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

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

朱永权[1]2004年在《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文中提出在冷战结束、世界新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也进入到关键阶段。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审时度势,拓展思维空间,立足国情,博采众长,是使我国在不远的未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条件。冷战结束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首要问题。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世界经济环境和各国经济状况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东亚地区,一方面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作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牵引者的日本,经济状况却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矛盾而遭受危机的痛苦。虽然东亚地区在1997年曾经遭受过金融危机,但是,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己经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的迅速发展仍然具有研究的价值,其发展模式也并没有完全否定。东亚经济的恢复、日本的危机以及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引起了东亚经济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因此,如何看待日本面临的问题和如何估计今后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将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章通过分析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日本所面临的挑战和日本的改革,重审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在如何利用东亚第一经济大国—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来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方面归纳了几点启示。全文共分为五章论述本论题。第一章论述了发展中的东亚经济冷战结束后,东亚经济的迅猛发展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东亚的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方面、东亚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内部和地区外部两个方面原因、东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东亚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论述了冷战结束后亚太经济的两大明显变化,即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美摩擦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东亚经济快速发展对日本的挑战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明显改变<WP=39>了东亚地区的经济形势。日本与东亚国家的经济关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另一方面日美经济摩擦深化和在广泛经济领域里的竞争,对日本的经济地位提出了严峻挑战。这种变化对日本提出的挑战和日本的对应,将决定日本今后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同时述了面对国际经济的重大变化,日本调整的内外政策。并以历史视觉分析,日本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调整时期,日本在摸索改革中出现的无序现象,并没有摧毁日本的经济基础,日本仍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领先,而这两个因素始终有可能使日本能够继续保持其在亚太经济中的地位。第三章是本文核心部分。分析了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面临的挑战。从资金供应、技术出口、商品贸易等方面阐述了日本在亚太经济特别是在东亚经济中继续发挥不可忽视作用的观点。第四章是本文另一重要部分。概述了日本经济的现状,分析评估了中日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意义、前景展望。第五章从扩大对日进、出口、加大引进日资力度、强化人力资本开发等方面论述了中日经济交流的观点。最后阐述本文结论:在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盛行,“闭门造车”更是行不通的。因此,应充分认识和肯定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利用东亚第一经济大国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朴深哲[2]2000年在《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文中认为在冷战结束、世界新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也进入到关键阶段。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审时度势,拓展思维空间,立足国情,博采众长,是使我国在不远的未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条件。 冷战结束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首要问题。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世界经济环境和各国经济状况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东亚地区,一方面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作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牵引者的日本,经济状况却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矛盾而遭受危机的痛苦。虽然东亚地区在1997年曾经遭受过金融危机,但是,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的迅速发展仍然具有研究的价值,其发展模式也并没有完全否定。东亚经济的恢复、日本的危机以及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引起了东亚经济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因此,如何看待日本面临的问题和如何估计今后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将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章通过分析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日本所面临的挑战和日本的改革,重审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在如何利用东亚第一经济大国一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来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方面归纳了几点启示。

奚少云[3]2009年在《冷战后中国大陆的中日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搞好中日关系对于我国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中日关系研究工作因此备受重视。新中国的中日关系研究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却仍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令人满意。伴随新世纪中日交往的扩展和深化,两国关系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从而对中日关系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国际关系学界近年来声势日隆的“中国化”建设对中日关系研究也提出了总结和提升的要求,故从学理角度总结并审视其历程和现状便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中日关系类学术文章、专著、书评和博士论文的统计和归类,考察其数量、主题和内容等要素,反映这一时期我国中日关系研究的一般状况。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研究具有社会性、政治性、政策性及议题和视角的集中和多样化等特质,并存在若干问题,即选题过于集中,观点近似,资料深掘不够;过于追求体现政策倾向,以至影响学术探索的深入;方法论意识较弱,轻视调查,论述欠科学严谨;认知模式主观化且缺乏反思精神;批评与争鸣不发达;问题意识学术性薄弱等。文章分别从传统、历史、制度、政治、舆论、国际、个人等角度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尝试对之进行某种学理性思考。正确认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超越中求得发展,中日关系研究必将实现飞跃式发展。本文主要采取样本统计和文本解读的方法对学术文献进行考察。具体制定了时间、作者、内容和原创四项标准分别从相关数据库和书目中选取供考察的文献样本。为此,写作本文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目录,均以附录方式附于文后。

