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概念分析看高中哲学教材解释模式的转变_哲学论文

试论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的转变——基于对哲学概念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教科书论文,试论论文,概念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说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那么,教科书则是记载工程进展、彰显改革成效的基本载体。作为高中德育的主阵地,新世纪以来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始终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以及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同时持续推进教科书改革。其中,“生活与哲学”作为对高中生的核心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的必修模块,更需要切实强化高中《生活与哲学》教科书(以下简称高中哲学教科书)的积极改革。十余年来的高中哲学课程改革,一改传统的繁、难、偏、旧的高中哲学教科书样态,在话语方式、逻辑结构以及阐释机制等方面不断呈现清新而鲜活的新教科书形象。高中哲学教科书所发生的这种转变,正是从最为基本的概念出发,在一个个概念的解读与表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如何表达哲学概念,如何架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进而生成新的高中哲学教科书体系,不仅反映教科书编制的方法论,而且折射高中哲学体系建构的理念与价值观,深入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中哲学教科书的阐释方式。因此,有必要从哲学概念表达的视角审视新高中哲学教科书在阐释方式上所发生的这种转变。

      一、作为基点的哲学概念:高中哲学教科书建构的关键

      概念是被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箱。人类发展进程中涌现的各种问题,似乎都可以从“概念”出发、以回溯性的方式寻求问题的消解,探讨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的转变问题也应从哲学概念的角度着手。哲学最为重要的特点便是问题的反思性,而这种反思问题的过程正是借助诸多哲学概念完成的。正是这些具有特定内涵的哲学概念,才能建构深邃的哲学观点以及富有逻辑性的哲学体系,进而编制相应的哲学教科书。以何种方式表述这些基本的哲学概念,如何建构哲学概念间的有机线索,成为深刻影响哲学教科书生成的关键问题。

      (一)哲学概念以抽象式话语审视现实世界,为构建高中哲学教科书提供重要支点

      福柯认为,“话语是由符号构成的,但是,话语所做的,不止是使用这些符号以确指事物”[1],而是有着更为深刻和丰富的指代对象。人类所认知的世界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如何表述世界的某一种现象或描述某一个过程,成为考验人类智慧的一道难题。因为这需要人类以抽象性的话语来普遍化地捕捉这个世界的本真状态。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阐述“物质”这一概念时,用以指代“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即为了解释“物质”的概念,采用了“意识”和“客观实在”等更为抽象的概念。可见,这种哲学概念意义上的“物质”并不能用水、气、火等单纯的物质形态来表述,而须使用具有归纳式的话语方式来阐释事物的共通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进行的高度概括,既来源于现实的世界,又超越于一般意义的现实世界。正是这些具有抽象特点的哲学概念,支撑起人类思维世界的知识网络,并成为建构高中哲学教科书所必需的思维支点。

      (二)哲学概念更深刻地反映了世界的某一侧面,而高中哲学教科书则是一种概念的系统化组织方式、表达方式和阐释方式的有机结合

      作为哲学教科书的基础,哲学概念对于世界的把握仅能提供某一个侧面的内涵,而对于世界的整体面貌则需要更多的哲学概念建构起相应的结构和逻辑来加以阐释。高中哲学教科书系统化地呈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与理论观点,这种对于世界的整体性理解都是借助不同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生成,这些思想与观点的表达与阐释离不开对哲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因而,审视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的转变,也需要从哲学概念出发。

      为了更加清晰地从哲学概念表达的角度阐明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的转变问题,我们选取“实践”这一哲学概念,比较性地反思其在不同版本的高中哲学教科书中,是如何被表述的以及教科书阐释方式的流变问题。为此,本文拟选取三本较有代表性的高中哲学教科书:第一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第2版高中哲学教科书(含上下册,以下简称03版教科书),它是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前我国普通高中使用的最后一版传统教科书;第二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的第3版高中教科书(以下简称08版教科书),是曾经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版;第三本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的第6版教科书(以下简称14版教科书),全书整体设计沿袭08版教科书,是我国普通高中正在使用的教科书。这三个版本的高中哲学教科书在十余年的时间里连续出版,既在编写理念、编排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继承性,又在不断地修订过程中使哲学概念的表达与教科书的阐释方式等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差异,尤其是新版高中哲学教科书的内容编制与模块设计更汲取了历史上多版高中哲学教科书的精华,能够成为教科书比较研究的重要参考。

