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音乐教学的人文性论文_李林

试论高中音乐教学的人文性论文_李林

李林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 262700;马凤美 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 262700

摘 要: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突出要求了教学要体现音乐教学的人文性,人文性的培养也是在校学生美育培养的重要方面。共产主义的先驱马克思指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高中音乐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以音乐作为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学习生活的一种态度以及一种的价值观念,贯穿人文理性为教育主旨是新课标音乐课程教学的主导思想,让学生在音乐中领悟人生、自然与社会。

关键词:高中 音乐教学 人文精神

随着网络技术和音响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接触音乐的层面也是越来越广。《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各种以音乐为主题的选秀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学生大多热爱此类音乐节目却很少有人真正热爱音乐课堂。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高中音乐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高中学生往往处在学习和竞争压力之中,不能积极地释放自己的情感。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只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同样魅力无限。因此。笔者希望积极挖掘音乐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因素,通过音乐教学陶冶高中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文化素养的熏陶下培养其合理乐观的人文观,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音乐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音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是人类一种古老的、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它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感染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的人得到美的滋润。”大哲学家黑格尔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所以,我认为通过审美及情感教育是现代社会消除历史带给人类一系列负面影响的最好方式和最有效的途径。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生活中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新课程的内容强调“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揭示了音乐文化内涵作为改革单一音乐内容的思路。作为美育领域的音乐课程是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人文学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基本理念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就是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要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教育中培养其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因此,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人文统领音乐教育,让音乐学习更轻松、更活泼。

二、对高中音乐欣赏课中融入人文理念的思考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课堂上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寓教于乐,结合每一种音乐的特点,创设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学习乡村音乐时,可以在郊区体验下生活,大树下上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学习民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服装向学生展示这一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我国各民族民歌的魅力;在学习古典音乐时,努力营造一种典雅出尘的氛围,或者是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感受古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努力提升学生的精神修养。

2.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整合

如果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的话,那么,教学中就需要通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来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丰富,而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高中阶段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如以语文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去领略人类、自然、社会、历史所特有的魅力,从而为他们对音乐之声背景的了解打下基础;以地理教学的山川河流、人文风俗来引导学生去探求音乐中的地域风格,了解不同音乐发源的特点……不难看出,多学科的整合为在音乐欣赏课中对学生人文理念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3.加强音乐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操

众所周知,高中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当重视音乐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人文情操的培养,因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音乐实践中才可以加强自身的人文精神的体验,并逐渐形成自身所特有的音乐气质和音乐修养。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地把教学视野转移到课外,帮助学生组织和参加更多具有人文气息的音乐活动,如校园文艺汇演、歌手大赛等,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显然是非常有利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挖掘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人文教育的新元素。事实上,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心灵总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元素的影响,提升高中生的道德素养以及思想文化水平。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国内众多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加强高中生音乐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培养高素质的高中生,促进高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琦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人文理性培养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8)。

[2]李学军 高中音乐有效性教学设计的构建[J].黄河之声,2011,(6)。

[3]付振生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11,(33)。

论文作者:李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试论高中音乐教学的人文性论文_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