马霞[4]2006年在《关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中日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亚经济一体化思想由来已久,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一直未能成为现实。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压力下,东亚国家以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为契机,渐渐踏上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路程。1997年12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的第二届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积极促成了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的首次非正式会议。自此,东亚地区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东亚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而作为在东亚拥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中日两国近几年矛盾和冲突不断,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障碍。要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离不开中国和日本的参与,而面对全球区域经济的合作浪潮,中日两国也需要以东亚为依托,来实现各自的国家利益。无论各自的出发点如何,中日两国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总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中日两国应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双边关系,加强合作并共同推动东亚乃至亚洲的区域一体化。中日两国间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双方的经济依赖日益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关系必将走向成熟。只要中日两国能像法国和德国一样,摈弃前嫌、抛弃仇恨、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全心全意投入和推动一体化,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动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必然有一个光明的前景。本文将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简要陈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状、特点,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因素。然后利用最新统计资料和数据,从深层次分析中日两国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深入研究中日两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两国关系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在展望东亚经济一体化前景的同时,本文还将力求就改善中日关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

鲁儒敏[5]2005年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一、论文选题的意义与创新之处2005年,是中日两国关系的多事之秋,两国关系的波澜起伏不仅引起了两国政界、商界、学界、民间的广泛关注,而且引起了世界的瞩目;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惊人,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蓬勃发展,各国纷纷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经贸关系问题,有利于我们认识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现状、存在的矛盾,有助于我们预测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更有利于理解和处理好中国这个贸易大国在快速发展时期必须要面对的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利益冲突问题。国内目前对于中日经贸关系的研究多半是从一个具体的方面入手,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文章最主要的创新之处:第一,用国际贸易的模型和理论计算中日两国经济贸易的互补性。第二,从贸易、投资、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全面分析了中日经济的互补性与合作空间,并且指出了这些领域之间可以互相促进。第三,把中日经贸关系放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探讨,站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来分析中日经贸关系的前景。二、论文的结构与主要观点文章一共分为六章,每章的结构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是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对象、思路、方法、创新以及不足之处。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的大背景是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需要区域经济集团的依托和区域内统一市场的支撑,而中国和日本恰恰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为落后的经济大国,研究如何提升两国经贸关系的层次,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对两国而言都意义重大。“第二章 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成就与问题”主要回顾了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成就与问题。回顾中日经贸关系的历程既让我们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日经贸关系取得快速发展<WP=5>的时期都是两国的政治关系相对比较良好的时期,由于目前两国的政治关系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点,尽管经济上的共同利益非常多,两国的经贸关系在短期内也会受到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尽管两国经贸关系出现了很多曲折,存在很多问题,但总体而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突出体现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政府援助、技术合作、人员往来等方面。单就双边贸易而言,日本连续11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直到2004年才被扩大化的欧盟所超过。中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并且中国在日本贸易伙伴国中的地位还在进一步上升。这一章还分析了两国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第三章 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中日经贸关系的微观基础”是本文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一章分为四小节。第一节主要运用国际贸易的分析工具,分析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有:第一,两国对外经济开放度都非常高,严重依赖于对外贸易;第二两国的贸易结合度高,国际贸易发展空间大;第三,两国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整在慢慢上升。这由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决定;第四,服务贸易比重的上升是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趋势。第二节介绍了两国直接投资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当今全球化生产的年代,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三节强调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为了分散风险的需要,亚洲的金融一体化也正在发展,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是金融一体化的前奏。中日两国在汇率、资本市场上开展合作,既非常紧迫,又具有很大的潜在收益,将是未来中日经贸合作中的一个发展趋势。第四节是本章的一个简单总结,指出中日两国由于发展阶段的互补性强,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比较优势分工明显,并且地理位置邻近,两国间加强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两国间存在现实的合作领域,继续深化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第四章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日经贸关系的宏观背景”侧重于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待中日两国经贸关系。<WP=6>第一节指出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是一个主要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同经济全球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二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障碍或者单纯的推动力量。第二节指出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对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而言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当今国家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支撑时,日本和中国是两个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比较低的经济大国,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盟和美洲。因此,如何顺应时势,积极推进东亚的经济一体化是日本和中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当然,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对中日两国而言也是难得的机遇。首先,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循序渐进地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具备了现实的基础。第二,东亚各国谋求经济稳定发展的愿望空前强烈。第三,中国经济的迅

