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射频与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冯晖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疼痛科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脉冲射频与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8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行脉冲频射给予治疗,对照组行射频热凝给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两种术后1年随访后的复发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中,有效为37例,显效为6例,无效为1例,对照组44例患者中,34例为有效,7例显效、3例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3例(97.73%)低于对照组的41例(93.18%),差异不具统计学(χ2=1.048,P>0.05)。观察组44例患者中,面部麻木0例,面部肿胀6例,对照组患者中,6例面部麻木,1例面部肿胀,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随访1年复发率为22.73(1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82%(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χ2=4.423,P<0.05)。结论:脉冲射频术较射频热凝术更具安全性。

【关键词】 脉冲射频;射频热凝;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202-02

临床上常见的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脑神经疾病,多以流泪、面部抽搐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好发于老年群体[1]。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为射频热凝术,该术为一种微创技术治疗方法,但其对患者的神经具有一定破坏作用[2],术后多出现面部麻木等并发症。因此,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可起到显著的临床效果,但其伴随着较高的复发率,基于此,本文特选取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旨在研究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的男女例数分别为25例、19例。对照组的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26例。两组的年龄分别为:43~76岁、56~75岁。其平均年龄分别为(59.5±16.2)岁、(65.2±9.4)岁。观察组对照组的病程为2~13年(7.5±5.5)年、1.5~14(7.75±6.25)年。观察组左侧疼痛及右侧疼痛18例及26例,无双侧疼痛。对照组左侧疼痛及右侧疼痛15例及29例,无双侧疼痛。观察组第2支痛、第3支痛为10例、11例,第2+3支痛为16例,第1+2+3支痛7例,对照组第2支痛、第3支痛为15例、16例,第2+3支痛为11例,第1+2+3支痛2例。两组患者支痛分布及疼痛部位等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实验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施行。

1.2 纳入或排除指标

所有入选本实验的患者均符合或排除以下指标:(1)经专业医师确诊为三叉神经痛;(2)患者同意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服用卡马西平等激素药物不能缓解疼痛者。排除标准:(1)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经心电检查异常及严重精神疾病者;(2)药物滥用史者;(4)治疗前接受手术治疗者(如化学毁损术等)。

1.3 方法

将88例患者进行穿刺入路,方法为,患者仰卧体位与CT扫描床上,在患者的侧口角外的2~3cm处进行穿刺,在X线引导下或者是CT立体定向辅助下给予穿刺方向确定。两组均用射频治疗仪(新泰洪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射频热凝术,70℃~80℃的温度,时间为90s,破坏2~3次,观察组行脉冲射频,其频率2~4hz、温度在38~42摄氏度,时间为240s,电压在26~56v之间,针尖温度或电压56v为标准,达到任意指标均可。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发生情况。

对于临床效果,其判定标准为:患者术后若疼痛消失,则为有效。若患者术后各种症状改善明显,则为显效。如术后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则无效。(显效+有效)×100%=总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据表可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93.18,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3.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于一种脑神经疾病,具体表现在患者的面部一侧发生的剧痛,以面部抽搐、疼痛为显著的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品质[3]。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该病不适合进行药物治疗,其因素是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耐受现象。因此,手术治疗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方式。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射频热凝术是治疗该病的微创手术方法,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改术原理通过控制温度和维持射频时间来选择性对半月后的C类等神经纤维,可显著缓解三叉神经痛带来的疼痛感[4],但由于此术破坏性极强,若其温度达不到要求,其治疗效果大大下降,还易出现较高的并发症。有学者等[5~6]报道进一步指出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术的特点为进行治疗时其电流是脉冲式的,而非连续性的,大大提高了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有学者等[7]研究指出,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发症得到进一步减轻,也要研究显示,该术的治疗效果较差,这可能是由于病例数的差异及治疗过程中操作失误等因素。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据表可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93.18,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研究提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较佳的临床效果,但射频热凝术具有更强的破坏性,术后往往出现较多的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44例患者中,面部麻木0例,面部肿胀6例,对照组患者中,6例面部麻木,1例面部肿胀,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进一步表明,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较少的并发症,但由于脉冲射频对神经没有破坏作用,效果持续时间短,其的复发率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随访1年复发率为22.73(1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82%(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而言脉冲射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复发后再次治疗或显著射频热凝术治疗。

综上所述,脉冲射频较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更安全,其破坏性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运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洋,刘叶,王俊华,等.多柔比星联合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3):226-228.

[2]杨洋,刘叶,李艳,等.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1):21-23.

[3]尹彦志.CT引导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8(1):52-53.

[4]王一雄,谢文钦,颜景佳,等.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2):43-44.

[5]董春磊,马耀华,田祥亭.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9).

[6]张慧东,薜朝霞,邢宏萍.CT引导吡柔比星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临床分析[J].人人健康,2017(14).

[7]李信明,任正强,冯庆奎,等.侧入法神经干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2):118-119.

论文作者:冯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脉冲射频与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冯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