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
急性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其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有研究表明,急性胃肠炎的发生,多与日常不良饮食有关[4]。由于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病原菌及病毒,或日常饮食不当,如过量食用不易消化、有刺激性的食物,会引起胃肠粘膜发生急性炎性病理改变。病原菌微生物的侵袭,会破坏患者胃黏膜局部组织的完整性,刺激机体产生各种炎性因子,同时增加胃泌素分泌。该病发病时会突然发热,会出现腹泻、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或休克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和干预,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急性胃肠炎,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有重要意义。
药物是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手段,以往临床多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本病,其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生素,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是氟氧沙星的2倍,主要针对大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细菌、沙门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克雷白菌属、变形杆菌属等革兰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减少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抑制细菌凋亡。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剂,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直接作用于H2受体部位,阻断H2受体,组胺、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机体水分及电解质的渗透,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胃酸分泌,可缓解患者腹痛症状;同时,通过减轻炎性介质对肠道粘膜的刺激,减少机体水分及电解质的渗透,促进机体组织对水的吸收,可缓解患者腹泻症状;此外,该药物通过阻断H2受体T细胞,抑制炎症因子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增强T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5]。目前,临床主张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胃肠炎,左氧氟沙星与西咪替丁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相互协同作用小,其抗菌效果更为显著,同时能减少抗生素使用剂量。本研究显示,经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西咪替丁用药方案治疗后,患者腹泻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74%。曾庆松[6]前瞻性研究表明,在急性胃肠炎疾病治疗中,静脉滴注0.2g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同时,联合0.4g西咪替丁静脉注射治疗,经治疗7d后,其总有效率高达92.5%。余天奉[7]前瞻性研究表明,对急性胃肠炎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西咪替丁静脉注射治疗,并以单纯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西咪替丁用药方案,在改善急性胃肠炎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良好疗效。本研究显示,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与刘华青[8]报道结果相似。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所使用药物剂量小,并不会出现明显副作用。
综上所述,对急性胃肠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的同时,联合西咪替丁静脉注射治疗的效果较好,有效改善患者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用药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倪红霞,谢蕾,杨天池,等.2014年宁波地区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5,42(5):293-296.
[2]李博安.44例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9(26):42-42.
[3]奇苏雅拉.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4(1):153-153.
[4]周国营,张巍巍,郑德生,等.北京市密云区居民急性胃肠炎流行病学特征与风险因素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5):648-652.
[5]崔大伟,李中杰,林洁,等.杭州地区2014-2015年急性胃肠炎患者感染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2):254-258.
[6]曾庆松.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2(1):153-154.
[7]余天奉.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8(21):27-27,28.
[7]刘华青.西米替丁治疗急性胃肠炎146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10):109.
论文作者:罗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胃肠炎论文; 氧氟沙星论文; 患者论文; 细菌论文; 受体论文; 时间论文; 机体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