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偏低论文,水平论文,服务业发展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将不断上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服务业比重和人均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任一阶段都呈现高度正相关。本文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比重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199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以及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相对偏低是我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它并不能说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低。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5)01—0037—07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1940)在考查了发达国家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变化后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转移到商业和服务业。库兹涅茨(1971年)和钱纳里(1975)等通过分析更大样本的时序数据和截面数据进一步验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呈上升趋势,并最终超过农业和工业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后来这一结论得到了广泛应用,服务业比重也逐渐成为人们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服务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3.7%(注:产值比重均按当年价计算,文中所用数据如未特别说明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上升到了1990年的31.3%,但进入1990年以后,服务业产值比重变化呈现出徘徊局面,1990—2002年间服务业比重仅上升了2.2个百分点,其间部分年份甚至有所下降(图1)。另外,与同期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服务业比重都明显偏低(表1)。为此,许多学者得出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的结论并呼吁加快提高我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许宪春,2000;华而诚,2001;江小涓,2004)。本文通过分析表明,1990年以来服务业比重徘徊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服务业比重相对偏低并不能说明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图1 中国GDP三次产业构成的变动趋势
表1 中国与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GDP的三次产业构成(%)
国家类型
中国 低收入 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 高收入世界平均
(年份) (2002) (2002)(2001)(2002)(2002)(2001)(2001)
人均GNI(美元)960
430 136018505110
26640
5160
农业
15.4 23.8 10.59.1 6.31.8 3.8
工业
51.1 30.4 34.133.934 27.5 28.6
服务业 33.5 45.7 55.557 59.8
70.7 67.7
数据来源: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http://www.worldbank.org/data。2004/9/20。
一、对“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再认识
“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的研究虽然揭示了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上升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服务业比重无论什么时候都与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收入表示)存在严格的正相关关系。服务业比重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只是说明了服务业比重变化的一个大趋势,并且在考查时期足够长时这一趋势才更明显。具体到经济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服务业比重的变动趋势可能表现得不尽一致。下面本文分别从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说明。
(一)截面数据分析
根据2002年159个国家的数据(注: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网站:http://www.worldbank.org。个别国家的数据是2001年和1998年的,但这不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NI不同,GDP的三次产业构成在各个国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工业比重在表现出一段的上升趋势后进入波动阶段,升降趋势不明显,而服务业则是在经历了一段升降趋势不明显的状态之后才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看出,服务业比重开始趋于上升以及工业比重开始进入波动阶段是出现在人均GNI1000美元左右之后,人均GNI超过1000美元的国家工业比重在30%左右的水平进行波动。这说明从目前来看,在世界上人均GNI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之间服务业比重并没有表现出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标准,2002年我国人均GNI为960美元,刚好处在服务业比重变动不明显的期间内,这说明我国服务业比重变化并没有偏离世界各国服务业比重变动的大趋势。
(二)时序数据分析
