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体谅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60、70年代,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P.McPhail)及其同事首创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以道德情感教育为主的体谅德育模式(the consideration model)。体谅模式后来广泛流行于北美,是当代西方国家影响最深远的德育模式之一。
一、运用问卷调查学生需要,确定道德教育目的
1967-1971年间,麦克费尔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八百多名13~18岁的英国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于人际关系中奉行坦率、互惠和关心等处世原则的反应相当积极。这项研究证明: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他人友好相处、爱或被爱,帮助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是德育的首要职责。[1]麦克费尔指出,当代学校过于强调积累知识了,忽视了解决人的个性和社会关系的问题,当代学校应当面对这个实际,改革德育。接受调查的学生普遍反映,学校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和处理,忽视帮助他们解决个人和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在麦克费尔看来,创建一种道德教育课程,最令人信服的理由,就是学生需要这种课程。
二、教会学生关心人和体谅人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麦克费尔认为,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性是道德的基础和核心。他说:“为别人而活,是回报性的和有动力的,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可以说是为自己而活。”[2]因此,道德教育目的首先在于,把个体从“那些打着个性幌子的破坏性和自我破坏性的冲动”中解救出来,从“在不幸与不健康的社会中养成的自我中心、自恋、自私和暴戾及其他特征”[3]中解救出来,赋予个体爱与被爱的力量。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自我与他人相互关联的一种个人风格。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成熟的社会判断力和行为的发展,成熟就是具有创造性的关心,并在关心中获得快乐。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能深思熟虑地考虑到别人的意见,觉察别人的感受而与人和谐相处,能时常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不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是道德风格,根植于整个人格之中。一言以蔽之,道德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并在关心人、体谅人中获得快乐。
三、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和环境的教育作用
麦克费尔明确表示他反对道德教育过于理性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全力对付道德义务中难以应付的问题,注重道德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麦克费尔坚持认为,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那些重要人物是如何对待我们或者其他人的,就会学到很多道德准则。一个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学到的东西要比从教师的授课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麦克费尔主张培养社会接受的行为,而不是发展独立的、创造性的思维,因而,麦克费尔明确反对在道德教育中运用高度理性化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要求学生认真考虑道德责任的难题,有损学生情感与行为的发展。麦克费尔认为,体谅模式之所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关键是它凝聚着全部的道德知识力量,任何道德都必然靠理解和领会,而不是靠教授。麦克费尔认为,教育并不意味着教人们知道他们所不知的东西;教育意味着当人们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教他们怎样做。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呢?麦克费尔提出注重道德的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他坚信行为和态度在心理上是“有感染力”的,品德是感染来的而非直接教来的。向榜样学习,是个体自然发展的基础;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是青少年获得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质的重要方式。因此,榜样是教育的一种形式,甚至是教育的最高形式。他特别强调学校在引导学生关心、体谅人的人际意识中要注意两点:第一,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猜疑、谨小慎微、提心吊胆、敌意和忧虑在课堂生活中销声匿迹;第二,教师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学生从教师所作所为中学到的东西多于从教师所教所说中学到的东西。
四、《生命线》课程的实践
