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工业发展论文,环境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亚洲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加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随着GDP的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图1列出了1971年至2004年亚洲主要国家的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变化。
从图1可以知道,与表示进出口和国内生产动向的雁行形态论所反映的一样,亚洲各国和地区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其能源消费量也可能趋于增加。可以认为,新加坡后面有台湾和韩国追随,其后有马来西亚、泰国、中国、菲律宾、印尼、印度追随。
人均GDP (US$,2000年价格)
图1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均GDP及人均能源消费量(1971-2004年时间数列图)
资料来源:OECD IEA资料。
但日本与这些亚洲各国和地区相比,很早就实现了能源效率的提高,能够在少量的能源消费中实现很高的人均GDP,使得日本在图1中处于与众不同的位置。
从图1可知,城市国家新加坡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中显得特别多。近年来新加坡致力于汽车数量的控制和公共交通的完善并取得了成果,这一点值得注目。
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中,台湾和韩国在人均GDP的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增加方面出现了相似的倾向,在图1中位置相近。就其他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均GDP来看,马来西亚最多,其金额比其他国家多。其后按序为泰国、中国、印尼、菲律宾和印度。
就图2中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来看,马来西亚最多,接下来是泰国、中国。从能源对GDP比的消费效率来看,马来西亚的效率较高,泰国次之,而中国的消费效率不好,在实现人均GDP增长时消费了很多能源。在大量消费煤的中国,提高能源效率已成为很大的课题。
就图3中的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来看,2004年新加坡最多,是日本的1.45倍。其后的日本、台湾、韩国的消费量基本一样。就人均能源消费量来看,假设日本为1,那么马来西亚仅为0.55,泰国仅为0.36,中国仅为0.30,均比日本少。
在考虑亚洲各国和地区的能源消费动向时,可以预计今后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均GDP增加,人均能源消费也会不可避免地趋于增加。今后如何应付亚洲各国和地区能源消费量的骤增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人均GDP(US$,2000年价格)
图2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均GDP及人均能源消费量(1971-2004年时间数列图)
资料来源:OECD IEA资料。
图3亚洲各国和地区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变化(1971-2004年)
资料来源:OECD IEA资料。
二.能源消费与排量的增加
图4 列出了1971-2004年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均排量(吨/人)的变化。日本的人均排量历来是亚洲各国和地区中最多的,但1990年被新加坡超过,其后2000年被台湾超过,2004年被韩国超过。另外,新加坡在1996年达到顶点后成功地削减了排量,2002年以后便低于日本。
图4 亚洲各国和地区人均排量(吨/人)的变化
资料来源:OECD IEA资料。
人均能源消费量(换算为石油:吨)
图5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与排量(1971-2004年时间数列图)
资料来源:OECD IEA资料。
韩国因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1998年和1999年排量有了大幅度的减少,但其后又恢复如初并不断有所增加。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中,除了新加坡以外,各国和各地区的排量均有增加的倾向。
图5以时间数列图显示了1971-2004年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和排量的变化。从图中可知,除了新加坡以外,各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均带来了排量的增大。
如果利用图5的数据来显示各国的一次近似曲线的算式,便如表1所示。中国的系数极高,为3.6598,接下来是印度,为3.3542,由此可知,依赖煤炭程度较高的国家,其相对能源消费量的排量也较多。
另一方面,日本和新加坡的系数很低。新加坡人均能源消费量虽有增多,但排量系数仍然很低,处于不知有无可能削减人均能源消费量的状况。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系数均超过2,韩国、菲律宾、台湾、印尼、泰国的数值多多少少均有增大。
在图6中,就1997-2004年新加坡、台湾、韩国、日本除外的其他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和排量的变化来看,中国的相对能源消费量的排量不断增多,形成了近乎直线的数值,由此可知能源增加后,排量仍以以往的比率持续增加。
