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1]2003年在《评析英语模糊限制语及其交际功能》文中提出作为模糊语言家族中的一员,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在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交际效果,使语言表达更缓和含蓄、礼貌客气、灵活有效,从而更好地改善和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 1972年拉科夫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从此这一术语进入了语言学研究领域。拉科夫把模糊限制语描述为“能使事物更加清晰或模糊的词语”。本文认为很多模糊限制语并不是孤立的词语,它们中多数属于认知形态的范畴,就其语用功能而言,既可暗示作者缺少对特定命题真实价值的完全承诺,也可内含作者不愿无条件的表达那种承诺。在英语中许多词、词组和句型可用作模糊限制语,其丰富的语义内容和语用功能是其它词语无法替代的。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不但对促进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正确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进行有效的交际也颇具实用价值。 多年来,语言学家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多是从语义、句法等方面进行的。但是,从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角度对模糊限制语进行语用分析,对提高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是有益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模糊限制语的概念从语义学扩展到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模糊限制语的语义特征、语言表现形式及分类等作了深层次的探讨,然后运用语用原则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威胁”理论对模糊限制语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进行具体的语用分析,讨论了其使用原因以及在交际中的语用价值和社交功能,最后提出将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探索:跨文化方面的研究和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模糊限制语在不同文体的使用情况,比如法律、医学、物理等;从读者角度去研究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因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属于认知的范畴,所以个人对模糊限制语的反应会有所差异,通常可以从文化、心理等角度进行分析。
吴淑芳[2]2010年在《英语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评析》文中研究表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能使语言表达含蓄委婉,礼貌灵活,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阿斯罕[3]2015年在《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认同:四位蒙古族叁语人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究蒙古族叁语人语言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不仅能够丰富叁语习得理论并扩展多语现象中的语言认同研究,还能为我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提供有力的实证基础,进而解决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折射出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为改进少数民族工作提供理论启示,落实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是目前学界对少数民族多语人语言认同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将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置于多语现象研究范式,从多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者认同研究,以及社会学理论等多学科视角,研究了蒙古族叁语人的语言认同,并试图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的指导下回答以下问题:(1)蒙古族叁语人的语言认同是什么?(2)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语言认同?(3)他们的语言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有什么联系?研究采用了批判民族志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分析四位蒙古族叁语人的社会生活轨迹,通过深度访谈、日常生活观察、研究者反思日志、个人通讯等手段收集相关文本资料。本研究发现,一、蒙古族叁语人具有以蒙语为首要性和基础性的多重语言认同。他们用“心、手、眼”的比喻来描述蒙语、汉语和英语对他们的意义,叁种语言从表面上看“各司其职”,也可以因不同的语言环境而出现功能上的重迭,但现实中蒙语作为蒙古族人的母语,是文化传统的载体,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具有其它两种语言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二、四位蒙古族叁语人的语言认同受到了社会语言场域的转换、教育场域中语言资本及其不平等分配以及个人语言资本积累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叁、蒙古族叁语人的蒙、汉、英叁种语言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轨迹中分别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本研究呈现了四位蒙古族叁语人丰富的语言生活,揭示了其语言认同特点,并提出构建和谐语言社会环境,促进多语教育模式发展以及提高多语人的自我认识叁种研究启示。
