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信息产业结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产业结构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20年来,香港信息产业迅猛崛起,在经济领域逐步成长为一个颇具规模、举足轻重的新兴产业,对香港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令世人瞩目。尤其是进入80年代,这种影响日益显著。今天,香港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信息中心。
一、产业规模
(一)信息传播业
香港信息传递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为世界罕见,这完全有赖于体系庞大、高速运转的信息传播业。
1.信息传播媒介。
①文字传媒。目前香港出版发行的报纸有76种, 总发行量高达200多万份,平均每千人逾380份,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而两倍于世界的平均数。杂志在1994年共注册出版663种。各类出版社200多家。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书籍的出版数均在7,500种以上。
②电子传媒。广播电台目前共有中、英文台15个。有过半数的电台每天24小时广播,最少的也每天广播19小时。
无线电视有中、英文各2个,共4个台。 平均每星期共播放节目500小时左右。有线电视发展较迟,1993年10 月正式开播, 至今已发展有16台,用户逾60万个家庭。1991年8月,香港卫星电视开播,共5个台,每天24小时免费播送电视节目。覆盖面达53 个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约27亿。
2.信息传输系统。
①电讯传输系统。至1995年5月,全港共有电话410多万部,电话线路330万条,香港已成为全球电话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直通国际电话服务(I.D.D.)遍及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4 年香港国际长途电话的通讯量增至29.58亿分钟,较上年增加17%。
公共流动无线电话用户已达43万;无线电传呼用户达134万部, 约为每4.6人一部,是世界上使用无线电传呼服务比率最高的地区。
至1995年5月,图文传真线路增至261,000条。
电报可与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电报传输。1994年, 公共电报发出12万件,收到11.1万件,本地电报1.26万件。
此外,电子邮箱、多能电信等新型电讯传输服务亦已有所发展。
②邮政传输系统。目前全港邮政局总数达124间。1994年, 邮件处理量高达11.11亿件,平均每日处理300万件,比1993年增加7.5 %。 1994年处理特快专递邮件共430万件,高居全球第三位,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二)信息服务业
香港的信息服务业机构多、形式全、方法新、分工细、手段先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产生了规模效益。
1.信息咨询服务。香港约有600多家独立咨询公司, 加上一些兼营的咨询公司和政府的咨询机构,共约800多家。 按照其业务内容分为:商业咨询、投资咨询、税务顾问、工业工程咨询、测量评估顾问、人事及招聘顾问等种类繁多。
2.文献信息服务。香港共有50间公共图书馆为市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全部馆藏达477万册,视听资料28.57万件。读者可以在任一间图书馆借还书和检索馆藏。另外,香港的一些专业图书馆以及各大学图书馆和政府档案馆也开展相当有特色的文献信息服务。
3.数据网络服务。由通讯网络连接数据库的数据网络服务,一开始就注意利用国际数据网络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香港国际电讯有限公司相继开辟了国际公用数据转接服务、国际数据检索服务和国际联机检索服务。许多政府信息部门和大学、图书馆,以及咨询公司接通了世界著名的INTERNET、DIALOG和ORBIT等系统, 目前香港约有十多个公众数据网络提供服务。
4.广告服务。在香港,广告服务已广泛融入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1993年,广告及有关服务的公司多达3,791 家, 从业人数达16,246人。全年媒体广告收入为110.19亿元,是1968年的100倍, 按人口计算,每人平均承担1,836元广告开支。
(三)信息设备制造业
信息设备是以通讯设备和计算机设备为核心,香港电子业仅次于制衣业而居第二位。
1.通讯器材。1994年通讯设备的出口货值109.9亿元,比1988 年增长129%。特别是电话机的生产发展迅猛,1980年出口值约0.42亿元, 1993年升到10多亿元,并全面带动了港产通讯器材的出口。
2.电子计算机。香港从事电脑与相关产品及零部件的厂家有158 家,雇员人数10,255人。1987年的产值为35.54亿元,1989年增到121.46亿元。电脑及外围设备的出口值,1980年仅300万元,到1989年高达39.49亿元,占电子业出口值的7.1%,1994年回落至14.76亿元, 出口值的下跌,并非输出产品的数量减少,而是世界性电脑产品价格下滑所致。
3.自动资料处理设备。包括复印机、图文传真机、碎纸机、电动打字机、电子字典等。 1989 年各类型制成品及其零配件的出口值就达到39.49亿元, 使香港成为自动资料处理设备国际市场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地区。
4.视听器材,50年代末开始自行设计生产各类袖珍收音机,到80年代起收音机出口量就一直居世界第一位,1991年出口1.85亿台。70年代开始发展卡式录音机及其它音响设备,80年代开始大批生产各种大屏幕连遥控装置的彩色电视机和便携式小屏幕电视机。1993 年出口总值873亿元,比1992年增长27%。
二、信息产业内部结构
(一)生产性结构
