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弱势群体论文,意愿论文,态度论文,体育健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0X(2006)11-0025-05
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水平,既受一些外部条件的限制,也受到弱势群体自身因素的影响[1,2]。本文通过大范围的社会调查,对我国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培养弱势群体的健身动机提供依据,为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13个省市的弱势群体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城市农民工、下岗工人、残疾人及其他弱势群体(如贫困县和边远农村山区的农民等)。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分别对我国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各大中型城市、贫困县和边远农村地区等调查点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2600份,回收问卷2528份,回收率为97.23%,其中有效问卷23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53%。
1.2.2 比较法
将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分析论证。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情况
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要程度,既反映了他们对全民健身的了解程度,也反映了他们参与全民健身的欲望。调查结果显示: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非常需要”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2.4%,“不需要”的仅占调查总人数的7.9%。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意愿和态度主要用“弱势群体对体质测定”、“花钱参加健身”和“修建公共活动场所的态度”3个指标来反映。在被调查的弱势群体中,96.1%的人愿意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其中有65.5%的人要求免费,愿意花钱的仅占30.6%;愿意花钱参加体育健身的人仅占19.1%,大部分人“偶尔可以”或“不愿意”。有85.4%的人愿意修建体育活动场所,其中,仅有28.7%愿意出钱,有56.7%的没钱出。可见,弱势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非常需要且愿意参与全民健身,但大多不愿花钱或没有钱。
2.2 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2.2.1 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的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
由表1、表2可以看出:(1)在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的需求程度、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的态度以及花钱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态度3个指标上,女性得分平均数高于男性,已婚者得分高于未婚者,而在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态度上,男性得分稍高于女性,未婚者稍高于已婚者;(2)在对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需要的程度上,已婚者高于未婚者(***);在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的态度上,已婚者高于未婚者(**);在花钱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态度上,女性高于男性(**);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态度在性别和婚姻状况上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女性“花钱买健康”的意愿比男性更强,已婚者对体育健身的需要水平和参与体质测定的态度均高于未婚者,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的弱势群体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态度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女性和已婚者较高的健康需求有关。
表1 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的均数比较
注:年龄组1表示18岁以下、2表示18~35岁、3表示36~45岁、4表示46~60岁、5表示60岁以上;月收入1表示200元以下、2表示200~400元、3表示400~600元、4表示600~800元、5表示800元以上;文化程度1表示小学以下、2表示小学、3表示初中、4表示高中、5表示大专。
表2 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的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差异之比较
注:*表示在0.05水平达到显著;**表示在0.01水平达到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达到显著。下表同。
2.2.2 不同年龄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
由表1、表3可以看出:(1)弱势群体在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的需要上,18岁以下者得分最高,36~45岁者得分最低;(2)弱势群体在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态度得分上,18岁以下者>18~35岁者>36~45岁者>46~60岁者>60岁以上者;(3)弱势群体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态度的得分上,18岁以下者>18~35岁者>36~45岁者>46~60岁者>60岁以上者;(4)弱势群体在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态度得分上,18~35岁者>18岁以下者>36~45岁者>46~60岁者>60岁以上者,但各年龄段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总体来看,35岁以下的弱势群体比35岁以上的弱势群体有更高的健身需求、更积极的健身意愿和体育态度;在35岁以上的弱势群体中,36~45岁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需求水平最低,60岁以上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最差;各年龄段弱势群体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态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表3 不同年龄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差异之比较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于1995年颁布,年龄越小,对全民健身了解的渠道可能就越多,特别是学校教育可能是他们了解全民健身的重要渠道;年龄越大,受了解渠道和生活压力的限制,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家庭体育、社区体育、职工体育等发展不完善,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认知水平,进而影响了他们对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特别是36~45岁的弱势群体,他们正值壮年,对家庭和社会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他们的健康对自身及社会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社会各界和体育部门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使他们认识到“体育促健康”的重要价值,以提高他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对60岁以上的弱势群体,因他们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体育健身本应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但他们的体育健身需求水平却不高,态度不积极。因此,对老年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的激发和培养,成为全民健身计划推进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2.3 不同经济收入的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