刘薇[4]2016年在《外交口译中模糊语的译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并研究了数篇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中的双语发言记录,对外交口译中的模糊语进行了分析、整理,阐述了外交口译中模糊语的特点及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外交口译中模糊语翻译的应对策略,具体为化模糊为模糊,化模糊为清晰。本文以李克强总理2015年记者招待会中为语料,将之前总结出的翻译策略应用于实际语料中加以研究、论证。希望本文可以吸引更多学者对外交口译中的模糊语进行研究,提高外交口译中模糊语的翻译质量,对中外交流做出贡献。
易经[5]2009年在《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学科体系框架的建立对于这门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和纲领性作用。条理分明、线索清晰的框架体系的确立能极大地促进学科的全方位发展。本文致力于构建一个较为广博的翻译学宏观体系框架,同时也对重要的微观操作原则发表看法。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学科体系的构建工作都必须先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因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关系到构建的体系本身是否合理和科学。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方面要从翻译研究发展史中去寻觅这其中的脉络和必然逻辑性,另一方面要看这种研究本身是否具备足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各种条件。因此,本文首先着力阐述翻译学的独立学科地位的形成是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历史积淀的必然结果,是整个翻译领域发展到现当代的迫切要求。虽然翻译学已初现雏形,但是学术界对于翻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翻译活动和翻译学的性质,翻译学的归属和定位)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对各种学派的翻译学定位的比较和分析、对翻译活动和翻译学本质的辩证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翻译学的定位。翻译实践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活动,而翻译学的性质则是“科学论”和“艺术论”的统一。纵使“二性”和“二论”在不同体裁、不同文本的翻译实践中的比重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开展科技翻译时,其艺术性比重可能较小,但正是人的这种主观艺术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是翻译实践人文性的集中体现。翻译实践的人文性决定了对这一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的人文性。文章为翻译学给出了“独立的人文科学学科”的定位并分析了翻译学科的主要特点。要建立翻译学的体系结构就必须遵循构建人文科学学科所应遵循的一般原理,遵循建立翻译学及其体系所应依据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及原则规定与经验描写相统一的方法。在构建译学体系结构的过程中只有坚持这些原则和方法,所构建的框架才能客观地反映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科学地、动态地推导译学发展趋向,才能具备一个科学体系所应有的稳定性和开放性。在上述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本文有选择地对国内外重要学者在译学构建方面发表的见解及已经提出的译学体系模型进行了分析,对他们构建译学的具体方式给予了较全面的评价。文章最后在借鉴他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集中提出了作者对翻译学体系“引论——史论——本论——实论——元理论”的宏观结构设想,详细讨论了翻译学各个分支的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翻译学体系框架进行深入研究有益于厘清当前我国翻译界理论研究的一些纷争,有益于构筑内容丰富、涵盖广延的翻译学系统,具体指导翻译实践和译作评价等活动。
赵会军[6]2011年在《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论是英语双关语还是汉语双关语都是利用词语的谐义和谐音的特点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或利用音义的岐解等产生有趣的幽默效果。大多数双关语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译的,很多研究人员从双关语翻译技巧、双关语翻译功能目的论、双关语语用学翻译等方面探讨了双关语的可译性,使双关语由不可译到可译成为可能。有效和准确地测量翻译质量需要从数理、逻辑和语言学等方面来考虑。双关语语言学模型和翻译量化研究的发展为双关语翻译量化模型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双关语叁个意义点(双关语的两层意思和语用含义)的划分使我们认识了双关语含义的实质因素,双关语翻译的目标语言与源语言的重迭度是衡量双关语翻译质量的量化尺度:重迭度达到1/2为合格,重迭度越高,目标语越接近于源语言的语用表达目的。重迭度由0到1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翻译优化过程,这种动态性使得我们不仅可以衡量双关语翻译结果处于什么水平,是合格还是不合格,而且还可以利用其动态的变动提高双关语翻译重迭度,以使双关语翻译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我们可以利用汉语的单字(词)多义、同音多字(词)等的特点及其丰富的重组变化特性,在提高翻译重迭度的过程中使用目标语语用搜寻等方法。依托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运用目标语语用搜寻等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双关语的翻译,我们采用关联意义延伸、目标语词语前后搭配、将谐义双关转译成谐音双关、同音关联搜寻、通过原文和译文的结构对比与词语精确含义等的对比使译文与源语言含义尽量接近、采用拓展原文部分意思、转移双关位置进行谐音词语重迭等方法实现双关语译文的理想化。在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的动态引导下不仅可以得到更精简和更满意的翻译结果,有些出人意料的翻译结果甚至超出了常规翻译所能达到的极限范围,让人耳目一新:在与原双关语意义基本匹配的基础上,却可以产生多个意义不同的目标语表达法,使翻译结果更加耐人寻味。
