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技图书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论文

浅析科技图书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论文

浅析科技图书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王 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陕西 710071)

【摘要】 科技图书承担着传播科技文明与知识的重任,相较于其他图书而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然而科技图书来稿质量参差不齐,责任编辑在审读与编辑加工中需要做一些专业的处理,方能达到出版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科技图书知识载体的价值,本文对科技图书审读与编辑加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科技图书;加工编辑;审读;编辑加工;探究

科技图书是传播科技知识、传承科学技术、推广科研成果、宣传科学精神的重要工具,在整个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中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在科技图书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加工可谓是主力军,这些编辑是否准确掌握编辑加工方法会直接对科技图书的效能发挥造成影响,甚至决定着科技图书出版企业在市场中的成败。由此可见,研究科技图书编辑加工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做好来稿初审读

科技图书的主要特征是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因此编辑要具备良好的编辑专业知识。在拿到稿件之后做好来稿初审工作,才能为之后编辑加工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编辑在拿到稿件之后,不要着急加工,先通篇翻阅,如果稿件本身内容存在较多问题,实在无法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要及时退还给作者进行修改。

初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判断书稿是否需要进行重大选题备案;②来稿的体例格式、篇幅及章节安排是否合理;③书稿的图、表、公式是否清晰;④书稿的语言文字是否通顺、准确;⑤书稿的内容是否陈旧,是否涉及版权问题;等等。

如果编辑在拿到稿件之后直接进行加工,则很可能出现加工到一半需要退改的情况,这时前面所做的加工工作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作者很有可能做大篇幅的删改。

因此,科技图书编辑工作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好来稿初审,来稿后先进行通篇阅读,在确定无大问题之后再进行细节处理。

二、编辑加工中要注意的问题

1.坚持编辑加工的原则

综合支吊架使用成品支吊架,在外观上整齐、美观、大方,无需焊接和钻孔。便于拆改调整,实现重复利用,减少浪费。综合支吊架具有兼容性良好,各专业可共用一支吊架;充分利用空间,使各专业的管束得以良好的协调。受力可靠、稳定,型钢及扣件可以实现拼装构件的刚性配合,连接无位移,定位精确。综合支吊架抗冲击及震动,支架节点的抗剪能力增强。各专业和工种可交叉作业,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安装速度快,施工工期短,可以使制作安装成本下降50%。材料预算准确,产品为标准化半成品,型号标识明晰,配合规范的管理,材料和配件上的浪费和丢失极少。

(2)不该改的一定不能改。科技图书专业性较强,而且不同的作者其写作风格、习惯、思想表达与遣词造句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编辑在进行加工处理的时候,最好不要对其进行修改,不然会消耗太多时间,却起不到好的效果,而且如果作者十分强势,其不仅不会理解编辑,还可能因此而产生冲突。

(1)对于必须要修改的内容,一定要进行修改。编辑在对稿件内容进行查证之后,若确认是错误的内容,则一定要进行修改,无论是错别字、标点符号、语法,亦或是量与单位、知识错误、逻辑错误、观点错误等都需要及时修改,当然知识错误、逻辑错误、观点错误等要与作者商量后改正。

科技图书的很多内容来自于国外相关文献,在文字叙述方式上与中文略有差别;且科技类图书与文学类图书对文字叙述的要求并不相同,科技类图书有时文字不够简洁优美,但只要表述正确、内容无误,可以保留作者的叙述风格。

Rely on the fact of the simplified distributions of charges stored in the space charge region. The capacity was obtained as follows:

“青花是一种装饰在陶瓷制品上、以钴元素着色、其彩与胎釉同时烧成的、纹饰显青色的釉彩。”中国传统青花的起源与发展至今一千多年,经过许多学者对青花的探究,青花的定义不再局限于釉上彩、高温釉彩,青花的装饰不再局限于要有一定的花纹形式和传统图案,但是中国传统青花对后世青花的影响不容小视。

有些编辑人员在加工与处理过程中,会按照自身理解来对本身不存在问题的稿件进行修改,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首先编辑对问题的理解未必是正确的,盲目地修改会带来新的错误;其次,作者才是相关问题的专家,书稿是作者的作品,无论是对书稿内容的熟悉度,还是在专业方面的深度与广度,都是编辑不能比的,因此对于任何疑问,编辑应与作者协商后再作决定。

总之,科技图书编辑加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分析与处理,不该改的坚决不能改。

“前理解”这一概念,出自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2]一书。前理解是指拥有某种理解以前的理解,具体说就是,在某特定的理解开始之前,对要理解对象持有的某种观点、看法或信息[13]。但不得不说,一切理解都是在“前理解”的基础上所达到的新的理解。

编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主要工作内容包含润色文字、消灭差错、查对资料、核对引文、规范统一、处理图表、标注字符等。为此,在对科技图书进行加工时,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来进行处理,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具体而言,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要符合最新国标

笔者曾遇到过某些科技书稿中介绍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产品。根据规定,这些淘汰产品自公布淘汰之日起,应停止生产和销售,如果还在图书中介绍此类淘汰产品,有误导读者的嫌疑。