龚婧[6]2016年在《TPP与TTIP:动因、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的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在各种力量的博弈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着动荡和重组,新的国际经济关系正处在蕴育和调整之中。长期以来,WTO一直是全球最主要、最有效的贸易合作机制,由于WTO的高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都希望能够借助WTO的平台实现贸易自由和取消多边的贸易限制,利用分工合作的模式进行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并最终获得共赢的目的。然而,随着世贸组织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持续萎缩,同时WTO体制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使得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变得突出而尖锐。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致使各成员国参与国际协商和谈判的热情不断退怯,造成更多的贸易阻碍和协商的失败。虽然以WTO为代表的多边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石,但是多边贸易危机的时代已然开启,不少国家都在寻求淡出全球性的协定,寻找其他的合作途径。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各种双边贸易合作或是区域性的贸易合作不断涌现,使得世界贸易出现新的格局。在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等直接因素的推动下,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建设与亚太地区的TPP协定和与欧盟的TTIP协定。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给发达国家造成了恐慌,信用受到损害,美欧国家必然急切寻找出路,通过双边主义、区域主义建立新的进入他国市场的渠道。特别是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欲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属于自己的经济和信用体系,TPP和TTIP就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和欧洲主导的贸易体系平台。TPP的全称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最初是由亚太地区的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四个小国组成的多边贸易合作伙伴协议,之后演变成由美国领导和组织的TPP贸易平台,实际是美国确立在亚太地区的贸易主导地位的重要安排,也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一部分。TTIP的全称是“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是以美国和欧盟为主导的贸易与投资谈判协定,该谈判协定如果成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域贸易组织,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国对于TPP和TTIP的谈判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为了其在世界的主导地位而孜孜不倦。TPP谈判结束后,美国政府已将主要精力放在了TTIP的谈判中,希望在奥巴马任期内达成。如果TTIP谈判也顺利完成,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合作关系的主导者,同时在整个全球范围内引领最大范围的区域贸易合作成员,也将是获得利益最多的成员国。TPP和TTIP的特点是谈判涵盖范围广,标准高,规则严,对内开放对外排斥,代表着目前全球贸易协定的最高水平,很可能将成为世界贸易的新标准。TPP和TTIP的建立必定会给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贸易福利,但对于中国等新兴国家和经济体而言更多的是遏制和制衡。为了避免TPP和TTIP带来的负面效应,中国必须结合自身的经济贸易的发展需求,推出属于自己的贸易合作组织、贸易规则和伙伴关系计划,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建设;特别需要加强与东盟、日韩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支持RCEP和中日韩自贸区的发展,维护东亚一体化进程;积极促进新型贸易协定和合作组织的运行,在合作方式和水平上不断提高。本文根据作者目前能够搜集的TPP、TTIP等贸易组织协定的资料,全方位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当前国际贸易局势做出具有一定新意的研究,对于美欧、东亚或是中国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有关TPP和TTIP在谈判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最终文本的规则安排、标准制度和促进中国经济改革的论述,也对中国今后改革发展路径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对于文章主题的具体阐述,本论文总共分7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为后文的论述提供铺垫。第二部分是对TPP的由来、发展历程、阻碍、谈判的内容及结果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TTIP的内容、起源、分歧和前景估计。第四部分阐述TPP和TTIP谈判启动的主要动因,并对美国介入并主导TPP和TTIP谈判的背景以及战略意图进行论述。主要是美国加入TPP的背景、美国加入TPP的战略意图、美国推行TPP经济战略的主要特点与步骤和美欧积极推动TTIP的预期收益与战略意图等。第五部分对TPP和TTIP进行比较研究和影响分析。主要包括TPP和TTIP的内容比较,TPP和TTIP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第六部分论述中国应该如何应对TPP和TTIP。第七部分是结论,对全文的主旨进行总结。