吕双[7]2011年在《元语用意识在英美政要访华高校演讲语篇中的体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使用语言时,说话人总会或多或少地对语言形式进行前期的感知和策划,在使用中还会有意或无意地进行实时监控,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元语用意识,它指导和调控说话人的语用元语言选择,反映说话人的语用意图,为释话人提供推导方向。通过选取英美政要访华高校演讲语篇作为分析语料,本文初次尝试查找元语用意识的各种语用标记,选取可行性的标记手段,对它们做了定性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元语言、元语用、语用意识和元语用意识四个概念,对四者的关系和区分进行了说明。其次,本文概述了政治演讲和元语用意识研究现状,发现在元语用意识研究中,选取会话文本的研究多,其它文本少;把元语用意识和政治演讲结合起来的研究不多,其中对高校演讲语篇集中进行分析的更少。在第叁章,本文重点论述了元语用意识的叁个特性——凸显性、自反性和自我监控性,认为后两者是元语用意识“自反”的两个重要内容,一是意识作用下语言对语言的评述,二是语言使用中意识观察、监控意识,它们在凸显程度上会有不同表现。本部分还介绍了元语用意识在语码、词汇、句法和语篇上留下的隐性和显性标记。在第四章,本文以实例分析和数学统计说明了元语用意识在此类语篇中的运作机制和体现方式,概述了各种元语用标记的凸显程度、分布和特点,以及各标记的语用功能和所反映的元语用意识。本文研究发现,第一,语码标记主要体现在不同语言间的语码转换,其标记性明显,元语用意识突显程度高,主要是为了拉近和听众的心理距离。第二,人称指称系统完善且复杂,标记性比较明显,元语用意识突显程度较高,主要呈现了演讲人的身份构建的元语用意识和礼貌倡议的元语用意识。第叁,话语标记语在此类演讲中分布普遍,标记性程度不等,元语用意识突显程度不等。元语用意识显性自我监控主要存在于语篇连贯的词和小句上,表示重述、修正、补充类的话语标记语不多。主要原因是演讲语篇文体比较正式,事先准备充分,文本动态性不强。另外,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和演讲语体的正式程度、演讲主题和演讲人个人话语风格有着一定的关系。第四,语用模糊和模糊限制语是元语用意识在此类语篇中比较突出的表现,分布较普遍,标记性较明显,主要是为了维护交际双方的积极面子、缓和可能出现的紧张气氛所使用的交际策略。第五,在句法和语篇标记上,话语结构的调整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此类语篇中比较普遍,其元语用意识前期策划明显。它们使重要信息前景化、创造听觉美感、提示语篇进程。第六,除了要从认知、社会和文化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综观,利益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主导此类语篇的元语用选择。本文以实例分析补充和说明了元语用意识理论在演讲语篇中的运作机制和体现方式,同时发现元语用意识凸显程度的隐性显性标记并非全部如维索尔伦(Verschueren)所概括,而是根据语篇特点有着异同,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英语学习者全面透彻理解此类语篇提供一点依据。
周腾英[8]2007年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文中指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很普遍。文章通过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以及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的分析,结合具体英语新闻报道事例,探讨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其具体的应用。
胡雪姗[9]2018年在《侦查讯问互动话语与讯问笔录中立场标记语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侦查讯问作为典型的机构性话语,是司法讯问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讯问过程中,侦查员需要如实记录侦查员问话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作为法定证据留档保存。然而,由于制作讯问笔录是当场同步进行,不能进行补充或修改,所以制作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缺陷和瑕疵。因此,本文尝试运用Hyland提出的学术交流分析模式作为理论框架,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侦查讯问互动话语和讯问笔录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及转换后的差异性特征。旨在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找出互动话语和讯问笔录的相同与不同,为今后讯问笔录制作的规范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建议。对比结果发现,侦查互动话语双方的话语中和转写笔录中都存在四种立场标记语,并且使用频率大体相同,由高到低的顺序均是:自我提及语、确认表达语、模糊限制语和态度标记语。但是,四种标记语在由口语向书面语转换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侦查员方面,自我提及语在转换过程中省略了第一称人称单数“我”及表示单数自指性名词“侦查员”;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降低;确认表达语的分布情况与犯罪嫌疑人现场配合程度有关;态度标记语转换时被大量省略。犯罪嫌疑人方面,自我提及语、确定表达语以及态度标记语在转换过程中变化幅度不明显。笔录中有增添自我提及语的现象;模糊限制语使用比例上升的主要是因为表数量模糊的使用频率增加;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态度标记语被着重突出。最后,基于上述对比分析,本文根据立场标记语从口语向书面语的转换特征,提出了4个转换建议,即合理取舍自我提及语、适当删减模糊限制语、着重凸显确认表达语以及如实添加态度标记语。