由表1、表4可以看出:(1)弱势群体在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需要程度的得分上,月收入801元以上者>401~600元者>601~800元者>201~400元者>200元以下者;(2)弱势群体在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态度得分上,801元以上者>601~800元者>401~600元者>201~400元者>200元以下者;(3)弱势群体在花钱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态度得分上,601~800元者>401~600元者>801元以上者>201~400元者>200元以下者;(4)弱势群体在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态度得分上,801元以上者>401~600元者>201~400元者>601~800元者>200元以下者。总体来看,收入越高,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的需要程度越高,对参与体育健身的意愿和态度就越积极。
表4 不同月收入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差异之比较
2.2.4 不同文化程度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
由表1、表5可以看出:(1)弱势群体在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需求的得分上,大专>高中>初中>小学>小学以下;(2)弱势群体在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态度、花钱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愿意的得分上,大专>高中>初中>小学>小学以下;(3)弱势群体在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态度得分上,大专>高中>初中>小学>小学以下。总的来看,文化程度越高的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就越大,参与全民健身的意愿和态度就越积极,“花钱买健康”的意愿就越强。
表5 不同文化程度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差异之比较
2.2.5 不同类型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
由表1、表6可以看出:(1)不同类型弱势群体在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需要程度的得分上,残疾人>下岗工人>农民工>其他;(2)弱势群体在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态度的得分上,农民工>下岗工人>残疾人>其他;(3)弱势群体在花钱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态度的得分上,农民工>下岗工人>其他>残疾人;(4)弱势群体在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态度的得分上,其他>农民工>下岗工人>残疾人。
表6 不同类型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差异比较
本研究调查表明,在经济收入上,有79.0%的农民工、68.0%的残疾人和57.8%的下岗工的月收入在401元以上,其他弱势群体仅有24.5%的人月收入在400元以下;在文化程上,有52.8%的下岗工、41.7%的残疾人和36.0%的农民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他弱势群体仅有28.4%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较高的经济收入为他们形成“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意识奠定了经济基础,残疾人较高的文化程度反映了他们对体育健身较高的认知水平和需要程度,下岗工一定的经济收入和较高的文化程度为他们较高的体育健身需要和较积极的体育态度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其他弱势群体较低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则成为制约其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类型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要、意愿和态度除了受他们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外,还与各类型弱势群体对全民健身的情感特征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残疾人花钱参加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差、对改善健身环境的愿望小,是由于受他们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他们可能更关注符合他们身体条件的特殊的健身方法和健身手段,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体育健身方法和健身手段;其他弱势群体对改善健身环境的愿望强烈可能与他们较强的集体归属感和淳朴浓厚的乡土情谊有关。
2.2.6 不同地区弱势群体对全民健身知识的需要
由表1、表7可以看出:(1)不同地区弱势群体在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需要程度的得分上,华北>华南>华中>华东>西部;(2)弱势群体在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态度的得分上,华南>华北>西部>华东>华中;(3)弱势群体在花钱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态度的得分上,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部;(4)弱势群体在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态度的得分上,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部,但各地区间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总体来看,华北和华南地区的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的需求水平较高,对参与体育健身的态度也最积极,但在对社区或乡镇集资修建体育活动场所的态度上,各地区弱势群体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表7 不同地区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差异之比较
3 结论
(1)女性“花钱买健康”的意愿比男性更强,已婚者对体育健身的需要水平和参与体质测定的态度均高于未婚者。
(2)35岁以下的弱势群体比35岁以上的弱势群体有更高的健身需求、更积极的健身意愿和体育态度;在35岁以上的弱势群体中,36~45岁的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水平最低,60岁以上的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最差。
(3)月收入越高,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的需要程度越高,对参与体育健身的意愿和态度就越积极。
(4)文化程度越高的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就越大,参与全民健身的意愿和态度就越积极,“花钱买健康”的意愿就越强。
(5)残疾人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水平最高,花钱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最差,对改善健身环境的愿望最小;下岗工人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水平较高,参与全民健身的意愿和态度也比较积极;农民工对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的需求水平不高,对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的态度和花钱买健康的健身意愿最强;其他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水平最低,对改善健身环境的愿望很强烈。
(6)华北和华南地区的弱势群体对体育健身和体育保健常识的需求水平较高,对参与体育健身的态度也最积极。
标签:全民健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