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整合论文,图书馆论文,模式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是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这对以信息搜集、组织管理、存贮、传递、提供服务为己任的图书馆来说是一次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如何有效整合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成为制约现代图书馆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1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动因与原则
1.1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动因
(1)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由充分依赖物质资源逐渐向充分依赖非物质性的信息资源转化,信息资源迅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资源。
(2)是信息资源环境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的要求。网络信息环境极大地拓展了信息服务空间,信息服务不再受时间地域的局限,全球变成了网络化“数字村”。用户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求社会化、知识化、集成化、即时性、动态性、个性化、信息行为自主自助性。
(3)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的有机体,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打破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在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提高了服务效率,扩大了服务范围,开创了图书馆发展的新领域。只有整合图书馆信息资源使其成为全球信息资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服务才能更趋合理、系统、规范,为图书馆与时代同步发展找到了最适宜的结合点。
(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1.2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原则[1]
(1)整合必须科学客观。信息资源整合以信息资源为对象,而信息资源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客观世界的知识和主观世界的知识,都属于信息资源的范畴,因此信息资源整合应当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进行有效整序,充分反映信息资源的内容和信息资源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变化规律。
(2)整合必须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信息资源与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应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联合式地整合一切适合本馆的信息资源。突破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的限制,加大不同类型、不同载体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本地资源与远程资源之间的整合,馆内资源与馆外资源之间的整合;突破本机构信息资源开发的限制,重视国内外其他信息机构和非信息机构中信息资源的整合;突破学术性信息资源开发的限制,重视实践性、生活性和动态信息资源的开发。
(3)整合必须符合本馆读者信息需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目的是满足用户解决问题的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在学科主题上必须符合本馆读者群的学习与科学研究方向。必须覆盖这些专业学科的国际国内前沿研究和世界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充分保证资源的知识性、研究性、新颖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支持分布环境下用户的网络获取。
(4)整合应该有效支持机构及其用户对资源和服务的集成。整合后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知识覆盖面广,系统性强,结构趋向一致性,应该支持机构与用户对资源与服务进行集成,应该向用户提供开放的内容体系与服务平台,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服务保障和管理机制,支持用户通过一个整体系统,获取来自众多分布资源的整合集成服务。
2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的构建
2.1 信息资源整合目标定位[2]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种信息资源优化组合的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实现了各种信息资源透明的无缝链接。其目标是:①从资源的角度看,信息资源整合应该努力建立分布式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消除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异构资源之间人为割裂的、零散的、孤立的状态,提高信息资源的可共享性及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与深度,形成全球综合信息资源库,实现更大范围、更广深度的资源共享。②从用户的角度看,信息资源整合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满足用户全方位、多渠道、多手段地获取信息的要求。把信息资源到推送到用户桌面,促进形成以用户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的学习、研究环境。③从服务角度看,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在于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信息服务能力,实现一站式、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2.2 信息资源整合对象的选择
(1)图书馆内信息资源的整合。图书馆内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体,是整合的最重要部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既要沿袭传统图书馆购买、交换、接受赠送等文献资源收集手段,又要适应网络环境下信息发展,转变观念,建设基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书目、文摘、索引、本馆特色化数据库,通过购买使用权、购买服务和合理复制等新方法来发展数字信息收藏总量。通过存取和拥有的共存和平衡,同时发展馆藏信息资源服务能力和获取远程数字信息资源的能力。
(2)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已经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4]①建设网络信息资源主题导航系统;②建设网络信息资源专题库;③物理集成网络信息资源,建立一个本地数据库,将参加集成的各类信息源按主题或多维方式建模并存储在数据库中;④虚拟集成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实体的资源分散,虚拟的资源整合”,为用户提供集成检索界面以获得这些分散的网络资源有效途径。
(3)即时动态信息资源的整合。即时动态信息资源主要指门户网站上的动态、新闻、通知、项目成果交流等更新频率高、更新周期短的信息资源,它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对象。通过基于工作流的内容管理系统,非专业人员可以利用简易的浏览器界面操作,按照定制的工作流完成信息采集、管理、审批和发布的全部工作,快速对内容进行编辑、查阅、维护,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或者是在图书馆门户网站上采用Web整合技术,实时整合和反映其他网站的即时动态信息,根据设定收集来自不同站点的随时更新的信息,使用户可在同一界面上直接阅读新闻而不必到每个站点上去查看网页。[5]
2.3 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的工作内容[6][7]
(1)数据整合。图书馆的每一个子系统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结构化数据,存放在各种不同的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偏差。为了避免数据重复性地输入,避免数据结构不一致性,在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数据结构的异构性。数据整合的目的是将不同的数据库集成起来,提供一种单一的虚拟数据库,这样就不会出现与核心业务不一致的数据库多头现象。
(2)内容整合。这里的内容是指非结构化的信息资源,例如印刷资源、电子表格、文本文件、图像、图表、报告、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等,这类信息资源通常占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的80%左右,我们应当根据读者需求有效整合,保证他们能实时访问到与过程相关的非结构化内容。
(3)过程整合。在数据整合和内容整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寻求过程的改善。过程整合能将图书馆内存信息规则和过程通过信息应用软件转变成一种外在的过程和规则引擎。这种外在转移增加了灵活性,从而可以对过程的改善或者新的信息咨询做出更加有效的反应。最终,通过提高外在的和内在的过程自动化水平,可以提高过程执行的整体效率,达到优化过程的目的。
(4)导航整合。主要是根据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提供按字母或主题、学科类别入口方式的网络链接模式,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弥补本馆资源的不足。
(5)平台整合。平台整合是导航整合的深入,是检索界面的整合,在统一用户查寻检索界面与信息反馈的形式下,共享多个资源系统的检索技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整合后的检索界面没有自己的资源数据库,它是以代理的角色来接受用户的信息请求,并把查寻请求转换成检索方法与检索语言获取信息。
2.4 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的确定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多层次的工作,其具体模式的构建也因各图书馆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根据马文峰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共有四个层次上的整合模式:[8][9]
(1)汇合整合模式。主要是基于OPAC资源系统的一种整合模式,是多个馆藏的简单相加,用户需要自己查重,进行二次选择。OPAC是图书馆重要馆藏资源系统,对OPAC资源系统的整合是图书馆资源最基本的整合方式。
(2)组合整合方式,是对相关数据库内的数据对象去除重复信息的整合模式,提供给用户的不单是统一的查询界面,而且是不重复和高质量的信息,是多个数据库系统的有机优化整合,既是不同数字资源系统中信息量的综合,也体现了数字信息质的优化。
(3)重组整合模式,是基于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一种资源整合模式,通过对数字资源的分解重组,按数字资源的逻辑关系成立体网状、相互联系的知识资源体系。该整合模式能够整合多种媒体多种渠道的数字信息;能够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级次(一次和二次)资源间的链接;能够保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能够形成具有新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资源系统。
(4)一体化综合整合模式,是要在OPAC资源整合系统和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之间,建立多维度关联以形成更为优化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关键是要实现OPAC系统和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之间的技术兼容,实现各种元数据之间以及其他资源对象之间的互操作。
附图
2.5 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的系统模型构建[10][11]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是一个集资源整合与服务于一体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应利用知识组织原理和技术,对不同渠道、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知识、信息加以整合,按信息资源的逻辑关系,组织成立体网状、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以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共享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应用于服务系统的构建中,是一个复杂高深的技术问题,本文只能从理论上给出其基本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