(3)可改可不改的内容无需改。对于科技图书中一些可改可不改的内容,一般建议不要改,例如标题层次一般不需要进行修改,特别对一些翻译书稿的标题层次,最好尊重原作者及原版书,不随意进行更改;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不要因为编辑自己习惯一种表达就随意更改。修改一定是因为其比原稿更好,但是好的标准仍然以作者的判定为准,只要不是错的,就最好不要修改。对于存在疑问却又不太清楚的问题,需要及时找专家咨询。能真正做到“慎改”、“不滥改”,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图书编辑。

另外,还有一些术语和说法,新旧国标中存在差异,责编在加工书稿时要以最新国标为依据。

另一个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书稿中量和单位的使用。对于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尤其要注意字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的正确使用。单位应当采用SI单位及相应的导出单位,对国标中取消的单位应予以换算及处理成规范形式。当然,在加工中也要灵活处理,而不能机械照搬。若读者对象是中小学生或工程施工人员,在针对他们的普及读物中可以使用中文符号;若读者对象是农民,也不应机械地将所有单位“亩”换算成“公顷”或“平方米”,凭空增加阅读障碍,这时可以考虑加入相关换算算法作为注释。

科技类书稿中,还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注意,不但要注意到全书名词术语的一致性和正确性,而且应采用最新国家标准中的专业术语。一般地,应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和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名词术语。

此外,还有图形和符号。科技图书中一般有大量的图形、图像和符号,对于现行标准给出的符号应严格遵照执行,若作者提供的电路图等采用的是旧标准或国外标准,应将其处理成国家标准规定的形式。确有特殊需求或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加入相应符号或元器件的对照表。

3.注重图表编排

图表可以使对象的属性、数据更为直观、形象,能够有利地补充文本内容,使图书原本冗长的文本内容变得更形象生动。科技虽然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科技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深奥难懂的,如果一本科技类图书没有图表,仅仅是文字赘述,那将是多么晦涩。在图表的编排过程中,要注重图表的规范化,要与正文呼应一致。图片要简明清晰,如果是照片,主要部分要轮廓鲜明、反差适中。表格要清晰明确,具有逻辑对比功能,让读者无须阅读正文就能理解其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和结果。

4.特殊稿件加工方法

科技图书编辑加工工作质量要想得以提升,除了上述几点之外,特殊稿件加工方法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例如引进版图书的翻译稿,因为受翻译人员水平所限,有时候其文字生硬难懂,在对此类特殊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时,可以对照原版书一句一句进行核对,对于发现的漏译可以联系翻译者进行补充,而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则可以要求翻译者核对或重译,也可以查找专业的英语词典;若存在大量专业词汇错误的现象,则最好先找这方面的专家来进行审稿,然后基于此提出修改建议,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新的翻译错误。若编辑人员本身英语水平较高,则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可以自己进行补充完善,但应与译者进行沟通并记录在自己的加工记录之中,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此外,编辑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于原版书中存在的不合理内容一定要进行处理,尤其是涉及政治导向和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必要时要申请外审。

三、处理好审后环节提出的建议

一本科技图书的出版,除了初审和编辑加工外,还需要经过复审、终审、校对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对书稿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为了保障图书内容质量,编辑还需要处理好后续流程的问题,严格把关,认真核对。在这一过程中,编辑需要有自己的意见,不能盲目听从复终审提出的意见,应该对具体意见做出判断,合理的一定要接受,不合理或者不合适的可以不改,有待商榷或者不能确定的,可以进一步与作者协商。

设备种类多,专业种类复杂,专业施工队伍多,都集中在施工现场,按照各自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很难管理,这就要求安装工程总承包单位在施工前做好机电管线、设备、机房的综合布置工作,以确保机电安装工程的合理、美观及实用。

结语

编辑加工过程是精益求精的过程,而科技图书相比较其它图书而言,更加具有专业特色,需要编辑在工作中有宏观意识和整体把握书稿的能力,具备较为缜密的逻辑,语言使用也需要十分规范,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但需要科技图书加工编辑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经常学习相关的规范,在平时注重广泛细致的信息积累,夯实编辑专业基本功,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较为良好的职业能力与素养,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科技图书的编辑质量。

③[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340~344页。

参考文献:

[1]苏宁.科技图书编辑加工方法探寻[J].科技与出版,2001(1):18-19.

[2]马航.提高科技图书编辑加工质量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①:基于我社图书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47.

[3]肖萍.科技类图书编辑加工中常见的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1(12):20-21.

[4]杨璠.新时期图书出版编辑创新意识的提升策略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12):234.

[5]张晓燕.编校工作中“宏观”与“微观”的思想方法[J].新闻传播,2017(4):95-96.

[6]李馨馨,张宝珠,管娜.浅谈科技类图书的编辑加工[J].职业,2013(30):154.

【作者简介】 王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

标签:;  ;  ;  ;  ;  ;  

浅析科技图书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