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全平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仰山学校
摘要:数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也是一种文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数学文化在课堂上的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为学生分析数学文化时,还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渗透
如今,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仍是提高升学率。任课教师也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很多教师在课上忽视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练习题。因此,加强小学课堂数学文化的渗透应该成为小学教学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对数学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养成提供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方法。
一、 利用数学史料,渗透数学文化
中国有着5000年的光辉历史和古老文明,其中孕育着绚烂多彩的数学文化,悠久的数学历史也是中国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要求教师要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要对历史、数学以及教材相关内容有较深的理解。教师任课教师不仅要教好基本的数学知识点,还要注重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为数学课堂营造优秀的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这一节时,我会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在我国古代人们都是怎样计时的,这样就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做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到我们虽然现在可以方便地利用钟表看时间做出时间安排,但在这之前古人做出了长久的探索。古人最初计时是利用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长度来计算时间,到后来慢慢出现了曰晷和滴漏等计算时间的工具。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新,从而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体现出数学文化强大的教学功能。学生们了解了课外知识后还可以拓宽眼界,增强数学知识储备。
二、 开展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
通过多彩丰富的数学活动不仅可以渗透数学文化,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见识,发挥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优势特长,激发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对数学的优秀才能激发潜力。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动本身的形式与内容要丰富多样,有趣味性。在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处理,当遇到新问题时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自身的能力去有效地处理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与能力。开展数学活动可以包括:游戏竞赛、动手操作、实践应用、讲述故事和智力活动等等。
例如:在游戏竞赛中,教师可以举办教学文化知识竞答的比赛,这样不仅会促进学生在课后自己主动搜索知识,了解我国数学的灿烂文化,还可以利用比赛让学生讲述有关数学家的故事,从而让学生得到锻炼。我会让学生自己找题目自己设计,在小组中互相出题回答,学生之间出的题目更加切合自身情况,答对的同学加分,答错的学生扣分,输了的小组还要表演节目,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就掌握了知识。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游戏,都提倡要在教学中开展。教学可以根据教学课本的具体内容,结合同学的具体情况来设置相应的比赛项目和比赛内容。游戏竞赛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帮助学生拓宽数学思维方式能力,体会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三、设置数学练习,渗透数学文化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探索发现和阅读思考等阅读材料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知识进行巩固。任课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后练习来帮助学生进行研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作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需要通过让学生反复练习来对数学文化进行不断强化,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记忆数学文化。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准确选择数学文化,并对学生进行介绍,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有效地运用。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数学小报,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在学习了长、宽、高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制作手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会让每个学生都制作一份数学报纸,根据自己的理解要在报纸上都向大家介绍哪些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一边运用一边思考,找出在解题时所运用的数学文化,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
总之,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师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对数学文化进行合理地渗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且掌握运用这种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合理高效地解决问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并在这一过程中喜欢上数学,了解数学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车文胜.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与数学校园文化的建设[J].读与写,2018,(27):141-142.
[2]欧阳熙琴,陈嫒萍.茶文化视野下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索及实践[J].福建茶叶,2017,(12):414.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抽象思想
蒋淑君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需刻意渗透抽象思想的教育,使其更加深入的看待和学习数学知识,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抽象思想作分析,并提出一系列个人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抽象思想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抽象事物的学科,为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数学知识,渗透抽象思想无疑的科学可行的教学行为,推动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与形成。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科学合理的渗透抽象思想,指导学生精准理解数学知识,解决难点和疑点,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 设计有趣课堂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抽象思想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针对部分原理或概念的讲解,通常会涉及到一些有关抽象思想的内容,这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难点,不易理解和消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突破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禁锢与束缚,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避免学生出现迷茫的学习情绪。要根据具体教学案例,将这些抽象的知识恰当的渗透至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掌握规则与原理为基础,从根本上掌握抽象知识,使他们正确认识抽象思想。
诸如,在进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时,为帮助学生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理解“角”的大小含义这一抽象内容,教师可借助量角器这一教具,在黑板上现场绘制一系列大小不同的“角”,让他们想方设法使用工具测量这些“角”。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比较出“角”的大小,但是在比较大小这一抽象知识上,不仅仅指的是角度数值的大小,更与“角”的构成部分有关,他们可以发现:当角的开口越大时,表示的角度越大。随后,教师顺势引领学生学习角的分类,像比90°小的角是锐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分别有什么特点等,为三角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提供明确数学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分析抽象思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授内容是体现某一数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为帮助学生有效理解那些数学抽象思想,教师应当为他们提供及时点拨和明确的帮助,使其找到努力和前进的学习方向。小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过在积累数学知上有所欠缺亟需改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渗透抽象思想时,需带领学生结合具体知识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探究与掌握,借此让他们对抽象思想产生相应的认识。
比如,在《线段、直线、射线》教学实践中,这三个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还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应该结合这三种线型的具体性质,引导学生对“无限”和“有限”这一抽象思想进行研究和探索,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认识数形结合思想。如:线段是保持两点之间的距离,性质“有限”;射线能够向一边无限延伸,直线则可以向两边进行无限延伸,性质均是“无限”。此时,教师可以线段知识为基础,带领学生学习有关射线、直线的内容,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怎样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由此得出直线、射线、线段的画法,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概念的本质,使其通过分析认识有限和无限的抽象思想。
三、 提供恰当学以致用机会,鼓励学生应用抽象思想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更好的渗透抽象思想,教师需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以致用机会,使其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让他们在后续深入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定理、公式的讲解主动渗透抽象思想,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由表层逐步上升至深层,深化理解理论知识,而且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对抽象思想的熟练应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展开《条形统计图》教学时,教师可以“统计”为主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一些生活现象,如:调查学校各个班级的人数、了解爸爸每个月的手机话费、观察公园中老年人的活动种类等。由学校过渡至家庭和社会,让他们亲身参与到课外活动中,使其对有关统计知识的专用名词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并学会准确运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同时,在抽象思想渗透方面,教师需要以学生搜集的数据为依托,像总数、平均数等内容,均能够使他们运用自己所调查的数据来分辨和求出,将具体数据和抽象理论有机结合。如此,通过生活实例,组织学生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抽象思想,推动学以致用效果的产生。
四、 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善于利用各个契机主动渗透抽象思想,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灵活运用新式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革新与优化教学形式和过程,从多个方面渗透抽象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范丽环.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抽象思想的途径探析[J].好家长,2018,(08):169.
[2]朱凌.小学数学抽象思想渗透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生(下旬刊),2018,(01):23.
[3]余新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抽象思想[J].科普童话,2018,(04):30.
论文作者:蒋全平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1月总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抽象论文; 思想论文; 文化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1月总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