表2是14个国家1970—2001年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都有所上升,但变化的趋势明显不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服务业比重上升的趋势更为明显且上升的步伐也比较稳定(图2),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服务业比重上升的趋势不如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明显和稳定(图3)。例如,1970—1980年间,印尼、马来西亚、埃及、泰国和菲律宾的服务业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分别下降了1.6、6.7、4.3、2.7和2.5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服务业比重则分别上升了1.2、2.6、5.9、8.2、8.1和4.3个百分点。
表2 一些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变动趋势(%)
年份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1
韩国 43.2 43.7 42.2 41.2 40.8
44.4 44.8 44.7
46.1 46.4
48.2 49.5 50.8 51.5 51.7 53.9
印尼 33.4 34.9 32.6 34.7 34.7
31.8 37.9 38.2 42 40.3
41.5 41.7 42.1 39.9 36.7 37.1
印度 34.5 35.5 34.938 37.3
37.3 38.8 38.9
41.1 40.3
40.8 42.1 42.5 43.4 45.8 48.7
马来西亚 41.9 42.1 36.9 38.6 38.5
35.2 39.6 45.3
44.9 43.8
43.545 47.2 46.5 46.1 45.1
埃及 48.9 49.3 44.9 45.9 46.3
44.6 48.3 49.9 56 51.4
48.854 51.5 51.8 51.8 50.1
泰国 50.8 49.3 48.1 47.548
48.1 51.9 50.5
51.3 49.2
49.7 48.2 49.549 50.151
菲律宾38.637 34.5 34.6 34.9
36.1 37.8 37.3
41.5 41.9
43.6 45.3 45.5 47.3 51.6 53.3
土耳其38.7 42.9 42.2 43.4 44.8 49 49.9 51.3
47.3 47.7
50.3 52.6 51.753 54.7 57.8
美国 64.1 64.5 64.3 64.6 64.5
65.36667
69.4 69.6
70.7 72.7 72.573 74.3 76.3
英国 54.656 57.4 57.9 57.6
57.2 58.3 59.4
60.762
64.2 67.4 67.8 67.5 70.4 72.6
法国 54.9 55.5 57.5 58.5 59.8
60.8 62.464
65.5 67.1 68 68.8 70.7 71.2 71.7 72.5
德国 48.4 51.3535556
56.6 58.3 59.3
59.1 60.3
60.9 63.5 65.9 67.468 69.7
日本 46.648 47.8 50.6 52.3
54.7 55.857
58.3 58.4
61.6 63.8 66.5 67.8 69.3 71.5
意大利51.3 54.3 52.5 52.9 54.1
55.6 58.2 60.2
62.3 63.3
64.466 66.9 67.6 68.3 69.5
说明:表中数据均按当年价计算。
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http://unstats.un.org/unsd。2004/9/4。
图2 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变动趋势
图3 新兴工业化国家服务业比重变动趋势
另外,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也表明,主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产值比重上升趋势同样并不明显(库兹涅茨1971,黄少军2000)。
(三)一个基本结论
以上通过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的分析表明:服务业产值比重随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上升并非在任何阶段都表现得明显,从目前各国的截面数据来看,服务业产值比重的稳定上升趋势出现在人均GNI超过1000美元的国家之间;从历史数据来看,服务业产值比重的稳定上升在工业化完成之后的发达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服务业比重上升的趋势并不明显,有时服务业比重还可能呈现出短暂的下降。事实上,西方经济学界对服务业的普遍关注正是基于二战之后发达国家进入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之后服务业比重的迅速崛起(注:人们公认的第一步系统研究服务业的著作是V.R.Fucks的The Service Economy一书,该书1968年出版。)。
二、中国服务业比重徘徊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一)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并不低
表3给出了1980—1990年和1990—2002年间中国与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同收入类型国家GDP、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可以看出,1980—1990年间,中国除了工业的平均增速略低于韩国外,GDP、农业和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均远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服务业的增速高达13.5%,不仅超过了同期世界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而且还超过了我国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1990—2002年间,世界经济总体增长速度较1980—1990年期间放慢,中国的GDP、农业和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虽然也较前一阶段放慢,但各项增长速度仍然位居世界首位,其中服务业的增速超过了同期世界平均增速5.7个百分点。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工业在这一阶段一枝独秀,增长速度不但没有较前一阶段放慢,反而进一步加快,达到了12.6%,不仅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同期的增长速度,而且还比我国服务业同期的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1990—2002年间世界其他国家服务业的增速要么大于本国工业的增速,要么是略低于本国工业增速,世界服务业平均增速超过工业1个百分点,而只有中国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
表3 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速度比较(%)