      二、哲学概念如何被表述: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的流变

      鉴于“实践”这一哲学概念在三版教科书中表现的诸多差异,本文拟就“实践”在教科书中的次序变化、被解读的话语以及被解释的过程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此透视高中哲学教科书在阐释方式上的转变问题。

      (一)出场顺序:“实践”概念在教科书中的位置变化

      明晰“实践”概念被表达的结构,首先应明确这一概念所生成的文本场域,回到“实践”概念如何被解释、说明以及应用的逻辑结构中。这是因为,教科书不仅以一定的逻辑线索编织着概念,而且内含着由概念所表征出来的权力与秩序。教科书像舞台一样,不断地上演着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而究竟谁先“出场”,则有着内在的逻辑。同一哲学概念在不同哲学教科书中被编排的位置不同,既反映出不同的编写理念和编制原则,更反映出这一哲学概念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

      在03版教科书中,有关“实践”的内容被放置在第八课(也就是最后一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这一部分中。这一课承接前面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着重讲解了“实践及其作用”和“在实践中锻炼成才”两部分内容,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在这两课之后被逐渐引导出来。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实践”在这版教科书中的书写首先是从实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出发,探讨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后又指明了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的群众史观,最后指明了我们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应该说,这样的安排顺序体现出哲学教科书编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思路,体现出编写者更加注重突出实践对社会发展和人的重要意义。这样大容量、长达30多页“实践”内容的编写也潜在地表明:由“实践”作为基本线索的知识框架在总结哲学基本知识原理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从而凸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对于“实践”概念重视。

      而在新课改后的08版与14版教科书中,“实践”则完全变换了在教科书中的次序,被安排在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中的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这一课承接前面讲授的“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妙”,更加突出“实践”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出场顺序”来看,新版高中哲学教科书将“实践”放在四个单元中的第二个单元中,一改突出“实践”主体及作用的传统内容,着重表达“实践”与“真理”的关系。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出发,不断切近“实践”的含义与基本特征,并将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作为“专家点评”的内容出现,突出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最终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节中讲授了有关“真理”的内容,以追问“真理”的方式结束对“实践”的阐释。

      这种“出场”变化表明:“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基本内涵更加强调其在影响人的认识、发现真理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更加突出这些概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实践”的出场不再是解决“怎么做”的终结性问题,而是作为引导学生如何认识世界、发现真理的问题,其建构性与生成性更加凸显;“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表现出更加多元的侧面,其内涵在不断拓展,与其他概念的内在逻辑探讨更加丰富,与个体的生活世界也发生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应该说,高中哲学教科书在处理哲学概念的逻辑次序时所采取的编制策略,体现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实践”不仅应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作用,更要在当下的生活世界中引领高中生的思想认识。其实,“实践”这一哲学概念位置的重新安排并非个案,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高中哲学教科书始终观照高中生现实的生活世界与哲学知识的联结,因此,在哲学体系的建构上,着力凸显生活化、生本化的编制特色,哲学概念也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在高中哲学教科书中。

      (二)角色表述:“实践”概念被解读的话语分析

      如果说哲学概念次序的变化是教科书变迁中一种显性且系统化的安排,那么,哲学概念被解读的话语则是一种隐性但更具说服力的文本,哲学概念在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的结构性差异更突出地表现在概念被解读的话语方面。与03版教科书相比,08版教科书与14版教科书中有关“实践”的知识范围与文字体量有所缩减,解读哲学概念的话语也在整体上有所变化。这一方面与新课程力图改变旧教科书繁、难、偏、旧状况的改革理念有关;另一面也反映出“实践”作为重要哲学范畴,在表述方式上努力随时代发展所呈现出的新变化。因此,08版教科书与14版教科书有多处相似之处。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这些话语在不同版本高中哲学教科书中的变化,本文以哲学概念的“目标指向”为维度,进行如下比较(见下页表1)。

