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仍有少部分经济发展缓慢地区采用抄电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网企业供售电量发行的同步性。此种现象导致电网企业电量线损管理效率不足,影响了电网企业的健康发展。于原有的管理模式造成供售电量不同期,需深化线损管控、加强线损管理,为此要全面推进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线损管理。依托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把握当下创新驱动发展态势,努力探索营配信息一体化线损管理模式,深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推广应用。
关键词:营配信息一体化;线损管理;影响作用
1引言
自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我国各领域都开始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化发展。
在电网企业经营管理进程中,实现对电网企业的电量损耗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基础。
从某种角度而言,受传统手抄电表的影响,不少电网企业的新损率月度波动较为明显,线损率存在失真的情况。此种现象,在极大程度上隐藏了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线损问题,无法为供电作业提供有力的指导。线损统一管理的缺乏,导致电网企业电量线损系统对供电作业支撑力度不足。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了营配信息一体化对电量线损管理的相关研究
2. 营配信息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注意问题
2.1集成差异化的问题
在营配信息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期间,集成差异化问题是比较受关注的。通常情况下,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下,实际信息状况是明确线损系统集成差异问题的重要来源。通过信息化状态,可以在营配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中,实现对系统平台中相关信息的合成与集成。系统平台包括方面的平台:同期线损系统的数据中心;同期线损系统的海量平台;同期线损系统的营销技术数据平台。借助上述同期线损三大平台,能够有效完成对用电信息、营销业务等相关内容和数据的搜集,并实现对数据的继承,最终提高对系统的继承性。
2.2 线损率数据治理问题
在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中,线损率计算下的数据治理问题,也是极为重要的。从某种角度而言,线损率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是受源端系统中数据质量影响的。目前,结合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的抽数程序,在同期线损系统调度中心、项目组和运检部等的综合研究下,提高设备命名规范性。综合以上规范流程,进一步将同期线损系统设备的 ID 作为判断的依据。以此,实现对当前同期线损系统下调度和运检数据匹配率低的问题最终改善档案数据接入准确性水平。此外,也要加强对同期线损系统营配贯通数据治理的重视。同期线损系统的项目组要从变电站数据开始分析,将存在异常现象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快速的反馈到运检部,进一步实现对原有数据的修正,从整体上实现对变电站、电量线损、电表等之间关系的综合梳理,提高同期线损系统营配贯通水平。
3营配信息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分析
3.1同期线损系统的集成
目前,在电网企业经营发展中,营配信息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工作、数据中心对数据的处理工作、数据平台中的数据集成工作等,都采用的是 KETTL 工具。该工具是国外开发的,其主要功能为数据抽取。在电量线损管理现场中,借助 KETTL 工具对所执行的数据处理任务进行转换时,其转换码表的效率相对较低,转换速度用秒计算,且为个位数。执行任务的工作人员以多线程和单线程两种方式,完成对海量数据的转换。多线程抽取数据的速度显著要高于单线程,速度提升了16倍多。由此可以看出,与单线程线损系统数据抽取相比,多线程更为实用,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电量线损系统的管理效率。此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主要支撑关口管理中的关口创建和归档等,电量管理中的指标考核与异常告警等,线损管理中的指标考核与四分计算等,从而有效展开与调控中心、运检部和营销部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完成综合性与封闭性管理。同期线损系统的集成图见下图1。
图1 营配信息一体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
3.2同期线损系统的模型配置
在电量线损的同期线损系统管理中,合理配置系统模型时十分重要的。通常情况下,线损电量管理系统在应用期间,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即系统管理关口为分压关口。在系统运行期间,需要按照关口计量点电压等级的实际情况,生成与各层电压分压关口等级。但是,由于线损电量系统中的分压与业务分区,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线损管理过程中重视关口配置的功能。此外,在配置同期线损系统模型过程中,技术人员也要重视元件线损模型的分配。有的元件线损系统模型分配时,必须要采用手动的操作方式完成比作业,其任务量较大。所以,技术人员要结合同期线损系统计量点方向定义规则,从流入和流出母线的方向进一步分析元件线损模型的计算方法。针对线损模型的计算方法,实现对元件线损模型的自动化配置。
4营配信息一体化对线损管理的影响作用
4.1提升系统数据采集质量
在对营配信息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进行建设时,提升系统数据的采集质量。从某种角度而言,数据采集的质量是后期数据计算准确性的重要前提。目前,在提升同期线损系统数据采集质量时,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加强对电网企业站内装置的改造改造和优化站内装置,采用科学合理的用电采集系统,使电量采集的成功率达到100%。以此,从根本上提高同期线损系统中线损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增加计量功能。在同期线损系统管理中,将计量功能加入到架空线联络开关中,同时定期更换智能表的进度,保证同期线损系统中数据采集覆盖率为 100%;提高采集效率。在同期线损系
统建设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数实现对信号通讯的优化,使线损计算满足数据采集的要求。
4.2加强了系统关口的管理
在营配信息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时,进一步加强对系统关口的管理。目前,针对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各关口点计量装置配置的要求都得以创新。从同期线损系统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对关口普查工作的重新组织,科学对计量装置和配置进行梳理,是提高系统关口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电网企业相关部门要结合计量装置配置的关口点需求,将关口管理纳入到企业年度管理计划中,且从实际情况角度出发实现对关口方案的优化。比如,在同期线损系统系统关口管理中,可以通过对开闭站、线路配网的建设,明确关口中的计量装置安装位置和选型要求。同时,要组成专门的同期线损系统管理小组,对线损系统管辖范围内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实施循环巡视,有效提高同期线损系统的管理水平。由此,为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合理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5结束语
通过采取营配信息一体化系统方式,加强对配网线损管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线损管理作为电网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关注。营配信息一体化平台也应该引起了电力系统给与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促进全方位业务提升,有力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和现代配电网建设,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坤,李舜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研究 [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02(08).
[2] 丁娅 . 电力企业市县一体化月度绩效评价研究 [J]. 经济研究导刊,2015(26):37-38.
[3] 秦洁露 . 加强营配信息一体化应用 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J]. 通讯世界,2013(11).
[4] 杨连营,刘辉舟,汪胜利,等 . 市县供电企业网络资源一体化管控研究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6(11):200-201
[5]朱前进 . 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中影响输电线路同期线损率的因素分析[J]. 电气工程应用,2017,04(02):18-23.
[6] 纪书军,李正哲,郭威等 . 基于采集实用化的 10kV 线路线损管理[J]. 河北电力技术,2016,35(02):60-62.
[7] 刘欢,陈晓媛 . 精益化管理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运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5(24).
论文作者:邓惠演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线损论文; 同期论文; 系统论文; 电量论文; 关口论文; 数据论文; 电网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