胡丹[10]2011年在《学生视角的中国教师批评话语的功能—语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视角的中国教师批评话语的功能-语用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语料,采用语料库分析方法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批评话语,透视师生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教育教学状况,关注和评价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关注社会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文共有七章。第一章引言简要概述教师批评话语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意义和目的等。第二章阐释该研究理论框架,突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语用学各自的优势及相互之间的互补性,两者合力对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叁章阐释了问卷调查和语料收集及处理分析,归纳总结列出了10个A与C类词语对照表,为后面章节进行功能-语用分析提供翔实的数据和文字资料,为建构积极批评话语模式作强有力的支撑。第四章对A类教师批评话语和C类学生修改的批评话语进行功能分析与比较。①在概念功能部分,重点研究语场和及物性的叁个过程:物质、心理和关系过程,从而透视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态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意义,揭示教学、教育等社会问题。②注重研究教师批评话语中体现人际意义的评价资源。重点分析显性或隐性、积极或消极、主观或客观情感、判定或鉴赏在两类不同批评话语中的趋势。分析研究情态、语气、评价词汇的级差,区别它们对实现人际意义所发挥的不同功能。③观察批评话语构篇中衔接词,以及主位和述位的不同选择如何突显、强调或弱化话语信息。基于第四章语篇分析发现的批评话语特点,第五章把他们简单划分为直言、反语、夸张和低调陈述四种基本语气类型,并对此语言现象进行了批评语用研究分析。语料研究表明,学生较倾向于用低调陈述评价。在第六章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大量基于语料库处理的A与C类的批评话语实例,进行功能-语用分析,比较真实和客观地反映和揭示社会、教育、教学问题。同时,作者采取积极的姿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制定“四性”评价原则,并根据评价原则构建教师积极批评话语模式。第七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概述,突出了该研究的创新点,论及了理论与实践启示、该研究局限以及后续研究展望。该研究和现有的教师批评话语研究成果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点:1)本论文采用学生视角,探讨中国的一种教书育人方式,即批评教育方式。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学生记忆中最为深刻或影响最大的教师批评话语(A类)和学生改写不当的教师批评话语(C类),使用ICTCLAS12011分词,Wordsmith4.0制作词表,经语料数据统计分析,找出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批评话语的言语特征和学生所期盼的教师批评话语的言语特征,尤其对一些隐性的批评言语构式(学生极为反感而老师没有意识到)进行了揭示。2)融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师批评话语。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上的优势,对经语料处理的两类批评话语进行概念、人际、语篇功能互文分析,据实客观得出恰当与失当的教师批评话语的典型特征,并探析其折射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利用语用学在探析语言使用者和接受者方面的优势,针对A与C类的言语特征及其出现的一些变异进行批评语用阐释,从而补充和深化教师批评话语研究。以丰富的例证表明批评话语语类因语域不同而有差异,批评者需根据体裁、目的、场合、对象变通选择话语。3)基于学生反映出的教师批评话语的问题,制定了“四性”(针对性、导向性、多样性、得体性)评价原则,构建了积极批评话语模式(非人格化方式、辩证方式、修正方式、积极正面方式、委婉低调方式、自省方式和启迪式),指导人们正确认知、调控、有效运用批评。今后我们还可在批评话题上做更多研究,比如中西教师批评话语对比研究等等。作者表示教育工作者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社会、教育问题,担负起义不容辞的社会教育责任。作者期望人们善于批评和乐意接受批评,借助批评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借鉴西方批评文化的长处,革除中国批评文化的弊端,大大弘扬中国批评文化的智慧和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评析英语模糊限制语及其交际功能[D]. 何娟. 山西大学. 2003
[2]. 英语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评析[J]. 吴淑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认同:四位蒙古族叁语人案例研究[D]. 阿斯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4]. 外交口译中模糊语的译法研究[D]. 刘薇. 黑龙江大学. 2016
[5]. 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 易经.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6]. 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研究[D]. 赵会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7]. 元语用意识在英美政要访华高校演讲语篇中的体现[D]. 吕双. 黑龙江大学. 2011
[8]. 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J]. 周腾英.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7
[9]. 侦查讯问互动话语与讯问笔录中立场标记语的对比研究[D]. 胡雪姗. 黑龙江大学. 2018
[10]. 学生视角的中国教师批评话语的功能—语用研究[D]. 胡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