GDP农业 工业 服务业服务业相对工业
国别1980—
1990—1980—
1990—1980—
1990—
1980— 1990—
1980—
1990—
1990 2002 1990 2002 1990 2002 19902002 1990 2002
中国10.3 9.7
5.9 3.9
11.1 12.6 13.58.8 2.4 -3.8
美国3.5 3.3
3.2 3.8
33.4 3.3 3.7 0.3 0.3
英国3.2 2.6
2.4 -1.1 3.3 1.2 3.1 3.4 -0.2 2.2
日本4.1 1.3
1.3 -2.9 4.2 04.2 2.2 02.2
法国2.4 1.9
1.3 1.9
1.4 1.5 3
2.1 1.6 0.6
德国2.3 1.6
1.6 1.6
1.4 -0.1 3
2.6 16
2.7
意大利 2.5 1.7
-0.5 1.2
1.8 1.2 3
1.9 1.2 0.7
韩国8.9 5.6
31.8
11.4 6.2 8.4 5.6 -3
-0.6
巴西2%.72.7
2.8 3.42
2.2 3.3 2.8 1.3 0.6
印度5.7 5.8
3.1 2.7
6.9 66.9 7.9 01.9
印尼6.1 3.6
3.6 1.9
7.3 4.5 6.5 3.4 -0.8 -1.1
菲律宾 13.5
12 -0.9 3.5 2.2 4.2 3.1 0.7
马来西亚5.3 6.2
3.4 0.3
6.8 7.5 4.9 6.4 -1.9 -1.1
泰国7.6 3.7
3.9 1.5
9.8 4.9 7.3 3.1 -2.5 -1.8
世界3.3 2.7
2.6 1.8
3.1 2.1 3.5 3.1 0.4 1
低收入 4.7 4.3
32.7
5.6 4.7 5.4 5.4 -0.2 0.7
中等收入2.9 3.2
3.5 2.1
2.7 3.4 3.1 3.3 0.4 -0.1
下中等收入 43.2
3.7 2.2
43.6 4.4 3.3 0.4 -0.3
上中等收入 0.8 3 2.8 1.4
-0.1 2.9 1.1 3.3 1.2 0.4
高收入国家 3.3 2.5
1.9 1.2
3.1 1.8 3.5 30.4 1.2
注:表中数据均按可比价计算。
数据来源: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4,http://www.worldbank.org/data/。
以上分析说明:1990年以来,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并不低,只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工业增长速度更快,结果使得GDP构成中工业比重持续上升而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因此,我国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的问题事实上是我国工业高速发展的问题。而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是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
(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02年达到了51.1%。但另一方面,我国仍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完全实现工业化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也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方面,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兴起,主要发达国家1960年代以来先后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时代,一些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制造业或生产环节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转移路径大体是先从美国和日本转移到“四小龙”,1980年代开始从“四小龙”转移到东盟和中国;另一方面,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优惠的外商政策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想投资场所。以上两方面的结合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并最终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吸引的这些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大量的制造业开始转移到中国。低廉的劳动成本使中国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第一人口大国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潜在市场。在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的驱动下,中国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1990—2002年间以年均12.6%的速度增长,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同时超过我国服务业增速3.8个百分点。尤其是制造业出口更是增长迅猛,从1990年的1248.44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2925.66亿美元,占GDP比重由1990年的11.4%上升到了2002年的23.1%(表4),制造业出口成为我国工业发展和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表4 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情况
出口额(亿美元) 出口占GDP比重(%)
制造业 服务业 制造业服务业
198599.38 29.25
3.3 1
1990443.12 57.48 11.4 1.5
19951248.44184.3 17.8 2.6
20002198.59301.46 20.3 2.8
20012358.22329.01 20.1 2.8
20022925.66393.81 23.1 3.1
注:表中数据均按当年汇率当年价计算。
