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杨梅小学 542800
期末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教师精讲、以点突面,做到定向训练与典型训练相结合,做到举一反三。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目标,做到切实可行
教学目标起着导教导学的作用。我们在确定一节复习课的复习目标时,既要考虑目标必须全面、准确、有度,还要考虑出示复习目标的艺术,掌握目标出示的时机。出示复习目标视需要而定,可直接用小黑板挂出,也可以师生认标或学生之间认标。无论哪种方法揭示目标,最终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数学语言提出。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复习课堂上带着目标学习。有了方向性,学生才不会迷失方向,使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切实保证复习的效果。
二、温故知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就是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的过程。要重复已学的内容,有的学生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设置恰当的问题与习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求知欲。
基础训练要针对学生平时学习时的多发病而编拟,以求引导学生辩论、消除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进一步认清知识的本质。但是,我们大部分教师都只围绕着课本总复习和一些事先编好的提纲进行复习,这样就缺乏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复习课的实效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编拟试题进行因材施教,在基础训练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尽最大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引导矫正,力求保持整体学习在这个阶段同步发挥最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复习中能举一反三,不断发掘新的解题方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三、系统疏理,使之融汇贯通
疏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实质就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我们应引导学生把那些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知识泛化,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标,这些显然是复习课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来达到促使学生相对完善知识,逐步趋于系统化。
如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小数的意义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如,整数、小数的计算,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理解运算定律对整数、小数同样适用,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四、精心编排练习题,激活学习兴趣
我们应该把这一点作为重要的一点提出来,我觉得精心编排练习题是实施教学论断和反馈的好办法。要坚持每天布置适量的习题作业,从作业中发现问题,并且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利用课余时间针对问题进行个别纠正。这一方法行之有效,较好地贯彻了“因材施教”,易于操作,效果明显,复习中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1.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活。
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
2.在训练层次上要活。
采取巩固训练、模仿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
3.在训练形式上要活。
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练习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目,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指的练习题也不仅仅指动笔的书面作业题,还包括动口的讨论题和动手的实践操作题等。要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挑选和重新组织质量高、针对性较强的题目(题组),要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和当前的教改形势创造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
五、深化提高,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以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以创造性的综合训练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综合训练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在学生间引起辩论、评价,达到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为教学行为。复习课堂应关注评价练习,因为评价练习是一堂复习课效果的检查,也是对教学目标的验收,它包括练习中基础知识的准确性与正确的理解,也包括对基础知识的应用,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和教师评价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提供一个得以发挥的自由空间。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实际中摸索,根据本班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炒冷饭”,在分析反思中总结,从而促进复习课走向实效。
论文作者:李小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知识论文; 学生论文; 目标论文; 小数论文; 教师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