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优化检修在电厂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朱守沛

机电设备优化检修在电厂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朱守沛

(江苏徐矿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 221100)

摘要:近年来,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越来越先进。以往的机电设备检修方法较为落后,检修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对机电设备检修进行优化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分析机电设备优化检修在电厂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从主观诊断技术、仪器诊断技术、模型诊断技术以及智能型诊断技术入手,分析了常见的电厂机电设备优化检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RBM优化检修方式以及RCM优化检修方式在电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电厂在检修过程中,可以根据机电设备自身的可维修性、可控性和重要性,对各种检修方式进行科学的选择,同时还结合了改进性检修、状态检修、定期检修和故障检修等方式,形成了综合检修。结论:机电设备优化检修的作用比较突出,在电厂的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机电设备;优化检修;电厂;应用

引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需求大大增加,巨大的用电需求必须确保电厂发电的稳定与安全,而要保证电厂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电厂设备检修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传统的设备检修方式以计划性检修为主,使得检修工作失去主动权,无法满足实际设备状况,存在效率低下、质量差、消耗大的问题,为此不得不应用新理论和新方法来优化电厂设备检修工作,进而提升电厂设备检修的质量与效率。

1当前电力厂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现状

为了全面确保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而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的实际需求,发电厂需要不断强化对机电设备的检修,以确保将设备故障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为实现电厂的顺利运转奠定基础。从当前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的现状看,整体上都是通过定期检修来实现这一工作的,其主要的工作内容为:第一,对机电设备的定期检修。这一方式指的是按照经验制定相应的检修间隔期,实现对机电设备的预防性检修,但这种检修方式缺乏合理性;第二,事故检修。此种方式是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所采用的一种检修方式,其虽然能够实现对设备故障的有效解决,但是故障的发生会给电厂带来极大的损失;第三,状态检修。此种检修方式是根据设备所运行的实际状态,通过监测技术的应用来提前预测故障的发生,以实现有效的维修,这种方式相对来讲比较科学且合理;第四,改进检修。指的是通过对设备构成部件进行改进,进而提高设备的性能,以避免常见故障的发生,然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再进行相应的检修维护工作。

2当前电厂机电设备检修问题

2.1检修工作缺乏科学性

很多发电厂在机电设备检修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计划检修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根据设备的结构、安装工艺以及运行调试等状况进行定时检修,有计划地设定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这项检修工作由电厂生产部门复杂。但是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是随机的、突发的,而计划检修方式不具备动态性,定期维修需要对设备进行大拆大装,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机械设备,并出现反复拆卸的故障问题,且找出安全隐患的概率较小,因此计划检修方式缺乏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现有检修方式经济投入过大

计划检修方式下,机电厂会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修,只要到规定的检修日期就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拆卸,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资金,同时一旦在检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技术不达标或者粗心大意,将会给机电设备埋下故障隐患。一旦故障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在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再发生故障,就会给电厂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3机电设备优化检修在电力厂中的应用途径

3.1相应理论的应用

在机电设备检修工作中,以优化检修理论来指导检修工作开展将有效的解决如上问题。所谓的优化检修是指在落实机电检修的工作中,电厂要根据设备构成部分的重要性等合理采用相应的检修方式,也就是将现有电厂的检修方式相结合,以综合检修方式的开展来优化对设备故障的处理,进而确保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全面落实,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将这一理念用于机电设备检修工作中,能够在合理落实检修工作的同时,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施监管,实现对其运行质量与安全的评估,进而避免不必要的人力与成本的投入,提高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当前,较为常用的几种优化检修理论为:全员设备维修管理(TP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RCM)以及风险维修(RBM)。

3.2设备点检与定检方法在电厂中的应用

在电厂开展机电设备优化检修过程中,可以采取设备点检与定检优化方法。设备的定检和点检,主要是依靠专业化的仪器来完成的,通过对仪器的应用,开展定点、定期以及定方法的设备检修。通过这一优化检修方法的应用,能够对电厂中的机电设备进行更全面的检修,而且还可以以此优化检修方法为基础,开展评比量化工作。在电厂设备点检过程中,需要确保点检的专业化程度,有效的技术诊断,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点检工作的开展,有效地保证电厂机电设备的健康运转。

3.3采用全员设备维修

全员设备维修是指将多种维修方式综合运行的方式,重在调动电厂包括生产、设计、检修等所有部门在内的所有员工参与的检修活动,以维护电厂机电设备安全有效运行和提高生产系统效率为最终目的,从生产系统整体出发将设备故障、损耗防范于未然。全员设备维护管理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设备导入层。这一层面将机电设备导入后,对机电设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审批,做好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与购买,然后对导入后的设备进行调试、验收,最后将其投入服务。二是设备使用层,这一层面注重设备操作和日常关键点的检修。三是设备保全层。主要包含自主保全、定期检修、预支检修、事后检修四个部分。四是设备改善层面,主要针对设备的性能、功能以及保全性进行优化。五是设备退役阶段,这一阶段机电设备使用寿命快终结,这一阶段要对设备进行再改造或零件回收再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将优化检修理论应用在电厂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中,能够实现对检修方式的综合使用,进而实现对机电设备故障的科学且合理检修。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能够确保检修方式的灵活选择,同时在降低维修成本投入的基础上,确保机电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以全面提高电厂的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尚华.有关热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及维护的问题[J].商品与质量,2016,(28):148-148,149.

[2]韦电.关于机电设备优化检修在电厂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4,11:143.

论文作者:朱守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机电设备优化检修在电厂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朱守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