马学礼[7]2016年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文中认为东亚经济合作一直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进程,本文仅是对这一进程的技术性解释。区域经济合作原本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由于未能考虑到政治因素的重要性,因而难以刻画其全貌。事实上,各国在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时不仅要权衡经济得失,也要权衡政治得失,不仅遵循市场逻辑,也遵循权力逻辑,可见,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而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视点。依循这一思路,本文首先从供给的角度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而鉴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危机驱动型”特点,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历程分为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起步期(1997~2009年)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深化期(2009年以来)两大阶段,分阶段地考察了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本文的根本目的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思考区内外博弈约束下区域公共产品得到有效供给的条件;第二,思考两次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同结果及其成因;第三,思考地区实力格局转换背景下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立意、已有研究及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创新及不足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第2章“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释”,对全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首先,本文中的“东亚经济合作”并非泛指东亚地区内任何时期、任何形态的合作,而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启动、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理想目标的经济外交实践。其次,论文对区域经济合作已有的理论解释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发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明显强于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区域层次的拓展和应用。最后,论文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渊源、脉络和局限性进行了简单介绍。第3章“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贯穿全文的理论主线。首先,论文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公共产品的关系,通过剖析“区域公共产品”的逻辑内涵界定了产品的供给模式、扩展了产品公共性的判断标准、明确了产品的形态和内容,进而将上述概念操作化,使其适用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实践。其次,论文用“预期收益”、“供给成本”和“外部性”三个要素刻画出单个国家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决策变量,并赋予它们新的理论含义。在此基础上,论文以国家异质性和利益相关性为切入点,强调非平等的成本分担、非均衡的收益分配和域外大国介入的阶段性,从根本动力、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等方面尽可能地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论证了各国实现合作供给的条件,即:在厘清不同国家收益敏感性和成本敏感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供给机制重塑各国的成本-收益结构;承认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域外大国的利益相关性,妥善应对其介入。第4章“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进展及成效”,是对1997年后十余年间东亚经济合作历史的理论解读。首先,论文分析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起因,指出这是区域公共产品需求不断“发酵”的必然结果。其次,考察了本阶段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内容和特点,即: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是供给重点,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是其“副产品”,两者都呈现出明显的“质次价廉”特征。随后,论文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本阶段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效,结果表明:尽管存在较为严重的“面条碗效应”,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确实较大地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因而是相对成功的。最后,论文分析了实现相对成功供给的三条原因:各供给方都以绝对收益为主要关注点;供给的总体成本较低,且大国的选择性激励降低了小国的个体成本;外部性较小,且“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美国的有限介入较好地实现了外部性的内在化。第5章“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突破”,是对2008年后东亚经济合作困境的理论解释。首先,论文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合作的深度经济一体化趋势,以及该趋势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进而区分了东亚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然而,现实问题是,东亚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优质化”进程都陷入了困境,导致这一困境的成因有三个方面:各国对相对收益的竞争削弱了供给的根本动力,高昂的供给成本强化了供给的内部约束,美国的全面介入强化了供给的外部约束。最后,论文考察了东亚各国为突破“优质化”困境所采取的策略:RCEP已经成为东盟主导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尝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成为中国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二者都对突破困境有一定帮助,但相比之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更为积极。第6章“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对未来东亚经济合作趋势的理论预测。论文首先明确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确定性,即:供给主体的范围已不可避免地泛化到东亚之外,实现“纯粹东亚”供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各类区域公共产品将形成多层次共存且无法相互替代的局面;供给机制将更加多元化且长期并进。但我们不能确定的是:东盟能否继续充当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心,中日之间的供给竞争将走向何方,美国主导的“亚太化”供给发展前景如何。最后,要实现区域公共产品的可持续供给,就必须将已然分化的预期收益再整合,促使主要大国承担更多的供给成本,在TPP、RCEP和“海上丝路”三大供给平台的竞争与互融中将外部性内在化。第7章“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是对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理论思考。在崛起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双重身份下,我国能否有效提升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取决于三个方面,即:是否有着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以解决供给意图和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能否选择合乎实际的供给策略以协调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化解现实中的具体风险。