数据来源:出口额数据来自世贸组织网站(http://www.wto.org。)比重数据系作者根据出口额和《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三)服务业比重徘徊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比重变化以1990年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间服务业占GDP比重保持了快速的上升态势,由1978年的23.7%上升到了1990年的31.3%,这一时期服务业比重的迅速提高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服务业的释放性增长,1978年以前,由于受旧观念和旧体制的约束,服务业长时期被认为是不创造价值、不创造财富的部门被人为压制,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人们对服务业逐步有了正确的认识,服务业的发展环境日益改善,长期被压制的服务业增长能量得以释放,这使得服务业得以在1980年代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原因是我国制造业在这一期间主要依靠自身的发展,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刚刚起步,吸引外资和工业出口都很少,工业发展速度相对服务业较慢。进入1990年代以来,服务业比重的上升步伐开始缓慢,部分年份服务业比重甚至有所下降,这也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业吸引外资和出口较前一阶段有了迅猛的增长,而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服务业在经历了前期释放性增长之后步入正常增长轨道,并且缺乏象工业那样的外资注入和出口拉动,平均增长速度相对制造业有所放慢。因此19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比重上升缓慢实际上是我国服务业保持正常增长速度而工业受外资和出口的影响超常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同时,通过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比重的变动特点以及韩国、菲律宾、印尼等新兴工业化国家1970年代服务业比重的变动特点进行对比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比重上升缓慢实际上也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服务业比重的稳定上升是与这些国家一些低层次的制造业转移到别的国家相伴的,那么在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目巨大,工业化程度仍然很低,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对外资和出口的依赖性仍然很强,以及我国制造业转移到别国的迹象还不明显的情况下,指望中国服务业比重有大幅度的上升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对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服务业比重差距的进一步认识
前文表1显示了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相对各类型收入国家都明显偏低,其原因在于我国工业比重远远高于这些国家,而工业比重偏高是目前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及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决定的,服务业比重低并不一定意味着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就低。为了对这一问题进一步说明,本文将目前世界银行公布的具有完整GDP构成数据的159个国家分为三类。从表5可以看出:服务业比重低于中国的有13个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均GNI普遍低于中国而农业比重则远高于中国。服务业比重高于中国的有146个国家,其中人均GNI低于中国的有49个国家,人均GNI高于中国的有97个国家。人均GNI低于中国的49个国家中农业比重普遍高于中国,而工业比重则普遍低于中国,同时这些国家人均GNI平均水平也低于前13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均GNI高于中国的97个国家中农业比重和工业比重都普遍低于中国。这提示我们,一些人均GNI很低的国家其服务业比重可能很高,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伴随着较高的农业比重),工业化程度和工业比重很低,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国家服务业很发达。另外一些国家虽然人均GNI比其他国家高,但由于其正处于工业快速发展期,工业比重上升速度较快,服务业比重反而上升缓慢,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国家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就低。只有当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很高或者完全实现工业化而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NI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服务业比重才会随着人均GNI的增加而上升。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工业增长速度比服务业快,因而服务业比重上升缓慢,服务业比重偏低,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不能说明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
表5 中国与不同组别国家的GDP构成比较
中国服务业比重低于中国的国 服务业比重高于中国而人服务业比重和人均GNI均
家(13个) 均GNI均低于中国的国
高于中国的国家(97个)
家(49个)
人均GNI(美元) 960 476.9421.89078.8
农业比重(%) 15.4
35.1 27.5 8
工业(%) 51.1
30.7 24.4 29.5
服务业(%)
33.5
24.3
48 62.4
注:比重数据是相应国家的简单平均数。除个别国家为1998和2001年数据外,其余的均为2002年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4(http://www.worldbank.org/data/)中相关数据计算。
另外,我国服务业统计工作落后也提醒我们不能用服务业比重来判断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由于核算范围不全和部分服务业计价过低等原因,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统计存在严重低估现象,人们普遍相信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实际比重要比统计显示出来的高(岳希明和张曙光,2002;许宪春,2004)。
本文认为,199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徘徊不前,以及同世界各收入类型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比重偏低,是我国所处工业化阶段的正常现象,并不能说明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因此,为了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而进行大推进式的服务业发展缺乏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