      比较“实践”在三版教科书中被解读的这些话语,不难发现,哲学概念的内涵被赋予更多科学而规范的哲学话语,使得高中哲学教科书也随之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了高中哲学教科书的阐释方式。这种变化及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科书的阐释方式更加清晰

      对于一些模糊的哲学概念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给予了更为准确的表述,使教科书的阐释方式更加清晰。例如,在03版教科书中,并未对“实践”进行清晰的界定,仅仅认为“实践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但“实践”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并未阐明。而08版教科书与14版教科书直接指明了这一点,即“实践”是“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这种“观念的存在”如果符合“现实的存在”就可以成为真理的前提。从而为“真理”的“出场”提供了铺垫,使得“实践”与“认识”、“真理”能够按照内在的逻辑共处于一个概念系统中,从而更加清晰地表明教科书的阐释方式。

      2.对于哲学概念的解读更加严谨、精致而科学

      “一切”、“必然”、“最终”、“根本”等许多具有界定性、无可辩驳式的话语已经悄然退场。例如,在03版教科书中,“实践”被表述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而在08版教科书和14版教科书中,则被表述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有很多,但这些活动全部都属于“实践”吗?随着教科书编制科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持续聚焦,“物质活动”更加凸显人类“实践”在主体、对象、手段等多方面的物质性,更能体现出“实践”概念的本质属性。而类似这样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一些不恰当的话语方式已经在哲学不断的解读中被遮蔽,哲学概念的表述朝着科学而严谨的方向努力。

      (三)举例说明:“实践”概念被解读的过程描述

      福柯认为,“某种概念的历史并不总是,也不全是这个概念的逐步完善的历史以及它的合理性不断增加、它的抽象化渐进的历史,而是这个概念的多种多样的构成和有效范围的历史,这个概念的逐渐演变成为使用规律的历史。”[2]按照福柯的这种理解,构成这个概念并使之“有效”进而“使用”这个概念的最佳方式便是对概念的具体化解读。“举例说明”是高中哲学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惯用的具体化解读方式,也是表达和解读哲学概念始终采用的一种方式。由于哲学概念表述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对于哲学概念的解读始终伴随对具体事例、图片、名言等素材的援引,高中哲学教科书中遍布着大量的教学素材。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这些素材在不同版本高中哲学教科书中的差异,本文以教学素材设置的主旨为维度,进行如下比较(见下页表2)。

      在高中哲学教科书中,事例引证以解读哲学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基本目标。为了更加精准地解释概念,教科书的每次修订总是伴随着对事例的更新和补充。因此,在不同版本的高中哲学教科书中,事例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从表2中不难发现,高中哲学14版教科书对事例的引证与03版教科书、08版教科书有着明显的差异,从差异的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事例的援引更加规范

      对于“实践”概念的导入,由“太行山道路”这一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演变为黑格尔、费尔巴哈、杜威等哲学家关于“实践”的名言,正是由于“太行山道路”不能完全表现出“实践”的丰富内涵,而黑格尔等的名言则从不同角度导入“实践”的内涵,从而有利于说明“实践”概念的丰富性。

      2.事例的选择更加多样

      不同版本的高中哲学教科书在援引的事例上有所变化,尤其在名言的援引上更能体现编者的谨慎。例如,庄子、陆游、陶行知、毛泽东、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古今中外的名家,虽然身份不同,但都从不同视域对“实践”进行了探讨,这样的事例选择恰恰说明“实践”这一哲学概念的共通性,而多样化的事例选择反映出高中哲学教科书在阐释方式上富于变化的特点。

      

      