但无论如何,“大周边”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走向强国之路的战略依托带,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从而为我国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外交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卢光盛[8]2006年在《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一篇用地区主义相关理论来研究东盟地区经济合作的论文。一般认为,地区主义主要是指地理范围毗邻的一组国家之间为了寻求国家和地区利益而开展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实践,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思想与信念。从本质上讲,地区主义是研究地区合作中国家与市场、也即政治权力与市场机制如何彼此作用、相互博弈的理论。传统上,地区主义研究有着政治学和经济学两个主要研究方法,而本文选择的是体现两者交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分析视角,从国家与市场互动的角度来讨论地区主义。在案例上,本文选择东盟的地区经济合作为考察对象;在目标上,本文的主要任务是探讨东盟经济合作的内容、制度、绩效、性质及前景。本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是:首先,介绍地区主义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然后提出自己的分析框架,以政治经济互动为核心,建构以国家与市场为主要视角的地区主义分析框架。这里所谓的国家是指以主权与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权力和政治意愿,所谓的市场主要是指在资源配置、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中的市场竞争机制。第二,运用这个框架对东盟经济合作这一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内、外两个层面对东盟经济合作的进程及内容进行讨论;第三,从制度与绩效两方面对东盟经济合作的合作形式及作用进行探讨;第四,对东盟经济合作的核心动力进行剖析,分析东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及内外制约因素,并对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论文全文约18万字,除引言及结论部分外共分5章,各章主题及要点如下:第一章题为“地区主义的一般理论”。第一节主要介绍地区主义研究的相关概念,为全文铺垫地区主义研究的一般背景。第二节主要讨论地区主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本逻辑和研究方法。在简要介绍地区主义研究的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地区主义研究的几条基本逻辑,认为地区主义研究将遵循折中的方法来进行。第三节将国家与市场这一典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角度,引入到地区主义的研究当中。本章提出,追求主权与安全的国家以及追求财富与效率的市场,分别对地区主义构成重大影响,国家与市场的互动从根本上制约着地区主义的性质及发展。第二章题为“东盟内部的地区经济合作”。从本章开始,论文分别从内、外两个层次对东盟经济合作进行讨论。第一节主要梳理东盟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脉络,为下文分析提供纵向的发展线索。接下来的第二到第四节,论文分别从“内部贸易合作”、“工业、投资与次地区合作”以及“地区金融合作”三个横向角度介绍东盟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第五节主要从国别的角度,讨论了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东盟6个主要国家(新、泰、马、印尼、菲、越)。第三章题为“东盟对外的地区经济合作”。本章从外部层次讨论了对东盟地区经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国家与市场,在内容上主要涉及贸易和投资两大方面。第一节主要分析的是美、日、欧三方,它们对于东盟的地区经济合作有着重大影响。第二节简要讨论了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分别与东盟开展合作的情况,它们是东盟经济合作中相对次要的外部国家。第三节特别讨论的是东盟-中国的地区经济合作,并对东盟-中国和东盟-印度的地区经济合作进行了简要比较。第四节简单讨论了东盟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侧重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亚欧会议。第四章题为“东盟经济合作的制度与绩效”。与前两章着重于进程和内容不同,本章的重点在于集中分析东盟经济合作的机制及作用。第一节首先讨论了地区主义与国际制度的密切关联,然后对东盟经济合作进行国际制度的分析。论文认为,东盟经济合作有着一系列的原则、规范、规则与决策程序,它们实际上是经济地区主义的“东盟方式”。对于东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估,构成了本章的第二节。本节认为,东盟经济合作有着政治与经济的双重作用,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效应。本节重点对东盟地区经济合作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讨论,从地区经济合作与各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地区竞争力、内部市场成长与外部市场拓展等方面分析了正面效应。但论文也认为,东盟地区经济合作的作用是有限的,表现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有限、未能有效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形成地区经济整体性以及制度建设还有较大缺陷等方面。第五章题为“东盟经济合作的动力与前景”。本章的前两节分别讨论了国家和市场在东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认为,国家在东盟经济合作中有着主导作用,而市场则有着导向作用,特定的国家与市场条件决定着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及性质。国家层面的牢固主权观、对安全的高度关切、外部大国的重要影响,以及市场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内部市场的狭隘、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共同制约着东盟经济合作及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及性质。受其影响,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着向东盟经济共同体升级、向东亚范围扩展的两个趋势,它们将给东盟经济合作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奚少云[9]2009年在《冷战后中国大陆的中日关系研究——概况、特质和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搞好中日关系对于我国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中日关系研究工作因此备受重视。新中国的中日关系研究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却仍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令人满意。伴随新世纪中日交往的扩展和深化,两国关系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从而对中日关系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国际关系学界近年来声势日隆的“中国化”建设对中日关系研究也提出了总结和提升的要求,故从学理角度总结并审视其历程和现状便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中日关系类学术文章、专著、书评和博士论文的统计和归类,考察其数量、主题和内容等要素,反映这一时期我国中日关系研究的一般状况。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研究具有社会性、政治性、政策性及议题和视角的集中和多样化等特质,并存在若干问题,即选题过于集中,观点近似,资料深掘不够;过于追求体现政策倾向,以至影响学术探索的深入;方法论意识较弱,轻视调查,论述欠科学严谨;认知模式主观化且缺乏反思精神;批评与争鸣不发达;问题意识学术性薄弱等。文章分别从传统、历史、制度、政治、舆论、国际、个人等角度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尝试对之进行某种学理性思考。正确认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超越中求得发展,中日关系研究必将实现飞跃式发展。本文主要采取样本统计和文本解读的方法对学术文献进行考察。具体制定了时间、作者、内容和原创四项标准分别从相关数据库和书目中选取供考察的文献样本。为此,写作本文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目录,均以附录方式附于文后。