如表1所示,印度也同样是近乎直线的数值,而且其系数超过3,相对能源消费量的排量增多。这样看来,在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各国和地区要控制能源消费量和排量是相当难的。
即使从图6来看,经济发展到了马来西亚这个阶段,可以认为能源消费量和排量的关系已经从直线上升逐渐转为波动幅度很大的状态。假设处于这种阶段,像日本那样,马来西亚也有必要探讨有效的措施,以便控制能源消费的增加,同时尽可能减少排量的增加幅度。
人均能源消费量(换算为石油:吨)
图6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与排量的变化(1971-2004年)
资料来源:OECD IEA资料。
亚洲能源消费和排量的最大课题在于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所产生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骤增、以及人均排量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多的状况这一点。首先有必要从技术上探索新的方法。另外,不仅要从技术方面着手,还必须从制度方面大力实行,以实现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台湾及新加坡所经历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和人均排量的倾向值(系数)。
三.亚洲的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动向
亚洲各国和地区对电力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估计今后电力化率将会提高。为了确保各国和地区的稳定的电力供给,必须注重最大限度地活用本国生产的能源资源并提高其效率。这时必须根据表2所示的、各国和地区存在巨大差异的对发电燃料的选择来探讨今后的动向。
就其选择来看,有像日本那样重视燃料间平衡的情况,也有像韩国那样最大限度地利用原子能的情况。而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产资源这一点上,便是像中国、印度、印尼那样采取最大限度地利用煤炭的方针。它们有必要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煤炭,同时引进将来可控制排量的有关煤炭的技术。
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采取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或邻国生产的天然煤气、将煤气用作发电用燃料的方针,这与利用煤炭及石油相比,环境负荷也很小,因此是很好的选项。
此外,也有像菲律宾那样地热发电量占总供电量20%的国家,可以说这些国家在利用本国资源这一点上取得了成果。
进而,表3列出了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最终能源消费的程度。最终能源消费量最多的是中国,是日本的3倍。印度也已超过日本,是日本的1.2倍。中国及印度的特点都是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并不比日本多多少,但中国的工业部门和业务、民生部门的能源消费量极多,而印度的业务和民生部门也很多,是日本的两倍以上。
就工业部门中能源消费量多的领域来看,中国按序为窑业和土石、钢铁工业、化学及石油化学、机械工业、非铁金属、衣料及皮革、食品及香烟、印刷、建筑、矿业、运输机器、木材及木制品。印度和日本则是钢铁工业、化学及石油化学的能源消费量增多了。印度能源消费量增多的领域还有窑业及土石、食品及香烟。日本还有纸浆及印刷、机械工业、窑业及土石。反映各国和地区的工业部门的特征,能源消费多的部门互不相同,印尼以窑业及土石为多,韩国的顺序为钢铁工业、化学及石油化学、窑业及土石。泰国的顺序为食品及香烟、窑业及土石。台湾的顺序为化学及石油化学、钢铁工业。
从上述情况可以知道,在各国和地区,由于实行节能,在致力于进一步削减排量时所重视的工业部门各不相同。
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有了提高。例如水泥工业,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发并采用了热效率高、批量生产效果好的旋转窑SP窑炉及NSP窑炉,用于生产1吨水泥的能源使用量约削减了40%,用于生产1吨水泥所需的电力也减少了20%。90年代中国采用了许多这种窑炉,因而生产水泥的效率迅速地提高。对日中两国加以比较,水泥生产的能源效率差距已不像70年代及80年代那样差了好几倍,出现了在最大50%的差距内各国和地区的生产设备进行竞争的状况。
即使从钢铁、纸浆、化学及石化等工业领域来看,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生产效率也不断有了提高。例如,在水泥工业领域,可以说产生了在能源效率及平均产量的排出比率上韩国比日本效率更高的结果,出现了争夺领先地位的竞争状态。
图7 能源供求预测模式
四.关于能源供需的预测
前一节已经确认,亚洲各国和地区已经开始收到能源效率。为了进一步延续这种可喜的状况,从能源消费效率这一点来看,引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对加强经济结构是有益的。但是,以往在考虑能源消费量和各种能源的相互替代,例如从煤炭到石油,又从石油到天然气到底进展到何种程度时,仅依赖经济变动算出能源需求。