      3.插图更加直观而生动

      与文字化的事例相比,插图则以更加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适当的插图不仅能发挥装饰高中哲学教科书、解释哲学观点的功能,而且也能够直接影响高中生的视觉及学习心理,积极发挥其学习的缄默功能。高中哲学教科书常常用彩色或黑白的图片、漫画、表格等表明观点,插图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新课程改革以来,彩色教科书取代了传统黑白色系的教科书,在内容与结构的设计上更加关注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境,在装帧与设计上更加贴近当下高中生的认知结构与学习心理。例如,03版教科书在对“实践”进行表述时仅仅采用了“‘点子’从哪儿来?”和“新观念”两幅黑白色调的插图。而08版教科书与14版教科书则较为鲜明了地采用了“三峡大坝远眺”、“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北京风光”、“我国首次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和“‘勇气号’发现火星上曾有流水的痕迹”六幅彩色插图,插图布置较为紧密,带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较强,能够较直观地吸引高中生阅读教科书,从而增强了教科书的可阅读性和生活化气息。同时,以“磁悬浮列车”的彩色插图取代了“蒸汽机和射电望远镜”的黑白色图片,从三峡大坝、大型超市和北京风光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高中哲学选择这些内容进入08版教科书和14版教科书,能更强烈地反映出教科书的时代感,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而03版教科书则仅仅在“议一议”中提出让学生“列举实践创造性的具体表现,相互交流对实践创造性的看法”等问题,并没有插绘具有时代感的图片。当然,插图的有无、色彩、数量及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不能完全说明教科书编制的质量,然而不能否认的是,适当的插图能够促进教科书对知识的阐释,更好地发挥高中哲学教科书引领学生反思生活、探索世界的基本功能。高中哲学教科书中插图的变化恰恰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和编写理念对教科书的期待。其实,在这三版教科书中,“真理”、“矛盾”、“创新”等哲学概念的阐释方式也如“实践”一样,在出场顺序、角色表述以及举例说明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渐进性和差异性。而正是对这些哲学概念以及概念间逻辑关系具体阐释的变革,推动了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的系统性转变。

      三、哲学概念如何理解:高中哲学教科书的文本改善

      比较三版教科书,“实践”作为重要概念在被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变化,其不仅是文字表述与话语方式上的转变,也是教科书编制理念与阐释方式的转变。总结哲学概念表达方式转变的基本趋向,有利于推动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的进一步改善。

      (一)高中哲学教科书中概念表达的基本趋向

      1.积极关注高中生的可接受性

      学生对哲学概念的接受程度直接决定哲学教科书编制的有效性与现实性,而“实践”在被表达的过程中始终积极关注高中生的可接受性。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发育的关键期,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判断等思维逻辑尚未完全形成,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现简单化、表面化和泛化。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实践”在被解读的过程中既要紧密联系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又要引导高中生超越原有的思维模式,对哲学概念进行更深刻的体悟与理解。与高中哲学03版教科书相比,08版教科书与14版教科书在内容上更加注重高中生的认知程度以及高中生对“实践”的理解能力,在例证上注重“实践”概念在高中生生活世界中的表达与阐释,在插图、漫画等的设计上更加注重贴近高中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凸显哲学概念的人本性,进一步提升和引领高中生实践观。

      2.努力呈现哲学概念的类生活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融入生活成为高中哲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并在哲学概念的阐述中得以充分体现。与高中哲学03版教科书相比,08版教科书与14版教科书在解释“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来自生活中的“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取代了原来的“古代文明的发源、《孙子兵法》的诞生、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等事例,“养殖良种奶牛”等故事也随后出现,可以看到,利用生活化的案例实现对哲学概念的阐释。这种源自生活中的案例虽然较为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生活原型的简单复制,而是在选择与比较中使案例代表着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生活世界,还原哲学概念对日常生活的普适性,使得哲学概念逐渐呈现出类生活性的特征,从而超越日常生活世界。

      3.不断强化哲学概念表达的逻辑性

      哲学概念表达的科学化需要在组织图片、事例等素材的过程中突出概念阐释的逻辑性。对于高中哲学教科书而言,每个哲学概念表达的逻辑性不仅源于这些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与抽象性,而且更与教科书的系统化建构息息相关。03版教科书所沿袭的哲学教科书编制范式,将“实践”这一概念纳入“社会实践”的范畴,正是要突出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表达的逻辑就是要紧密结合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践经验;而新课改以来的教科书则更为注重“实践”在人类发现和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基本功能,其表达的逻辑则要凸显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实践的基础性价值。正因不同的实践观及对教科书编制的不同理念,使“实践”概念在论证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逻辑,而注重其逻辑性也成为哲学概念表达的基本趋向。

