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学习《分子与细胞》论文_刘岳麟

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学习《分子与细胞》论文_刘岳麟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 255100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健康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我们的生物学系与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实际、科学实验等密切相关,这些联系不但可以使我们加深理解知识,而且能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必修一教材每节课中都有创设学习情境的“问题探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材的叙述风格,尽可能从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学生的经验出发,力避深奥、学术化;教材的正文中还常出现醒目的“与生活的联系”栏目;即使在“练习”和“自我检测”的习题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联系生活、参与决策的题目。所有这一切,是要构建一种联系现实生活的氛围,创设一种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情境。下面就把我的发现一一呈现出来。

一、第一章第一节开头的问题探讨,就选择了非典型性肺炎这一学生都熟悉且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例

这一类问题选取了与社会热点相关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是有用的知识,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而从心里接受、喜欢学习高中生物学。

二、第一章第一节的资料分析中,五个问题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尤其是问题二

在问题二中,涉及“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的内容。让我们能了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发育成胎儿。这个问题与我们自身的来源、发育息息相关,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第二章第三节的问题探讨“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

这也是我们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给了学生适当的空间进行表达交流,让学生对DNA在社会中的应用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DNA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兴趣,学习起来会更加的轻松。

四、第二章第五节的旁栏思考题,探讨了缺碘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通过有关数据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几乎所有地区,包括以前认为的非病区,实际上都是缺碘地区,因此需要补碘的范围已扩大到全国(高碘地区除外)。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的一些基本国情。

五、第四章内容虽然属于微观水平,又比较抽象,但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例如,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会大量浸出;很多学生知道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章内容都有帮助。

六、教材的每个章节之后都有自我检测,其中的“知识迁移”“思维拓展”有很多联系生活的内容

例如,第三章的知识迁移,提到肉类的烹饪与细胞的溶酶体有关。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膜破裂,各种水解酶释放出来,分解细胞中的蛋白质等物质,这时的畜、禽肉烹饪后更鲜嫩。第五章的知识迁移,探讨了松土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将农业生产与本章所学的细胞呼吸联系在一起。这些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释一些生产生活现象,既能巩固所学,又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七、教材中贯彻STS的“科学、技术、社会”

如,第五章第1节的“酶为生活添姿彩”,以图片和文字直接介绍了酶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应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拓展职业视野的“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科学前沿”介绍了有关科学研究的成果和进展,有利于高中生了解科学发展的需要。在许多章节中都有“与生活的联系”或“与社会的联系”,学生可以直接了解相关的内容,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从根本上说,科学源于生活、生产、科学实验的实践。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并且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把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本质是一种价值的追求,是科学的人文化。

本模块的第一章《走近细胞》的引言中就说:“悠悠300余年,关于细胞的研究硕果累累;近50年来更进入了分子水平,老树又绽新花。许多研究成果已经或将要走进我们的生活:植物细胞在培养瓶中悄然长成幼苗;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诞生了克隆动物;不同生物细胞间DNA的转移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及其产品;病危的生命期盼着干细胞移植的救助,让我们再次走近细胞,更深入地探索它的奥秘。”这些话,并不仅仅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宣示了一个指导思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为现实生活服务。

总之,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只有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才能真正被内化。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才能将正确的知识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论文作者:刘岳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学习《分子与细胞》论文_刘岳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