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观时代的精神状态--“四个跨越”与“三个改革”:“微观生命”的新理论_微生活论文

聚焦微时代的精神状况——“四跨”与“三改”:“微生活”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状况论文,精神论文,时代论文,四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中国的日常生活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正是以微博和微信为主体的两“微”存在为标志的。它们构成了我们“微生活”的底色。可以说,“小时代,微生活”构成当今时代的某种标记。

       微博和微信如今成为人们公共生活与私人交流之中不可或缺的平台。这个以个人为单位的自媒体,正在中国的社会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它不仅在很多方面对于传统的纸质或电子媒体构成了冲击,也对新媒体的其他形态形成了冲击,它的功用正在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微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它的社会功能。一方面作为个人信息平台,微博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渠道。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越过传统媒体或其他新媒体,依赖微博来接受信息,因此也深受微博中的报道和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微博也是每个人报道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它在具有媒体功能的同时,还兼有社交网络的功能,它的弥散式的传播能力和短小精悍的特点都让人着迷。而微信的力量在于人际关系的紧密性比微博更强,因此往往在类似短信的相互交流的功能之外,也有类似微博传播信息的平台的意义,如“朋友圈”的传播,往往被人们视为比微博更加有效和有力的方式,因为微博里的个体基本上是弱联系,大V和普通人之间还是若即若离,但微信都是熟人之间的交流,热烈讨论的微信群与QQ群极相似,但QQ群里年轻人居多,现在的微信群却是各种人的聚合。人们在各种不同的微信群中乐此不疲地发布信息,开展讨论,而微信的公共账号,更加定点化地将意见传播给每一个受众。可以说,微博是社交化的媒体,而微信是媒体化的社交。前者是向互联网上的公众发言,后者是在短信式的交流之外,利用朋友圈或微信群向自己的熟人发言,传播信息。因此,微博是基于社交的媒体,而微信则是基于某种媒体功能的社交。两者就是媒体和社交的混合,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微博是基于弱联系的社交的媒体,微信是强联系的有媒体功能的社交。

       微博和微信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逐步像手机号码或电邮地址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既是虚拟世界的新宠,又对现实世界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它带来了新的分享的可能,也带来了具有想象力的公共空间。微博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扩展了中国舆论的空间。通过微博,公众更加充分了解到诸多事实。而微信则将微空间具体化,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网络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同时也承载微博的信息发布的功能。

       微博和微信也是双刃剑。微博上每个人都是发布者,就没有了传统媒体的“守门人”,而且微博的门槛很低,同时,微博里有大量匿名人群,他们发布的信息真伪往往和他们的身份一样无法证实。从一开始,微博里的虚假信息就被人们所诟病。有些时候,一些人为了博取粉丝,或为了商业目的,或为了一些难为外人明了的目的而制造虚假信息。这里有许多不同的情况。由于许多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对一些适合他们的趣味或想法的虚假信息缺少辨别能力,也会出现辟谣往往不如谣言走得远的现实情况。与此同时,微博由于其短小精悍,且强化论点而缺少论证,依靠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而不是理性的讨论,这就造成微博里骂声一片,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导致的结果便是,整个虚拟社会中的言论趋于极端化,而复杂、理性的观点难以展开。于是扣帽子多于理性的讨论,骂人多于说问题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微信则起了在熟人之间传播来增加它的可信度的功能。微博将我们接受信息的平台“微化”的同时,也将我们的人际关系“微化”。

       这就是微时代的“微生活”。它一方面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性,我们更加依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的踪迹。这里留下的人们的兴趣、关切和习性,都会成为未来社会生活最为关键的信息资源。

       微生活时代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既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至少在五个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一是社会扁平化,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纵向的结构越来越被横向的联系所取代。二是虚拟现实化,虚拟社会对现实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于虚拟世界的依赖越来越深。三是事件偶发化,许多事件现在越来越具有某种偶发性的特点,一旦形成了微博微信中的关注就会一下子凸显为社会的焦点。四是情绪焦虑化,社会情绪由于这些基于社交的微传播而得到放大。五是生活精致化,微传播对于生活方式的精致化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反映和呈现,人们通过社交传播不少提高生活品位的信息。

       应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四跨”:一是“跨平台”。微传播引发了传播方式以及原有议题和议程设置方式的深刻转移,原来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传播已经转变为多中心的、发散式的传播形态平行发展,原来往往由纸媒或电子媒体引发议题并引导议程的状况迅速改变,常常出现微博等引发一个议题,随后纸媒和电子媒体跟进的现象。而微博等也越来越成为传统媒体人的工作平台。同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也发生着深刻的转变。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网络视频以及最近流行的“微电影”,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必须正视和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

       二是“跨群体”。中国社会内部正面临着快速发展带来的利益的多样化和各种群体的分化的新问题。如在网络文化中出现的“草根”和“精英”,在现实中的贫与富等群体的利益的差异等等都在网络之中交汇浮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如何让这些群体和谐共处,寻求在网络文化中的跨群体的沟通、理解和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在共同奋斗的同时共享发展的成果,也是当下传播的重要目标。

       三是“跨代际”。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已经崭露头角,他们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80后已经进入成家立业的年龄,而今年是90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一年。他们是独生子女,生长在物质最为富裕的时代,其性格和文化要求都和前几代人有所不同。他们也在这些年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形态,如何通过各种媒体让代际之间的紧张得以化解和青年所面临的困扰和压力得到新的转化和升华,微文化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是“跨文化”。今天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全球瞩目,中国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性的影响。我们都已经认识到“软实力”的发展面临着和“硬实力”尚不相称的问题。如何让新媒体在“跨文化”的传播中发挥影响,让中国的文化为世界所理解,这是我们面对的重大的新课题。这要求我们在更加坚定地捍卫自身的核心价值的同时,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以更加灵活、生动的方式让世界理解中国。

       最后,我们要实现“四跨”需要有“三改”:一是改语码,用新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方式和受众交流。既要避免陈旧的语言表达,也要注意避免取悦网友的庸俗低级。二是改观念,改变传统媒体为大的观念,更为灵活地面对新的媒体格局和生活形态。三是改结构,改变对于传统媒体的过度倚重,应平衡两者的关系。

标签:;  ;  ;  ;  

聚焦微观时代的精神状态--“四个跨越”与“三个改革”:“微观生命”的新理论_微生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