      4.更加注重概念表达中资源采用的开放性

      哲学概念的抽象性需要以多样化的生活案例加以解读,这就需要更加注重以开放性的态度采用多种资源表达哲学概念。从教科书中“实践”概念被解读的过程来看,来自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的素材被不断引入教科书中,学校生活的严谨、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家庭生活的温馨都在“实践”概念的解读中实现了统一。这就进一步打破了传统教科书对“实践”引证的单一化倾向,实现了“实践”概念在生活中生成又应用于生活的过程,从而凸显其开放性的特征。然而,由于教科书文本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自由度非常有限”、“必须遵循特定的标准创作”,[3]因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教科书资源的开放性采用。

      (二)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的改善

      基于哲学概念在表达过程中的基本趋向,高中哲学教科书的阐释方式也需要从顶层设计、话语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1.高中哲学概念阐释应不断“去神秘化”

      由于哲学概念表达的是“缺席的世界”,“无法用某一种确定无疑的名目去描述,而需要用抽象和普遍性的词语来形容,”[4]所以,艰深晦涩的语言风格、严谨审慎的行文逻辑、高度抽象的原理与方法成了人们对哲学教科书的一贯印象。尤其对于初步接触哲学知识的高中生而言,高中哲学教科书具有明显的“神秘感”。高中哲学教科书要想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影响高中生的思维世界,应从哲学概念入手,坚持理论与事实相统一,运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不断贴近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择取那些具有时代意蕴的事例、插图等资源,才能在走进高中生生活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去神秘化”。

      2.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的重心应发生积极转变

      随着课程改革逐渐走向深入,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的重心应发生积极转变。这主要表现为:从关注概念的结构与逻辑转变为更加关注教科书的系统化设计与结构化呈现,凸显教科书编制的整体理念、基本思路与方法;从关注哲学概念所涉及的生活世界转变为以哲学思想与原理更新学生的观念,引领学生的思想成长,不断彰显哲学知识对于生活世界的方法论意义;从对历史与现实的解读中指导高中生探索哲学智慧,转变为引导高中生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从而体现出哲学知识面向未来的时代性特征。这些转变理应进一步推动高中哲学教科书不断进行改革的一种“新常态”。

      3.高中哲学教科书应努力构建中国风格的基础性哲学话语体系

      高中哲学教科书是对基础性哲学知识和成果进行的一种体系化阐释,这种阐释在不断彰显编制理念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建构着一种话语系统。为此,只有采用符合我国当下实际情况的事例、插图等加以阐释,才能促进高中生对基础性哲学知识的理解与体认。在编制“实践”这一重要的哲学概念时,08版与14版教科书中所增加的庄子“齐是非”的故事与陶行知改名的故事体现出用中国故事、中国的话语方式进行阐述哲学知识的探索。积极发挥高中哲学教科书的实效性,应努力建构符合中国国情和特色、具有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推动哲学话语走向大众化。

      4.高中教师应审慎应对建构主义对教科书的影响,提升哲学教育信念

      高中教师是阐释哲学教科书、实施哲学教育的重要主体,而哲学本身又是一门具有反思性的学问。高中哲学教科书作为“‘可思信息’,师生对其阐述的理论在理解上有很大的伸缩性”[5]。面对新课改以来建构主义对教科书中知识内容的选取、组织以及解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高中教师应审慎对待哲学知识阐释的建构性过程,强化对哲学知识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理解,增强阐释过程中的认知和体验等环节,并提高对哲学教科书的分析与运用能力、对哲学概念及其逻辑的阐释水平,切实改善哲学教育的能力与方法,努力提升从事哲学教育的信念。

标签:;  ;  ;  ;  

从哲学概念分析看高中哲学教材解释模式的转变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