麦克费尔根据学生记述的“好事”和“坏事”,提炼出许多典型的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生命线》(Lifeline)丛书以及《学会关心》(Learning to Care)的教师参考书。在《生命线》中,一方面,他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鼓励观察和理解言语信号中所表现的需要、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估计和预测行为后果的能力;另一方面,更加关心如何把影响人们决定的事实、思想、技巧、经验汇集融合,达到一种整体性作用,使道德决定与最充分的知识相结合,使知识和理论发挥应有的指导力量。麦克费尔指出,该教材和教学策略有如下要求:教材具有情境性;这些情境来自青少年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描述;情境的叙述简明扼要,使学生可能根据各自的切身经历补充情境的细节,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一般涉及做而不涉及理论性问题;列出的事情没有固定结局,教师和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下去。[4]
这套独具特色的德育教材,在英国深受中学教师和中学生的喜爱。该教材本来是为中学生准备的,但是,即便是其中最深的部分,许多五六年级的学生也能读懂,因而在小学也颇受欢迎。
《生命线》丛书是体谅模式实践的核心内容,它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包括《敏感性》、《后果》、《观点》三个单元,所有情境都是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发生的各种人际问题设计的。
第二部分:《证明规则》。包括《规则与个体》、《你期望什么?》、《你认为我是谁?》、《为了谁的利益?》、《我为什么该?》五个单元,情境涉及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
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包括《生日》、《禁闭》、《逮捕!》、《街景》、《悲剧》、《盖尔住院》等六本小册子,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者现实事件为基础的道德困境。
附录:
《设身处地》单元一:敏感性
这一单元由在调查研究中,被青少年认为最重要的46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情景组成。每个情景出现后都要提出“你怎么办”这个基本问题,以便学生进行讲述、角色表演、摹拟表演,或是用文字和图描绘,或是在小组讨论中他(她)在这种情况下应怎么办。麦克费尔强调,教师不应单独依赖口头反应,因为“正确的个人与社会的学习不仅要看言语的反应而且还要看情感的反应”。
下面是敏感性卡片上的情景例子。
当你知道你最好的朋友正在做给他人带来痛苦的事情时,你怎么办?
你母亲很累而且心烦意乱,她没有听你正极力要告诉她的重要的事情,你怎么办?
你把你的大衣借给了你的亲戚,当大衣归还时发现在衣领上有个香烟烧的洞,你怎么办?
你的一位熟人常常在你与别人谈话时插嘴并设法改变话题,你怎么办?[5]
对每个情景,麦克费尔都略述了有代表性的学生回答,并根据道德分类法对这些回答进行了分类。在分类中,“被动性”被认为是对社会矛盾情景的最不成熟的反应;“成熟的想象”被认为是最成熟的反应。麦克费尔的道德分类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但这种分类体系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麦克费尔在编写的《学会关心》(Learning to Care)教师参考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操作程序,注重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共同讨论等步骤。例如对使用敏感性卡片的教学程序的建议如下。
(1)宣读或板书一种体谅情境。
(2)请学生写下自己在这种情境中会怎么办(那些不善于用笔头表达的同学可以要求他们想想该怎么做)。
(3)寻求建议性的行动方针或搜集答卷,并选择一种行动方针作为开始。
(4)邀请一组作出类似反应的学生,分角色扮演该情境、该反应以及他们想到的随即发生的事情(如果学生开始不太领会,可以让学生发言讨论,证明自己的回答)。
(5)启发全班学生对角色扮演者的反应进行评论,启发其他方面的角色扮演。
(6)如果学生还有兴趣,可继续扮演和讨论。
(7)师生共同总结(但在这之前,教师不应明显地赞成或反对某一回答)。讨论正反两种不同的行动方针,并让学生作出最终的判断。[6]
《证明规则》单元一:规则与个体
《证明规则》教程的目的是给青少年机会想出各种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该单元探讨了一个叫保罗的少年在学校、家庭以及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下面是一个实例:
保罗在学校基金会帮忙开车。星期三那天,他答应驾车送里兹去电影院,但他食言了。因为当他正要从学校基金会里“借”些钱时被当场逮获,并被送到校长室。校长请来了保罗的父母,告诉他们事情的经过,并通知说保罗将被勒令停学一周。
思考题:
(1)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校长的做法公平还是不公平?如果你是校长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2)你认为保罗的父母对这个情况将有什么反应?你认为他们也将惩罚保罗吗?如果这样的话,怎样惩罚?
(3)想一下你所认识的人违反了一些规则,然后回答:
a.你是否认为他们受到惩罚是公平的?
b.如果不公平,那么你认为怎样才是公平的惩罚?
(4)违反规则但没有被抓住的人会怎么样呢?思考时可用下列情境:在学校、在电影院、在家里。
练习:
角色扮演一下保罗和校长间可能进行的对话。[7]
[本研究受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基金资助。]
标签:保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