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引言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生活自理能力指的便是一个人可以在生活中照顾好自己,可以服务好自己,强调一个人的独立性。 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需的,这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必需的基本技能。 这项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技能对于大人来说很简单,因为他有成熟的经验和认知。 而对于还在小班的幼儿来说,生活自理能力还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与其他人的有效沟通、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树立责任感。这对于他们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1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新时期,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打破过去那种过分注重应试教育、 重视文化课成绩的旧的教育理念, 从德、智、体、美等方方面面入手,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首先要培养幼儿独立的意识与能力。小班幼儿年龄小,有的教师担心发生意外,对幼儿严格管束,很多事都是教师大包大揽,幼儿很少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家庭中,尤其是在独生子家庭,家长将幼儿视作掌上明珠,为幼儿做好了所有事,将幼儿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使得幼儿对家长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心理,难以应对小小的挫折。 家长、教师要从幼儿的长远发展考虑,孩子年幼的时候,会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大部分师长都会快速的满足幼儿的需要。 长此以往会误导幼儿,使他们认为哭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师长也会步入满足幼儿所有需要就是爱幼儿的误区。 幼儿迟早要自己面对挫折,师长也不可能保护幼儿一辈子,因此,师长要放开手,做好引导工作,在不发生意外的前提下,给幼儿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动手机会。还要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只需要告诉幼儿什么不可以做,给幼儿留出能够独立思考的空间。 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培养幼儿独立的人格,而这在幼儿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将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1生活自理能力与游戏活动相结合
游戏中边说话边玩是小班幼儿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小班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创设游戏环境,开发能吸引幼儿的游戏活动,借此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比如我们可以举办给娃娃穿衣服和打扮的活动,让小班幼儿给娃娃洗脸和穿衣服等,培养幼儿生活技能。或者开展一些如叠衣服、穿鞋子的比赛类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
2.2 明确家园共育标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明确家园共育模式, 能够让小班幼儿保持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这也是幼儿成长经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一些家长在吃饭问题上对幼儿要求不严格, 通常满足幼儿的一切需求, 却忽视了健康饮食。 幼儿园一般都比较注重饮食的科学性,目的在于让幼儿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合理摄入营养。 由于家园要求不一致, 阻碍了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要求上,家园标准一致非常重要,只有共促共培才能使幼儿尽快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幼儿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
2.3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幼儿做指导
小班的幼儿虽然身心发展不成熟, 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但他们是可以模仿教师或者家长的行为的,通过这种不断地模仿,进而内化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在开展相关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学活动时,要亲力亲为,多给幼儿做示范,比如怎么才能洗干净手,怎么自己穿衣服等。 同时教师要多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反馈他们的疑惑,还可以请幼儿上台模仿,指出他们的不足。 幼儿的动作是否恰当与教师自身的示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在示范时一定要认真,可以多角度示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 在示范完以后,就让幼儿们进行实践操作,而教师就可以在一旁加以指导和纠正。
2.4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反复练习
自我服务能力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特别是小孩。生活中有很多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时机,如:进餐、入厕、午睡、离园等环节,处处充满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机会与条件,这是对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练习的最好时机与场所。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学习自我服务的技能,并不断引发幼儿自主的进行巩固练习,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并使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促使幼儿逐步形成一种自觉行为。示范讲解教会幼儿。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所以教师在教给幼儿每个技能时,要反复示范讲解并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幼儿模仿能力强,此时给他们正确的示范和引导,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要使幼儿掌握一些技能,必须要先使幼儿学会正确地操作。例如:洗手训练,教师首先要讲解洗手的方法与顺序,并正确的示范,然后指导幼儿进行练习。图示指导幼儿。将洗手的顺序和方法贴在墙面上,这样幼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巩固洗手方法和顺序。故事儿歌提示幼儿。故事和儿歌都是幼儿喜欢并易于接受的,教师创编儿歌提醒幼儿,如:小班幼儿在家玩了玩具,可能是家长帮忙收拾好的,但在幼儿园这是不可以的,我们要求幼儿自己收拾玩具,并知道从哪里拿的就要放回哪里。反复强化训练。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加强指导,要做到“前有要求,后有小结”,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
2.5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正如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小班幼儿受遗传因素、成长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幼儿与幼儿之间难免会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帮助每名幼儿茁壮成长。 有些幼儿很依赖师长,动手能力较差,像系扣子等小事,对他们来说做起来较为吃力,教师就要有耐心,不过分催促幼儿,鼓励幼儿自己完成。有的幼儿性格内向,在做活动时因为害羞,表现不积极,教师就要多鼓励幼儿,对幼儿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夸奖,教师的关心有利于幼儿快速克服焦虑的情绪,能帮他们更好地融入班集体。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划分几个小组出来,让小组内的幼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也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增进幼儿们感情的一个好办法。
2.6实施奖励机制
对于幼龄儿童来说,万物都具有吸引性,在生活技能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及教师可以多使用奖励机制,以此来促进小班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使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加稳定。这种方式能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奖励机制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进行长期的奖励机制可以保持小班幼儿对学习的持久性。
结语
总之, 我们在幼儿园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对幼儿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我们都感到由衷的高兴,也是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坚定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念。
参考文献:
[1] 徐月娟 .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J]. 甘肃教育, 2019( 1 ) .
[2] 郁红玲 . 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J]. 新课程(中旬),2011 ( 10 ) .
[3] 龚清苑 .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 20 )
论文作者:华科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幼儿论文; 小班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家长论文; 他们的论文; 师长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