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妇60例硬膜外镇痛分析观察论文_陈文忠

剖宫产妇60例硬膜外镇痛分析观察论文_陈文忠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精女子医院 150000

摘要:硬膜外持续镇痛术是一种长效麻醉方式,常用于术后镇痛。采取此种麻醉方式手术前应征得患者同意,当肿瘤手术完毕后,麻醉师将麻醉镇痛泵与留置在硬膜外的导管连接,镇痛泵即可按事先设定好的标准定时定量地向患者体内输入镇痛药物。硬膜外阵痛等同于静脉术后镇痛,安全可靠,对剖宫产手术患者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剖宫产;硬膜外镇痛;肠蠕动

麻醉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复合麻醉。又根据麻醉药进入人体的途径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基础麻醉。基础麻醉是将某些全身麻醉药肌肉注射,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然后施行麻醉手术。局部麻醉为利用局部麻醉药,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常用的方法包括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剖宫产术后实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和静脉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笔者整理近年来我院产科剖宫产术后病历资料,分析硬膜外术后镇痛和静脉术后镇痛对产妇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1年2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120例,年龄22-39岁,将其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使用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使用静脉镇痛方法。

1.2镇痛方法:产妇进入手术间后常规监护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行L1-2间隙穿刺,硬膜外头端置管3 cm,局麻药使用0.2%丁卡因+1.5%利多卡因合剂。患者的阻滞平面在T6 -T7 至L5 -S1。手术结束缝合皮下时,给患者连接镇痛泵。对照组静脉镇痛泵药物配伍为芬太尼0.4 mg,曲马朵1 mg/kg,氟哌利多5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硬膜外镇痛泵的药物配伍为罗哌卡因200 mg,芬太尼0.4 mg,氟哌利多5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持续输注药物2.0 ml/h,PCA为1.5 ml/h,锁定时间为15 min。均于手术结束后开始记录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即以肛门排气的时间作为肠蠕动恢复的时间。

2.结果

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妇术后观察组患者60例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结束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最短为6.0h,最长为35.4 h,平均排气时间为17.6h。对照组患者60例,手术结束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最短为6.5 h,最长为36.5h,平均排气时间为18.5h。认为两种镇痛方法对肠蠕动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是硬膜外镇痛对患者肠蠕动恢复无不利影响。

3..讨论

芬太尼是临床是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兴奋脊髓、延髓、中脑和丘脑等痛觉传导区的阿片受体,使机体痛阈提高,对伤害性刺激不再感到疼痛。若芬太尼复合局麻药,效果更佳。但是我们在使用局麻药同时还要避免下肢麻木,甚至避免下肢活动受限。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均属于长效型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脂溶性大于布比卡因,故对脊髓As和C神经纤维的阻滞更为广泛,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极少。罗哌卡因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特性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因为单纯的S型异构体罗哌卡因对痛觉传导神经纤维(Adelta和C纤维)的阻滞比对运动传导神经(Adelta纤维)的阻滞更为完全。LACASSIE等[1]研究表明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效能之比为0.66。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麻醉性镇痛药常见的不良反应。芬太尼在阻断疼痛信息传导的同时可刺激第四脑室底部化学受体,兴奋延髓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氟哌利多主要对皮质下中枢边缘系统、锥体系统及下丘脑有抑制作用,有强的镇吐作用,可以缓解因芬太尼及术后所致的恶心、呕吐。同时能增强镇痛药的作用,与强效镇痛药合用可使患者产生一种特殊的麻醉状态,称神经安定镇痛术。但近年来有关于使用氟哌利多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的报道,应该引起重视并及时处理。

硬膜外镇痛可以持续对你的下半身进行镇痛,同时,使你保持清醒的意识。实行这种麻醉术的时候,医生会把一根细小、柔软、中空的导管插进包裹着脊髓的膜外的硬膜外腔,并导入药物。如果你在分娩时选择了硬膜外镇痛,为了让导管能够顺利插入,你需要蜷着身体侧躺在床上或坐在床边上,麻醉师或麻醉护士先要对你的背部进行消毒,并在这个部位注射麻药,再小心地把针头插入你的下背部。虽然这听起来好像很疼,但事实上,多数产妇都不会感到疼痛。然后,医生插入导管,拔出针头,并用胶带把导管固定住,以便药物能通过导管进入硬膜外腔。这时候,你就可以躺下来了,但是不要碰到导管。首先,医生会使用少量的药物来测试注射位置是否准确。如果没有问题,医生就会为你注射完全剂量的药物。注入药物片刻之后,医生会持续监测胎儿的心率。每5分钟左右,医生会为你量一次血压,以确保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硬膜外麻醉操作方法如下是患者侧卧位,两手抱住膝关节,下颌紧贴前胸,成屈曲状。按手术要求在第10胸椎至第4腰椎刺突之间,选择好脊椎间隙,先作局部麻醉,用勺状穿刺针头穿刺。穿刺时主要根据阻力的改变来判断所经过的层次。当遇到黄韧带时阻力增大,有坚韧感,这时抽出针芯,接上带有小量空气的针筒,小心地继续进针,穿破黄韧带时有“脱空感”,利用硬脊膜外腔的负压将针筒内的空气吸入腔内,并观察针筒头部的液平面变化,若随着负压的变化而波动,则说明已进入硬脊膜外腔。确已证明在硬膜外腔,则分次注入麻醉药。如需作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先取与勺状针头大小相应的输尿管导管一根,预先测试是否通畅,并测好长短尺寸。在拔勺状针头时切勿将导管带出腔外,从导管内试注少量麻醉药约2mL,最后将留在体外的导管用胶布平直固定在背部,防止脱出和折曲成角,保证导管通畅及术中给药。

参考文献:

[1]杜冬萍.静脉和硬膜外PCA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估.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8:54-56.

论文作者:陈文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剖宫产妇60例硬膜外镇痛分析观察论文_陈文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