率先创新预期的超额利润回报,而只能为准备选择跟进战略的搭例车者扫除创新的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正是这种过高的利益外溢,抑制了企业对率先创新的选择,而更倾向于选择避免支付风险成本的跟进战略。
3.创新的方式。
图表4 技术创新方式
方式 企业数目% 排序
本企业独立进行840 57.31
同国内其他企业合作134 9.1 3
同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合作360 24.62
国际合作 131 8.9 4
图表4说明,独立进行技术开发是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由于其技术基础和力量的相对薄弱,这种方式影响了创新的质量。实际上,多数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是通过从外部购置生产设备,引进技术实现的。据统计,60.2%的企业有技术引进项目,而企业的工艺创新中多数是围绕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展开的。需要提及的是,同1992年的数据相比,产学研合作的比例有所增加,其重要性逐步为企业所认识,应继续大力加强。
三、技术创新的动因
1.市场拉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我国的特点,并为了便于企业填写,我们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条:内部研究与开发,政府指令性计划,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数据综合评价后的结果(图表5)表明,市场需求和竞争是技术创新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即创新活动以市场为导向,同市场经济的关联度较高。内部R&D为第二位,表明企业具有一定的R&D能力。政府指令性计划只占很小比重,说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的干预程度在逐渐减弱。然而,对地区分布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在内陆地区(如陕西)虽然三项因素的相对位置没变,但政府作用的得分数倍于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表明了经济改革进程和开放程度的不平衡对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的影响。
图表5 技术创新活动动因分布
动因 比重(%) 排序
合计 100.0
内部研究与开发
30.2 2
政府指令性计划
4.9 3
市场需求和竞争
63.6 1
其他 1.3 4
2.技术创新在影响企业竞争力因素中的地位。在调查2中,我们提供给调查样本排序的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因素有六项:改进技术,改变产品结构,改善管理,企业制度改革,使销售方式多样化,其它。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将“改善管理”排在第一位,而被国企排在第三位的技术变革,在其它类型企业中却均被排在第一位。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除合资和股份制企业外,其它类型的企业由于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水平较低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有可能使技术创新的大部分效益被吞蚀。
四、技术创新的障碍
1.现实困难。创新的障碍来自企业内外两个方面,且同其经济与技术实力密切相关。我们列举了七项可能的创新障碍,请企业根据困难程度打分,对其的综合评价结果列于图表6
图表6 技术创新的障碍
障碍
%排序 障碍 %排序
缺乏资金 62.21缺乏科技知识 1.68
技术创新风险大 4.44不需要创新
0.45
缺乏市场信息
8.53其它 3.06
缺乏人才 17.12合计100.0
资金缺乏是阻碍创新活动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资金缺乏的原因首先是创新资金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由于约1/3的企业经营亏损,近1/4的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共有近70%的企业提取的技术开发经费不足销售收入的1%。其次,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企业尤其是效益不好的企业贷款的难度加大。人才缺乏是另一个突出的障碍,既缺乏工程技术人员,更缺乏企业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除人才数量不足外,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流失也已成为突出问题。障碍之三为缺乏市场信息,一方面表现在市场信息少,另一方面表现在市场乱,不准确、不及时。在纺织业、食品加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等行业,对这点反映尤为强烈。
2.对近年改革措施的评价。我们调查了企业对1994年开始的改革举措的态度,以及这些改革举措对技术创新与转移的影响强度和方向(正面的或负面的)。我们列举的改革举措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企业制度改革、税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调查结果,按正面影响强度排序结果,见图表7。
图表7 近年改革措施对创新可能的积极影响排序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合资企业 股份制企业 总计
金融体制改革 3 5343
企业制度改革 1 1221
税制改革 6 6466
投融资体制改革4 4534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5 3655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2 2112
从上述结果看,企业制度改革是制约企业技术需求、创新水平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对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低评价反映了法制状况的现状。金融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构建统一的资本市场,重要内容之一是使银行主要部分商业化,从这一目标讲,有可能加大风险投资的借贷难度和成本,从而对技术创新产生消极影响,但是这一改革预示着经济效益将替代政府、首长意志而成为信贷的唯一评价标准,使信贷机会更趋平等。
企业对其积极评价,反映了企业预期上述改革的正面影响将会大大抵消因贷款条件对技术创新的制约。
标签:企业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