图7是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使用的能源供需预测模式的概要图。利用许多外生变数,将重点置于燃料的选择,构成模式。能源转换部分掌握着能源供需模式中最终数值的决定,燃料间的转换在这个模式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模式中,为了求得能源供需,动用了宏观经济模式。作为外生变数,设定了人口、世界经济增长率、汇率及原油价格。原油价格也成为外生变数,这一点是很大的特征。由此可知,仅用宏观经济模式不可能预测原油价格。
这里对能源需求量做了如下预测。关于电力,首先预计了工业、交通、民生、农业等各部门的需求。关于化石燃料,算出了产业、交通、民生、农业等各部门的需求。关于非能源部门,按一定比率对消费量进行了估计。关于石脑油,日本在作为原料用于石油化学时实行了进口退税,在模式上进行特别处理,多作为外生变数。
这样便算出了最终能源需求和最终电力需求。
如上所述,在大型的模式计算中,目前将原油等能源价格作为外生变数,没有进行同时推算的模式计算。对石油价格或汇率进行了感度分析,同时进行了模拟试验。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是能源需求是其他需求的派生需求。
另外,关于制造业,能源作为用于生产的中间货物或中间需求得到了消费。为此,能源的需求量可以作为货物的产量与平均单位能源消费量的原单位的积加以表示。
作为从宏观经济模式导出的需求量,假如煤炭、石油、煤气等各种能源的需求量得到选择并决定下来,以上述模式来表明在能源领域的积极推动下引进高效设备及机器等的动机是很困难的。此外,关于环境污染,即使有可能对及SOx的排量加以制约,但在把环境方面的选择作为基准,并使其反映到宏观经济中的反馈方面,对现状的分析是比较弱的。
今后,已经有必要重视从环境方面进行制约,在能源资源的选择上,对资源量本身的制约显然已经存在,因此可以认为已经迎来新的局面。关于这一点,将在第六节考察。
五.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
在现代,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受到来自环境方面的某些制约。人们开始重视有形地使地区环境恶化的“地区环境”问题,而且2005年2月京都协议书生效后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到关注地球环境问题的必要性。今后,亚洲各国和地区也要认识到全球规模的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环境问题的存在,并时常关注环境,而且越来越有必要以这种情况下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有必要致力于解决能够在各国和地区、各企业等所有组织得到广泛理解和普及的环境问题。为此,必须制定条理明晰的、可说明的对策,而且有必要确认整个亚洲所应采取的措施的方向性。
但是,问题在于在地球环境问题上难以发现直接的受害在哪里?以什么形式发生?从日本熊本的水俣病未认定患者要求救济的情况也可知道,一旦发生地区环境恶化便长期折磨着该地区居民的许多事例仍然存在。日本的首都地区及关西地区大气污染受害者的救济迟迟没有进展的事实也是一个教训。
实际上,以往亚洲各国和地区拼命地致力于工业发展,并没有余力充分关注环境问题。在此过程中,作为直接的问题,在亚洲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问题——大气污染、废物、水质及土壤的恶化等种种问题已经发生,如表4所示,亚洲各国和地区所发生的许多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重大的政治社会问题。
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中,尤其是中国,被人们称为“环境问题的百货店”,基本上集中了所有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趋于深刻,多是必须尽早采取对策的问题。中国称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环境学家,但其环境对策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国内各地已出现环境恶化。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急速经济发展使得环境负荷迅速加重,因此出现了许多事态严重的事例。有人指出,称为“压缩型工业化”的世界史上未曾有过的急速的经济发展招致了环境污染的复杂化。
这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所引起的被害发生及环境恶化等问题有着各国和地区实现了工业发展这一侧面。而且,就亚洲整体来看,亚洲最早的巨大产业在日本得到发展。其后,巨大产业在韩国也得到发展,进而在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得到扩大,一部分企业也开始向海外扩展。工业发展及随之出现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说与环境问题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取得经济发展,工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为此必要的能源资源的确保和利用是不可缺少的。而作为能源资源的化石燃料是有限的。有可能作为能源资源加以利用的森林等自然资源如果使用过多,使其恢复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因此,有必要从如何适当地分配有限的资源,如何才能走上适合于各国和地区的发展道路等观点来把握亚洲的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亚洲人来说,环境问题无论作为地区的问题,还是作为全球规模的问题,都已作为比以往更切身的问题来考虑。由于交通工具发达,通讯手段更为进步,谁都会受到国际化的影响。已经有必要根据深刻化的环境方面的课题来改善生活环境。但是,能源消费的急速增多引出了另外的重大问题——传统型能源资源峰值已过的问题。
六.为什么出现资源量的局限?
