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论文_唐强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论文_唐强

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厦门思明 361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蓬勃发展,大量大型建筑、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日益增多。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基础,因此在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就越来越来普遍。文章重点就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要点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要点

引言

近年来,城市中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和增高以及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得基坑向着大深度和大面积方向发展,基坑支护设计理论也随着工程实践而逐渐发展。由于基坑一般都位于已有建筑物、道路以及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区,开挖基坑的土体变形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加之基坑支护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地区经验性,有时引起计算结果与基坑开挖实际并不完全相符,因此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施工及开挖过程中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显得十分重要。

1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现状

1.1边坡修理未达到标准

超挖或者欠挖的现象在建筑深基坑的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这是由于在基坑开挖中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欠缺或者施工中管理人员未尽到自己的责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坑边坡表面不够平整,垂直度也不符合规则,并且人工修理环节较大地受到周围环境与人的力量的限制,难以进行深度挖掘,所以超挖或者欠挖问题是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最主要的问题。

1.2实际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存在较大差异

在深基坑支护实际施工中,深层搅拌桩的水泥参量不足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水泥土在支护强度方面难以达到标准,导致水泥土容易产生裂隙。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也常有偷工减料的行为发生,在深基坑挖土施工环节设计中,往往会规范挖土程序,进行图纸交底从而达到减少支护变形的目的。但是在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经常为了赶工程进度,贪图局部效益而忽视相关设计标准,因而偷工减料的行为常有出现。开挖深基坑是一项空间工程,而设计人员对深基坑中支护结构设计通常是将其作为平面问题进行应变处理的。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遵照平面应变假设进行设计时,需要将空间上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纳入考虑之中,适当调整支护结构的组成,以此满足实际施工时空间效应要求。这一问题是实际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存在的差异性的主要体现,需要施工单位在此方面投放更多的注意力。

1.3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脱节

由于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对于土方开挖的组织管理较为简单,并且这一施工环节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在挡土支护这一环节中,需要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施工,施工的组织管理也较为复杂,因而在实际施工中,这两个施工环节除了小部分大型工程是由同一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施工单位完成,绝大多数工程是签订两个平行合同,分别交由两个施工队伍完成。以上这种做法导致了在实际施工中了协调管理难度增加,进行土方开挖的施工队伍为赶工程进度,开挖时无顺序,导致拖延了整体工程工期;若是遇上雨天施工,挡土支护施工所必需的工作面与施工时间都无从保证,甚至出现挡土支护无法进行施工操作的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要点研究

2.1水泥土墙

水泥土墙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此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可以利用基坑中的原地基土,还能够避免产生诸多问题,例如噪音、污染、侧向挤压以及振动等问题,利用水泥土墙施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施工前需要先将施工场地整理平整,然后进行试桩,试桩目的是检测施工场地的压强大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够继续施工;第二,利用“两喷三搅”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时要注意,首先需要连续完成搅拌作业,不能间断;其次相邻桩施工的时间间隔需要在10d以上;第三,施工时需要充分搅拌水泥浆液以及桩端土,并且搅拌时间不少于35s,待搅拌时间达到要求后才能泵送水泥浆液,还需要确保抗压强度与搅拌桩的养护时间达到要求后才能继续开挖深基坑,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目的。

2.2锚喷支护

锚喷支护是包括锚喷支护、锚、喷联合支护以及锚、喷与钢筋网联合支护的统称,目前锚喷技术主要有以下应用方式:第一,通过锚杆(索)对挡土结构进行锚加固的形式,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挡土结构来起到作用,同时通过锚杆可有效把挡土结构受到的土压力传递给基坑以外的稳定地层;第二,稀疏排桩可采用喷射混凝土,以防止桩间土剥落,这是一种辅助的支护方式,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而当前在基坑支护中,主要采用Ⅱ级热轧钢筋以及钢绞线。Ⅱ级热轧钢筋主要用于设计轴向力小于300kN,钢铰索主要用于设计轴向力较大或锚杆长度大于20m,根据锚固体的形状可分为圆柱型、端部扩大型和连续球体型等。圆柱型土层锚杆受力简单、施工方便,但这类锚杆体在软弱土层中因不能满足较高的承载力要求而应用较少;端部扩大型土层锚杆体,主要用于埋深较深的粘性土体中;连续球体型土层锚杆,主要用于淤泥以及淤泥质土地层,两者相对于圆柱型锚杆可提供较大的承载力。

2.3SMW工法桩

SMW工法桩施工是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具有环保、造价低、节约能源、施工灵活、经济合理与支护性能优良等优势,不仅如此,它还可避免干扰基坑邻近土体,具有工期短,挡水性能强的特点。因此,将SMW工法桩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利用SMW工法桩施工技术施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沿墙体的中心线开挖一个宽度为1.5m,深度为1.8m的导沟,并沿着导沟设置定位型钢;第二,搭设拌浆平台,在完成调平处理后,启动搅拌机及灰浆泵,开始搅拌工作;第三,完成制桩后,利用吊机吊放H型钢,吊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即需要利用经纬仪监测H型钢,保证桩顶垂直度、标高等符合要求,以免出现插偏、扭歪或错位问题;严格控制H型钢的沉放时间;在回填深基坑后,需要利用千斤顶、吊车拔出H型钢。

2.4深层搅拌桩

当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深层搅拌桩大多是格栅形式,特别是基坑深度在7m以下,或者坑边与红线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三级或二级的基坑时,都会使用格栅形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格栅形式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该技术的施工要点为:首先要严格按照规定比例把石灰以及水泥等原材料进行科学混合,并且与软土进行充分搅拌。因为在混合以后,软土与混合剂进行充分搅拌会发生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保证桩体的稳定性,所以在深层搅拌技术中,其主要是通过水泥的不透水性而使其具有良好的挡水以及防浸透效果。此外,深层搅拌技术操作较简单,费用相对较低,所以在施工中得到普遍的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成败往往事关工程全局。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久性。深基坑的支护工程要从支护的设计和施工两面着手,以确保质量。良好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顺利的前提与保证,是整个庞大工程的重要开端,因此加强对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认识与研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焦隽隽.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OL].河南建材,2018(06):28-29[2018-12-16].

[2]罗小泉,陈磊.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的相关对策[J].居舍,2018(33):136.

论文作者:唐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论文_唐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