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行安全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对变电运行过程的危险点进行准确的定位分析,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要从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着手,提高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操作水平,才能真正的降低变电运行的风险,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的运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本文就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策略。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控制
1 危险点控制的重要意义
危险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对引起危害的设备、环境以及操作等,这些危险点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会对作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对作业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在变电站危险点控制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依据相关操作流程、作业人员、设备情况等内容进行分析,对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程序化、规范化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危害的发生几率。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存在的危险点进行控制,在特定条件下,危险点将可能会演变成事故。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危险发生前,管理人员应当预测和控制危险点,从而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确保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2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常见危险点分析
2.1 倒闸操作票编制出现错误
不同容量以及不同型号的变电设备,其运行状态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运行状态,即:运行、热备用、冷备用以及设备检修四个状态。当上述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向另外一个状态转变的时候,那么就必须要填写倒闸操作票。倒闸操作票是电网倒闸操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对电网、设备安全性以及工人的人身安全产生影响。历年来发生的各项安全事故可以得知,操作票操作不当,则会导致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损坏,从而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2 母线倒闸危险点
母线区是电站中设备、线缆最密集,故障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该区域一旦发生问题,将会对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威胁。在母线倒闸操作前,必须充分进行准备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不能违反操作规程,更不能任意篡改操作程序。母线倒闸操作存在的危险点主要包括操作失误造成的误动现象、对空载母线操作时造成的谐振现象。必须有效控制这些母线倒闸中存在的危险点,以降低危险现象的发生概率,避免发生事故。
2.3直流回路操作时的危险点
变电运行中的值班人员经常会遇到的操作就是直流同路操作,这种操作也潜存同样的危险,如果在进行这种操作时方法不正确,也有可能导致某些自动装置以及保护误动作,引起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因此,在进行直流电路操作时也应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保证操作安全有效地进行。
2.4天气异常存在的危险点
电力的运行很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一旦天气出现了异常,就会使得电力运行管理中的事故发生率大大提升。比如说,如果电力运行过程中,其充油设备的油面低于标准高度,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寒冷的冬天,就会使导线出现过紧的现象。如果在火热的夏季,充油设备的油面高于标准高度,导线就会出现过松的现象。如果出现大风天气,电力运行所用到的线就很容易被风吹乱,发生互相缠绕的现象。大雾的天气当中,闪络现象会时有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雷雨天气里,接地就会出现故障,这些都要使电力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数量增多。正是因为如此,在电力运行的管理当中,一定要懂得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工作,使电力运行可以适应各种天气条件。
3 变电运行危险点的管理措施
3.1 结合大修,针对性预控
在对变电设备进行大修或者改造之前,积极配合检修部门的相关工作,对事先的工作计划进行周密地安排,对各种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以了解,真正地做到“人员、工具、器械以及备件”三落实;采用小组讨论三措,应该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三明确,重点对需要进行改进的工作进行重点学习;对三措中本次大修或者改造中存在的突出危险点加以明确,对消除方法或者预防方法加以明确;在大修或者改造的过程中,在相关记录簿册中注明每天所需接地线的数量及其装设的具体地点,预防复役操作过程中由于接地线的遗漏而造成接地线合闸的误操作发生。
3.2 做好变电设备的检查巡视工作
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进行巡视检查也称巡回检查,是一种监督和检查设备状态、观察设备是否有故障或异常情况的方法。巡视检查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大负荷供电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大巡视检查的力度。巡检工作有特殊巡视检查、正常巡视检查、交接班巡视检查、夜间巡视检查和全面巡视检查五种。对于不同的巡检工作,检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巡检过程中,要合理制订巡检周期,参照变电站的工作需求和设备运行状况进行。
3.3 做好继电保护工作
继电保护工作是电网运行的重要安全屏障,如果继电保护工作没有做到位,也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做好继电保护工作,使继电保护装置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我们应做到“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工作。要管好压板、管好控制保护设备、管好直流系统及各个分支回路工作,防止各种误动作的滋生,保证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做好停电后检查、送电后检查以及事故跳闸后检查的工作,只有做好各种检查工作,才能降低今后事故的发生几率。
3.4 吸取教训,落实预防
虽然事故的发生有时不易被掌控,但是只要不断吸取教训,落实各种预防政策是可以降低危险事故发生几率的。作为值班运行人员,应该认真学习安监部的事故通报,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吸取事故发生的教训,并提出有效的落实预防措施。不仅要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还要举一反三,从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对于危险点的预控,属于一种反向思维,通过有可能发生的后果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危险。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纠正习惯性违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稳定地运行。
4 总结
在变电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众多环节都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这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我们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减少电力系统遭受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论.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5,05:100.
[2] 张宁,马忠林,高航.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电力信息,2016,2:209.
论文作者:刘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危险论文; 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发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