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黄 斌
(桂林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 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体育”与“旅游”结合发展是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一方面满足人们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由传统的欣赏旅游景观变为参与到旅游过程中,加深整个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另一方面对新型的旅游项目开发及旅游产业链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围绕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展开探讨,介绍了“互联网+”思维对广西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互联网+”思维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希望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希望在体育旅游产业的带动下促进整个广西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体育旅游产业;“互联网+”思维;地方经济
1 前 言
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思维的出现在很多领域得以应用和普及,其中将“互联网+”思维用于体育旅游产业,可以弥补广西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限性,扩展不同的旅游产品来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多样化、多元化的追求。众所周知,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多元化等方面的优势,而且国家采用政策、补贴等形式进行支持足以证明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视,但实际广西体育旅游在资金投入、宣传力度及产品创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引入“互联网+”的思维对其现状进行调整,来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对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实现价值意义。
2 现阶段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在于由于广西少数民族种类比较多,相应的体育旅游产品种类丰富,而且由于少数民族在饮食、信仰、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形成的民族体育项目比较多,与此同时,由于当地经济比较落后、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因素严重阻碍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体育旅游过程中资源保护机制不健全,使得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不同程度的遭受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体育旅游;政府部门资金投入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广西的体育旅游资源知名度低,体育旅游知识欠缺;广西体育旅游缺乏专业人才,不利于长期的规划和长效性的发展。其中影响广西体育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
由于广西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通信网络设施等方面发展比较落后,体育旅游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将产品进行包装,使得旅游产品缺乏创意和吸引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同时没有形成独特的体育旅游品牌效应,让人们一提到体育旅游,可以快速地提到广西体育旅游产业。
2.2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形式单一
就目前而言,广西体育旅游项目的形式主要采用的是举办全国性、区域性的体育赛事办法,这种形式的体育赛事游客不能很好地参与其中,只能是进行观赏,不能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这种体育旅游,众所周知,对于旅游项目的选择大部分人都追求娱乐性高、休闲、难度小等方面,而广西体育旅游项目比较常见的是赛龙舟、枪花炮等具有一定难度、观赏性强的项目,这些体育旅游项目没有根据游客积极参与的需求进行设计,一定程度约束了广西体育旅游产业长期发展。
在压水试验之后,将配制好的水泥浆通过高压泵和注浆管注入桩端土层中。初注时压力较小,浆液由稀到稠。注意注浆压力、注浆量和压力软管变化,并注意注浆节奏。同时,用百分表监测桩的上抬量。注浆完毕或较长时间停泵时,须对高压注浆泵、浆液拌和机及地面管路系统等认真清洗,以防水泥浆结块,堵塞管路和泵体。完成注浆后须立即将注浆管顶端用堵头封闭,以免回浆而降低注浆效果。
2.3 体育旅游产业宣传少
当前广西的体育旅游业迅猛发展,广西的体育专业人才的数量跟不上体育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直接影响了体育旅游业服务质量的好坏,影响广西旅游产业的长效性。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广西的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起步相对较晚,在培养的类型上相对较为单一,在广西的高校里开设的体育旅游课程相对较少且与外界旅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比较少,以至于不能及时了解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理论和实践衔接不上。人才是各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广西的体育旅游产业缺乏高质量的人才作为保证,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将受到阻碍。
在网络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宣传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及移动互联等手段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比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及各类App平台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进行宣传,同时可以搭建自己的体育旅游产业平台,利用数据库、云服务等手段实现广西体育旅游产品信息的发布、营销、管理及定制服务等,一方面符合当下游客选择旅游消费的方式,这些平台给他们选择旅游产品提供了一定的便捷性;另一方面这些平台的搭建为广西体育旅游产业良性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广西体育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同时,提高宣传促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宣传能力,形成稳固的技能,培养广西体育旅游宣传促销的精英队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形式比较单一这种现状,需要融合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体育旅游产业,使其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民族体育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将其两者有效的融合,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比如丰富沙滩体育比赛,可以将球类比赛、水上运动等与当地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丰富休闲类的体育项目,让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体验体育运动与欣赏自然景观的乐趣,实现休闲放松、娱乐等目标,同时需要以游客旅游消费需求为参考依据,不断更新体育旅游产品,结合当地民族体育资源的特点,将其打造成为可以满足游客需求的产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广西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4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虽然广西体育旅游的宣传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缺乏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方面的宣传,不少人还不了解广西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随之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民族体育旅游活动中,同时随着不同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的出现,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还处于传统的宣传模式,对其体育旅游产品宣传方式和宣传力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引入“互联网+”思维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整
