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水是地铁施工中非常关键的环节,防水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地铁后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本文以地铁施工防水原则为出发点,从地铁漏水问题的原因入手,论述了地铁施工中的主要防水关键技术,以期进一步推动地铁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地铁施工;防水;关键技术
引言
现阶段,地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施工技术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地铁施工的复杂性以及特殊性,地铁漏水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做好地铁防水工作对于提高地铁施工的工程质量、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铁施工防水原则
地铁施工应遵守以下两个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地铁施工活动是一项具有很强整体性的施工过程,所有施工环节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使整个地铁工程施工受到影响。所以在地铁的防水施工中必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第二,因地制宜原则。地铁施工中的防水类型主要有全封闭类型和排水类型。因此,在进行地铁防水项目时要针对不同工程类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防水方案,坚持以预防为主。比如,在地铁工程的围构施工中应选择钢筋混凝土做材料,采用自防水方式有效预防渗水问题的发生,并确保地下水降、排的防水施工效果能完全符合相关要求,从而为地铁的安全、正常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并显著降低地铁投入运行后发生渗水问题的几率。
2地铁施工渗漏水的原因
2.1纵向施工裂缝渗漏水
在地铁施工中必然会用到的施工技术是混凝土分段浇筑技术。分段浇筑会产生接缝凹槽,这些凹槽在遇到水的作用之后会发生膨胀。随着后期附着力的逐渐减小,裂缝就会不断出现。另外,混凝土结构中的钢板封条受外界因素的作用会发生或多或少的脱落,由此产生裂缝。除此之外,止水带的保护力如果达不到施工要求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产生纵向施工裂缝,产生渗水情况。
2.2变形缝处理不当引发的渗漏水
在地铁施工中为使大型混凝土结构满足变形力的要求就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操作规范选择适合的变形缝。通常情况下,变形缝都是采用止水带、填缝板、密封材料进行止水。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单独使用止水带对槽或者密封材料进行处理将达不到预期的防水密闭效果,而且也不能满足混凝土变形上的要求。如果变形接头处,尤其是采用浇筑的混凝土橡胶密封件,没有达到间隙的安装要求,密封效果就会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导致止水带在混凝土上出现漏水。
3地铁施工过程中防水关键技术
3.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
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的施工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结构的初期设计阶段,在材料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抗渗性好,耐腐蚀性高的材料。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浇筑期间膨胀剂以及减水剂等的使用,从而提升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最大化的降低漏水概率。此外,为了确保混凝土符合地铁施工标准,应注重在混凝土浇筑时缓冲剂的使用,并且严格遵从相关规定,对混凝土实施养护,以期避免混凝土离析现象;第二,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施工缝的产生将增加漏水可能性。因此,在地铁工程施工缝处理期间,应注重结合地铁工程设计要求,使用性能、材质、型号等符合规定的止水带,达到高效性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效果。
3.2施工缝的防水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施工缝防水都是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环向施工缝防水、变形施工缝防水和后浇带防水。应用这种防水技术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止水带的接头过多。止水带接头的形状主要有十字形、T字形以及一字形等。对于橡胶止水带,其接头处的渗密性很难达到规定要求,而镀锌钢板止水带的总体止水效果又难以保证,如果一旦出现渗漏现象就需采用钻孔注浆的办法进行堵漏维修。为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同时进一步提高施工缝的良好防水效果,对于环、纵向的施工缝均可采取双道的水性膨胀嵌缝胶并埋置注浆管的办法来达到加强防水的效果。下图1为其具体的防水原理。
图1施工缝防水施工技术
3.3变形缝隙的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变形缝处理不当是导致地铁施工漏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地铁施工中必须要加强变形缝的防水处理。通常情况下,变形缝防水施工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些细部位的渗水裂缝。变形缝隙的宽度一般在毫米左右,对于一些变形缝来讲,防水需要进行柔性化的处理,并且在防水层当中也进行一些材料的铺设,利用两道防线的双重保护,优化渗水处理。除此之外,也可以考虑应用贴背方式的止水带,将其贴在变形缝隙处,使混凝土外侧紧紧的贴合在一起。这样的做法主要是能够让混凝土和止水带之间有突起的胶条,然后利用两者的紧密咬合程度来进行止水工作。另外还需要将注浆管固定在背贴式止水带的两边,做咬合处理,由此就能够将产生的浆液放在注浆管的出浆口位置上,以此做到密封止水。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注浆导管的引出距离应该在一厘米之间
3.4UEA无缝防水技术
UEA无缝防水技术是目前地铁防水施工中的一项新的技术研究成果。所谓无缝就是利用UEA膨胀补偿混凝土收缩,从而控制和减少裂缝数量,减小裂缝宽度,使超常混凝土结构不产生后浇带和永久性变形,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渗漏。这项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地铁防水工程施工时注意将膨胀应力附加到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应力中。在做好浇缝处理的同时做好加强带。通过在加强带的两侧增加铁丝网的方式有效防止混凝土进入加强带,以此来实现防水的目的。另外,为了提升防水效果,在加强带浇筑前需要加入UEA的膨胀混凝土,提高浇筑标准,做到无缝防水。
3.5电渗防渗透技术
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了液体的渗透性原理,在系统控制作用下,产生一定的低压脉冲电荷,并且将正极的线固定在混凝土表面上,负极在结构的外侧,这样两者之间就会产生电磁场。利用电磁场的化学作用,使水分子发生电离反应,这就会使得水分子向负极的方向运动。利用这种方法既可以实现防水功能的永久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潮作用,相较于其他防水技术,此项技术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结束语
地铁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漏水问题严重威胁着地铁的安全及其正常运行。地铁施工企业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地铁渗漏的勘查,针对不同的渗漏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切实做好地铁施工的防水问题,提高地铁的整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帅相.浅析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价值工程,2016,35(27):87-89.2016.27.036
[2]韩双.探讨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低碳世界,2017,(15):214-215.2017.15.137
[3]王忠岭.浅析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7,8(04):88-89.
论文作者:李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地铁论文; 混凝土论文; 止水带论文; 裂缝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