信息产业结构的最大特征在于生产性,其结构的形成和演化都是以生产不同类型的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国民收入中都具有相应的比重。根据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的理论,将信息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信息部门”,包括所有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他直接生产的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产值,是整个信息产业的主要部分;“第二次信息部门”,包含政府和非信息企业创造的用于其内部消费的全部信息服务,是民间和政府的管理部门,其间接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产值,也相应在产业结构变动中有所增大。
香港目前仍没有依据马克·波拉特的信息产业划分理论,划分出第一、二次信息部门,并进行统计。我们只能按照香港政府的统计标准,列出各行业的生产值(见表1),从中也可以大致看出一个基本轮廓。香港信息产业的生产性结构,基本上还是依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但是,信息产业中的第一信息部门所创造的产值总量,在本地生产总值中应已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
表1:1993年香港按经济活动分类的本地生产总值(当年价)
行业 产值 (百万元)
占总产值比重 (%)
鱼农业 1,612
0.2
矿业和采石业 198
制造业 94,294 11.4
电力、煤气和食水
17,588
2.1
建造业 41,534
5.0
批发零售、进出口、
饮食及酒店业 219,115 26.5
运输、仓库及通讯业 81,805
9.9
金融、保险、地产
及商用服务212,681 25.7
社区、社会
及个人服务126,649 15.3
楼宇业权
93,925 11.4
(二)技术结构
技术结构包括技术的物化形态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活动形态。信息产业技术结构是否合理,有几个指标可以测定:A.技术装备率,B.技术设备和产品的先进水平,C.劳动力技术素质,D.高新技术要素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E.技术劳动生产率。
就技术装备率方面,香港1993年,通讯业固定资产381.54亿元,就业人数33708人,人均固定资产拥有量约为11.32万元。商用服务业(包括法律服务、会计、资料处理、广告及有关服务等)固定资产598.29亿元,就业人数191,465人,人均固定资产拥有量约为3.13万元。
就劳动力技术素质方面,根据香港1991年人口普查,运输、仓库及通讯业中,大专以上22,121人,占8.33%;高中与预科100,576人, 占37.86%。金融、保险、地产及商业服务中,大专以上80,517人, 占28%;高中与预科152,030人,占52.94%。尽管这里只反映了两个行业的基本情况,但亦可以约略看出,香港信息产业的技术结构水平是较高的。
(三)产品结构
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看,信息产业的结构变动和转换,归根到底是信息产品结构要素的变动,也就是信息产品的种类、规模、质量、功能和形式等结构变动的结果。因此,信息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模式是整个信息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起点和突破口。
在香港信息产业持续发展过程中,信息产品的结构在不断地调整。1994年, 电子业(主要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的生产指数为117 点, 与1993年持平,比1992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纸品及印刷业的生产指数为272点,比上一年度上升了7个百分点,比1992年更是提升了37个百分点;通讯业的收益指数1994年为135.7点,1993年为118.8点, 增加了16.9个百分点;商用信息服务收益指数1994年为127.9点,比上年升10.6个百分点。
可见信息产品的总量是呈上升趋势,但是这种上升并非是均衡的,其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产品方面,信息服务收益指数基本处于2 位数的增长,超过香港服务收益指数的平均水平。而信息设备制造业方面则出现了负增长。从属于第二产业的信息设备制造的发展速度放缓,比例下调。这正是信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必然,证明香港信息产业已经走向成熟。
三、信息产业外部结构
(一)消费结构
信息的利用和价值,反映在人们的消费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个人消费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特别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转向购买信息产品。
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就表明了这种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动关系。收入水平越低,用于食品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就越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食品支出所占的份额则会下降,而用于服装、文化娱乐等方面支出份额则会越来越大。在人均GNP300—1,000美元时期, 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变换率,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如信息业),他与这一时期内人们需求结构由生活必需品向非生活必需品转变时的变化量相联系。
表2:1993年香港私人消费开支组合 (当年价)
项目金额(百万元)
私人消费开支515,321
本地市场内货物及
服务的消费开支 530,616
食品及不含酒精饮品
65,805
含酒精饮品
3,795
烟草 3,760
衣履及其他个人用品 113,755
租金、差饷、水费及
屋宇维修费用 68,245
燃料及电力6,687
家具及家居设备 55,078
家庭管理开销6,855
个人护理9,267
医疗及保健 19,298
交通及通讯 53,335
娱乐及消遣 38,433
