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510510
【摘 要】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性瘫痪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脑瘫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均采用运动、物理、针灸、并配合矫形鞋的应用等治疗。基于以上治疗观察组在患儿能站立的情况下,加入全身振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2组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及10米步行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儿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的FAC及10米步行测试评分均较前提高(P<0.01),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
【关键词】振动疗法;步行能力;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等障碍,以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 进而影响患儿的步行功能。近年来振动疗法被国内外广泛认可,不管是对脑性瘫痪患者肌肉力量,还是对脑性瘫痪神经系统的促进以及提高肌肉的募集数量都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因此全身振动训练对步行能力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去探讨。
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标准
1.1.1诊断标准 符合2014年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①持续存在的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发育障碍;②可独立步行;③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④头颅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CT。
1.1.2纳入标准 ①符合小儿脑瘫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8岁;③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有明显振动疗法禁忌症者(癫痫、恶性肿瘤、心脏起搏器、开放性脑外伤急性期、骨折初期等)。
1.2一般资料
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训练训练中心儿童部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瘫患儿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儿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岁到8岁;对照组患儿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岁到8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运动、物理、针灸、并配合矫形鞋等治疗,5次/周,30min/次,4周为一个疗程,总共持续三个疗程。观察组另外增加全身振动训练,取站位与屈膝姿势交替动作,频率21 HZ,双脚在1.5刻度上,3min/1次,休息1-2min重复三次,5次/周,治疗15次为一个疗程,连续完成三个疗程。
2.2评定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具体评定内容[4,5]:①步行能力评定(FAC)量表,0分表示患者不能独立行走或者需要2人或更多人辅助;1分表示患者需1人持续帮助以维持平衡,减轻负重才能步行;2分表示患者需要1人间断协作保持身体平衡才能步行;3分表示患者可独立行走,但不安全,需要他人言语指导或者监护,但不需要接触患身体;4分表示患者在平地上能独立步行,但在不平地面行走或者上下坡或上下楼楼梯时仍需他人帮助;5分表示患者在任何地方都能独立行走。②10m步行速度测试(10MWT),嘱患者在平地上尽可能快的直线步行14m,记录患者到达2m标及离开12m标所需时间,共测试3次,取平均值。
2.3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通过收集整理,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功能性步行量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详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FAC评分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O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2)P<0.O5。
4 讨论
有研究表明,振动刺激作为一种外界刺激,能激活肌梭特别是初级Ⅰa传入纤维的兴奋性,反射性的引起梭外肌纤维收缩。在肌肉主动收缩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募集运动单位参与活动。根据运动单位募集的体积原则:在肌肉随意运动中,细胞体积小的运动单位将首先募集,而细胞体积大的运动单位在募集过程中排在最后。肌肉募集通常不是由速度而是由所需力量决定的。由于振动刺激频率使神经发放冲动频率和强度增大、皮肤感觉传入冲动等综合因素影响,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单位基本同时被激活,进而导致快肌纤维百分比的提高,增加了肌肉的爆发力及速度。同时振动刺激使神经冲动数量和同步增强,进而改善了肌肉的协调性,增强了肌肉力量训练的效果[6]。本研究观察组经过配合全身振动训练后,患者的步行能力及步行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该方法可增加肌肉募集量,激活快慢肌,增加身体协调性及肌肉力量,从而改善脑瘫患儿的行走能力[7]。
参考文献:
[1]励建安,李晓捷,等.脑瘫康复指南,2015,30(7):749-750.
[2]彭春政,危小焰.振动刺激与肌肉力量[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6):708-711.
[3]励建安,李晓捷,等.脑瘫康复指南,2015,30(7):751-752.
[4]Collen FM,Wade DT,Bradshaw CM.Mobility after stroke:reliability of measures of 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Int Disabil Stud,1990,12:6-9.
[5]侯来永,谢欲晓,孙启良.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纠正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55-156.
[6]宋佩成,李玉章,等.振动训练法研究进展[J].体育科研 2010,22:78-81.
[7]张国兴,刘四文,等.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11,12(26):418-420.
论文作者:陈灵丹,陈小芳,张新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患者论文; 肌肉论文; 患儿论文; 脑瘫论文; 能力论文; 全身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