刘东旭[10]2016年在《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多哈回合发展进程缓慢,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呈现扁平化趋势,各经济体转而寻求建立双边或诸边自由贸易协定,全球双边/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进入高潮,同时,在日益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各经济体通过参与跨境生产分工,进入区域生产网络,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分工成为主流,全球形成了不同的跨境生产网络,而反观亚太地区,整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机制差强人意、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各经济体根据自身需要建立起来的数量庞大的区域自贸协定反而造成了亚太地区的“意大利面碗效应”,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都呼吁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自由贸易区——亚太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以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关于建立FTAAP的问题,最初源于1994年APEC会议上通过的《茂物宣言》中提出的“茂物目标”——“确立了APEC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提出发达成员到2010年、发展中成员到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接着在1999年的奥克兰会议上,APEC的个别成员提出建立FTAAP的建议,虽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但因未得到大多数成员的响应而搁置。其后虽经过大量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努力,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直到2006年,在APEC《河内宣言》中正式将FTAAP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整合的长期发展目标,并启动了将FTAAP作为远景的可行性研究。2010年APEC《横滨远景》宣称将以实际行动来推动FTAAP的实现,认为应该将FTAAP定位为一个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同时提出了FTAAP的两种可能实现途径:TPP路径和RCEP路径。2014年APEC会议正式通过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启动了实现FTAAP相关问题的联合战略研究,开始了对FTAAP进程的全面系统推进。2015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实现FTAAP相关问题联合战略研究工作大纲》,决定由中美双方牵头,制定推进联合战略研究的框架。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FTAAP路径选择问题,尽管2010年/APEC《横滨远景》明确提出了将TPP路径和RCEP路径作为两种可能路径,但最终选择何种路径,选取何种合作模式,将会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甚至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根据当前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状况,研究FTAAP的实现路径及带来的影响。本文着重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一)建立FTAAP的基础有哪些?即分析建立FTAAP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全球价值链所形成的催化作用对跨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已在全球价值链基础上迅速扩展,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以及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研究综述以及回顾传统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并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从五个角度分析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基础:1.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宏观经济状况;2.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现状;3.亚太地区各经济体贸易的比较优势:4.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5.亚太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及成因。从理论和经济基础两个角度综合分析建立FTAAP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分析如何建设FTAAP以及FTAAP的建立带来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二)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状况如何?即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特征,对当前已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已完成谈判待实施的或正处于谈判中的协定有哪些,发展状况如何,各区域组织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状况,自由化状况等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亚太地区各类自由贸易协定的共性和差异。(三)如何选择建立FTAAP的路径?本文将详细分析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各种实现路径,主要有亚太机制说、东亚机制说、融合说、内部整合说以及分阶段实现说;同时提出本文所要讨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可能实现路径:TPP路径和RCEP路径;然后利用本文所要使用的确立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的分析方法,包括生产网络对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的影响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分析,以及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以期展示两条不同路径下建立的FTAAP的不同表现和影响。(四)亚太地区生产网络的发展与FTAAP建设之间的关联性如何?相关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合作深度一体化协定的扩散与生产网络的扩张密切相关。本文试图发现亚太生产网络的发展是否会对亚太地区的深度一体化造成影响,借助于生产网络对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计量回归分析,研究这一影响是否显著。