教育5,751
其他服务
80,552
本地居民在外地的开支
47,628
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
场的开支 62,932
1966年,香港生产总值(当时价)已达到137.18亿元,人均占有生产总值为3779元(合计677.2美元,5.58港元=1美元计), 1969 年为858.9美元。当时的香港正处于产业结构的高变换时期, 香港的信息产业就是在这个时期逐步发展起来。
现在,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已经高达168,110元(1994年, 当年价),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表2反映出, 尽管香港私人消费中吃、住所占的比重还是较大,但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的消费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服务一项所占的比例超过了食品项,家庭管理的消费和教育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可见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的私人消费所占的比例已经不低。
(二)贸易结构
贸易结构的存在,对信息产品的结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一般是通过贸易依存度的大小来衡量,贸易依存度越高对产业形成和结构的变动影响就越大。
香港根据外向型的贸易结构选择出口导向型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即使本地存在市场需求,也要以开发国际市场为方向。
香港的贸易依存度一直处于极高的水平, 1994年贸易依存度为237.56%,这与它自然资源短缺、本地市场规模小有关。 通过外向型经济,解决了发展信息产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困难。1994年电脑、电讯、视听、自动资料处理器及相关产品出口值达292.45亿元,转口值达1366.02亿元;印刷品出口值更是比去年增加2%,达45.2亿元。较高的出口依存度,带动并扩大了信息产品的深加工出口,对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环境结构
信息产业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无时不受到其他社会背景的影响,因此,信息产业的形成和运行,也将表现为社会各种结构的内在联系和组合。
1.人口与就业结构。劳动力作为资源与资本有着相似之处,劳动力流向哪个产业,哪个产业就得到了加强。但是劳动力又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生产要素,不仅有质和量的区别,而且还有结构层次的区别,同等数量不同质量的劳动力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香港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不断上升,1971—1994年的24年间,增加了12倍多。从信息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过程来看,信息产业的增长与整个经济的增长,特别是某些引起现代经济起飞的劳动力结构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农业明显下降,工业急剧上升又下降,服务业始终缓慢上升,相对于农业的迅速下降,信息产业的就业比重却显著上升。
2.文化结构。当经济上升到一定发展阶段,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空间突破了自然空间的约束,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跃居主导地位,并对自然资源具有绝对的替代性。此时,文化结构通过就业结构和经济选择的价值准则,影响着产业选择能力和转换进度,进而影响着信息产业结构的组合及其转换方式。
这种影响,还可以通过具有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员反映出来。1994年,香港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476,947人、471,121人和91,579人。其中在校大学生占全港人口的比例为:100∶1.49。通常,文化程度越高,学术交流、学习进修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会越高,对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亦越高,信息消费自然会增大。
四、信息产业发展势态
(一)发展特点
香港在发展信息产业,直至形成为一个国际性信息中心的过程中,与本地的社会经济相联系,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1.发展速度快。70至80年代,香港抓住机遇,充分吸收和利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推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信息经济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张。1966年与1994年相比,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增长3172.01 %,邮递函件增长335.04%,每百人拥有电话机增长707.81%,报刊种数增长362.25%,电台增长250%,电视台增长1250%。 这组数字确实十分瞩目。其他地区可能需要长达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发展,香港只经历了30年便得以实现。