3.1 更新观念,将“互联网+”思维引入
针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认识不到位这一现象,需要更新对体育旅游方面的观念,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广西体育旅游产业过程中。首先,认识到“互联网+”思维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方面的优势,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强体育旅游基础建设,借助网络化、信息化等手段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模式优化、包装、宣传等。其次,认识到体育与旅游产业链之间新的融合点,在原有的发展模式下通过技术、市场等来开拓新的体育旅游产业价值链,这方面可以参考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成熟的区域。最后,对传统的体育旅游产业进行创新,不再局限于场地、赛事等方面的约束,用全新的意识来对待广西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生产、营销等方面,同时可以尝试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在相互促进中促进整个广西体育旅游生态链的发展。
3.2 融合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体育旅游产业
商业中心对房价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商业中心的建立对居民的居住生活便捷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往往商业中心附近的房价也是比较高的。在GWR回归估算中得知,如图1,主城区的房价受商业中心的影响比较大,在东陵区和苏家屯区相邻区位受影响程度较大,可能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因此商业中心的分布对居民的生活便捷很重要。
3.3 扩展体育旅游宣传渠道
此外,广西现在整体的宣传总体不够突出广西的旅游产品特色,宣传的内容比较单调,形式较为陈旧,渠道不够丰富,很少做到多方参与、共同合作,宣传的效果不够显著。在宣传上没有将广西和其他省份的独特旅游形象区分开,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协调,这样就造成无法形成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降低了开发利用程度。
3.4 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行业是否能保持长效性的发展。从长期的规范化培养教育来说,可以依托高校的旅游、体育、民族、经济等专业,结合体育、旅游业的实际,增强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基本知识、综合业务能力的教育内容,打造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广西在人才培养的形式上要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加大与外界体育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人才的培养紧随社会的大趋势,同时发展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多跟当地的旅游企业、旅游研究机构加强沟通与学习,同时,提供尽可能大的交流平台,鼓励多方适应社会旅游人才需求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旅游人才发展模式。其次,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模式。当前社会体育旅游多元化的巨大需求,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光靠高校培养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借助广西政府的支持,地方企业和社区等的力量支撑。对于广西高校来说,要以培养复合型、全能型旅游人才为目标,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体现出全面的特点,内容多种多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 结 语
利用“互联网+”思维对于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形成广西体育旅游生态圈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策略分析展开,介绍了“互联网+”思维在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面对目前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现状提出如何在广西体育旅游产业中有效利用“互联网+”思维,希望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更好地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需要借助政府在体育旅游产业投入的力量来实现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
“陌生人”这个概念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疑惑的,像文章开头故事里那个救援人员是不是陌生人?警察是不是呢?消防员是不是呢?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冰,余可.“互联网+”视域下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1):203-205.
[2]段红艳.“互联网+”思维下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产业分会,2016,1(1).
[3]廖琛,农丽颖,宫明明.广西农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常见丛刊·理论研究, 2017,1(1):114.
[4]赵蕾.互联网下的冰雪体育旅游管理营销[J].体育大视野,2018,1(1):244-245.
[5]阮威.南京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及升级路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6):12-15.
[6]刘德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2):23-25.
[7]宋经保.产业融合角度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探究[J].度假旅游,2019(4):36-37.
[8]陶武超,阮会芹.产业融合视角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度假旅游,2019(4):38-39.
[9]谢成立,孙亮亮.旅游产业链发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定位及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5):177-180.
[中图分类号] F061.5
[基金项目]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18KY0228)。
[作者简介] 黄斌(1991—),女,汉族,湖南醴陵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签:体育旅游产业论文; “互联网+”思维论文; 地方经济论文; 桂林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