得出结论后,再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分析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即通过分析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对于两种路径现存的生产网络的价值链参与度和价值链影响力,以期得出各经济体与不同路径所形成生产网络的相互关系。(五)分别在TPP路径和RCEP路径下建立的FTAAP的经济效应情况有何区别?分不同路径设定不同的自由化程度场景,用GTAP模型来模拟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产生的影响,得出各经济体在不同路径下建立FTAAP受到的福利影响,从而给未来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六)中国在FTAAP的建设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首先要明确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努力方向,然后在对全文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参与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策略。在对亚太自由贸易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亚太自贸区的实现路径及其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包括四节:第一节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第二节提出研究的问题,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三节介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四节是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进行说明,并指出了全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分析建立亚太自贸区的理论基础,分为五节,第一节是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体化形式视角、发展趋势视角以及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二节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动因、影响因素和效应等几个方面分析传统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第三节是从全球价值链的定义、相关研究和理论框架的形成与发展三个视角分析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理论;第四节分析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及区域生产网络;第五节提出本文分析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理论框架。第三章分析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基础,分为五节来研究。第一节说明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宏观经济状况,即分析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二节从相互贸易和投资方面分析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状况;第三节分析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第四节分析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第五节研究亚太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及成因。第四章分析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状况,包括四节:第一节分析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第二节介绍亚太地区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东盟自由贸易区、围绕东盟的五个”10+1”FTA/EPA以及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第三节分析亚太地区已完成谈判待实施或正处于谈判中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第四节研究亚太地区各类自由贸易协定的共性和差异。第五章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分析,分成两节。第一节是生产网络对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影响的实证分析;第二节是价值链参与度和影响力视角下的FTAAP实现路径分析。第六章对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分为三节。第一节是介绍本文所要使用的GTAP模型;第二节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的场景设计;第三节具体模拟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第七章探讨中国参与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和对策,分为两节。第一节讨论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努力方向。第二节总结全文的结论,然后提出中国参与亚太自贸区建设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D]. 朱永权. 吉林大学. 2004

[2]. 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D]. 朴深哲. 延边大学. 2000

[3]. 冷战后中国大陆的中日关系研究[D]. 奚少云.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4]. 关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中日关系的研究[D]. 马霞. 山西财经大学. 2006

[5].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日经贸关系研究[D]. 鲁儒敏. 中国人民大学. 2005

[6]. TPP与TTIP:动因、影响及中国的应对[D]. 龚婧. 武汉大学. 2016

[7]. 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 马学礼. 吉林大学. 2016

[8]. 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D]. 卢光盛. 复旦大学. 2006

[9]. 冷战后中国大陆的中日关系研究——概况、特质和问题[D]. 奚少云.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10]. 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研究[D]. 刘东旭.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标签:;  ;  ;  ;  ;  ;  ;  ;  ;  ;  ;  

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