2.逐步形成规模经济。高效率的信息流通,大大加速了物质流通和资金流通,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随着信息业的扩大,香港与各国经济和国际市场的联系又进一步得到加强,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几十年来,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高于本地生产总值。更值得注意的是,贸易增长率亦高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其中信息产业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同时,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还反映在其直接创造价值,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空前提高。信息产业的生产总值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和地位,以及赚取外汇填补有形贸易逆差等方面,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商业性与公益性并重。香港具有发达的市场经济,整个信息产业都与市场活动紧密相联。名目繁多的各种信息机构及其服务几乎涵括市场活动的各个领域,他们为市场活动提供信息服务,换取服务收益,赚取商业利润。
但是,亦有部分官方和半官方的信息机构由港府资助,向全社会开放,并定期就大众关注的统计数据通过传播媒介向社会公布,服务于社会大众。
4.技术投备先进。目前,香港正努力向信息高速公路迈进。1994年3月,香港开始试验娱乐性质的“视像自选服务”,12 月进入市场测试阶段,美国的同类计划也在这一时期试验。香港电讯若在1995年底正式向市场推出该项服务,便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家。
(二)存在的问题
香港信息产业的发展,亦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便是到了今天,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
1.信息科技研究薄弱,未能形成独立发展的基础。香港没有大工业,加工制造业是由一群小型工厂组成,难以作长线的包括信息科技在内的高科技研究和试验投资。
香港有一个相对廉价的信息和信息技术市场,比较容易获取国外现成的先进技术和招聘外籍高级技术人员。特别是某些重要信息行业,如电报、电话等,长期为英资财团专利垄断,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对他们来说,引进成套设备比自行在港研制要合算得多,所以多以“拿来”为主,只在一些辅助性技术设备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2.缺乏一个专门的权威机构对香港信息业作全面的规划、协调与管理。港府基本上还是采取“不干预”政策,而不象金融业有银行监理专员办事处、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对外贸易有香港贸易发展局,旅游业有香港旅游协会等强有力的行业管理与协调机构。因而对香港信息业及其信息科技的开发研究缺乏有远见的、长期的整体规划和积极有效的发展措施。
3.香港毕竟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着不少弊病,必然地影响到信息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在香港信息市场上,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充斥其间,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转折与调整,向信息社会迈进,香港信息产业在已有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前景将是广阔的。
1.工业转型促使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1990年,美国著名的斯坦福研究所提出了一份名为《共建繁荣,香港迈向未来的五个经济策略》的考究报告。在改进经济基础建设上,《报告》列出了香港经济未来成功的关键(如表3)。其中,信息科技、 通讯科技及电讯摆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表3 香港经济未来成功的关键
基础建设要求 制造业 金融业
转口服务
人力资源先进的工业技巧
国际融资技巧 专业商贸技巧
科技
加工技术信息科技 通讯科技
实体基础建设 运输及港口 机场及电讯港口、机场及电讯
为此香港政府成立了资讯科技署,负责监管和协调香港资讯与科技相结合的发展计划与规划,促进电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港府并计划在90年代拨款130亿元(1988年不变价)增加教育投资, 兴建香港科技大学、设立科技发展委员会,兴建将军澳工业村(科学工业园)及香港科技中心。
2.国际性不断增强。香港充分利用地缘、人缘和经济实力,把信息产业向国际化推进。一方面积极吸引其他国家到香港经营信息业,扩大影响。另一方面,香港的一些主要信息机构,如促进工业投资事务处、贸易发展局、香港旅游协会等在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城市设立了数十个海外办事处。再加上不计其数的香港企业在海外的办事机构,他们在搜集和传播国际信息,沟通香港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香港信息中心的国际性地位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香港信息业的发展早就瞄准了国际市场,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如香港和记传讯有限公司,在传呼机国际市场上,在泰国拥有超过43,000个用户和45%的权益,在马来西亚占有24%的权益,在英国更是占有65%的权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3.与中国内陆的合作日益加强。香港贸易发展局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广州、深圳等地的多个单位通过香港大东电报局与美、加等国的数据库建立了联机检索联系;许多金融机构通过香港租用路透社和美联社的卫星通讯线路,获取国际金融市场的即时行情,粤港双方的一些信息机构还联手合资在内地开办市场研究公司。最近香港盈科拓展集团与中国吉通通信有限公司签署通讯项目合作协议,合资投资1,000万美元,在吉通建设和营运卫星地面站, 为国内的“金桥工程”与国际进行联网。所有这些在加强两地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