关于传统型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其可利用资源量显然存在着局限。就煤炭来看,与同一热量的石油、煤气相比,燃烧时的排量多这一点成为了很大的环境制约。在日本,人们从能源安全保障的观点提出了维持一定量煤炭利用(特别是用于发电)的必要性。日本25%的发电量由煤炭发电,作为非产煤国,这一比率是相当高的。围绕今后是否有可能一直使用煤炭这一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责难,看来相当严峻。
例如拥有世界最多的煤炭蕴藏量的美国(占全世界的27.1%,2007年BP统计数字),2007年美国能源部在前景预测中写进了这样的计划:今后为了煤炭的煤气化,将强力推行技术开发,2015年以后将供应成为运输燃料的CTL(Coal-to-Liquid)。没有批准京都协议书的美国为了今后继续使用煤炭,有必要开发煤炭的煤气化技术,致力于的地下储藏,能源部的研究机构正在进行着许多以商业化为目的的研究。
此外,对石油的资源量制约也已明朗。全世界仍有40年左右可供开采的石油埋藏量,还有今后随着技术进步及经济效率提高而增多的埋藏量,加上今后有可能通过勘探未发现的埋藏量而增多的部分,可以说当前不必担心这些传统型石油资源量的枯竭。但另一方面,关于这些往地下挖井、或使之自喷或以水泵抽出的传统型地下资源,期待起到补充作用的油砂、油页岩等重质油的产量难以迅速增加,因此估计以非传统型石油资源完全代替传统型石油资源是很困难的。
目前,在传统型石油的埋藏量方面,欧佩克成员国拥有全世界埋藏量的74.9%(2006年数值,根据BP公司统计)。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拥有全世界20%的传统型石油,此外,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占有10%,伊拉克北方石油公司(NOC)占有10%,科威特的KPC占有8%,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占有7%,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占有6%,利比亚的NPC和尼日利亚的NNPC分别占有3%。
另一方面,欧美的国际大石油公司拥有的埋藏量由埃克森石油公司、BP公司、雪佛龙公司仅分别占有全世界的1%。
现在,欧佩克各国及俄罗斯、南美各国又开始重视资源主权,在高油价带来的财政富余这一背景下,阻止外国石油公司参与,同时开始对已参与的欧美等石油公司实行强制撤出。在这种情况下,今后欧美企业有可能生产的资源量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图8列出了欧佩克各国及各大石油公司的石油埋藏量(已确认可开采)及生产量,并列出了近似式和决定系数。
图8 欧佩克各国及各大石油公司的石油埋藏量及生产量(2006年数值)
注:欧佩克各国是包括安哥拉的12个国家;各大石油公司为埃克森石油公司、BP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道达尔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这6家公司。
资料来源:根据BL公司统计数字及各大石油公司年度报告编制。
就相对生产量y的埋藏量x的系数来看,可知有6.7倍的差异。在平均埋藏量只有10年多的大石油公司,今后在欧佩克以外难以参与的地区,利用迄今积累的经营资源,如何维持企业实体已成为很大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欧佩克的任何一个国家,已经有必要永久利用国家收入的基础——石油埋藏量来谋求子孙的繁荣。就是说,欧佩克有着与大石油公司迥然不同的生产计划。
由于存在着这种情况,即便有人说传统型石油有40年以上的蕴藏量,不必担心石油供给,也不能轻信。
欧美大石油公司的年度报告书记述,要为早晚在2010年或2030年达到巅峰的全世界的石油生产状况进行准备。例如,有些企业致力于烧不完的碳(C)的供给,使其今后起到碳水化合物供给的作用(雪佛龙公司2006年度报告书)。
这种情况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人们将意识到今后供应量会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今后,人们仍会继续对具备有易于操作的运输用液体燃料供给设备、占据垄断地位的石油予以高度评价。石油燃料由于可以在航空、船舶、工业等诸多领域得到利用,已经重新受到高度评价。
就能源价格来看,以热量等价来估算,2006年天然气为每百万Btu到美国的Henry Hub交货价为6.76美元,加拿大的艾伯塔省交货价为5.83美元,英国的Heren NBP Index价格为7.87美元,往EU的到岸价为8.77美元,到日本的液化气到岸价为7.14美元(根据BP公司2007年统计数字)。
另一方面,原油价格往OECD各国的到岸价是每百万Btu10.66美元,因此煤气较为便宜,以热量等价来看,还有进一步涨价的空间。
但到了2007年,人们已经知道作为气体的天然气在常温下使用时其用途受到制约,意识到与石油的随意使用的差异,其价格便停留于低价位,今后的利用范围也不得不受到限制。人们开始认为天然气只能燃烧发热,利用该热进行发电,或取其温热、冷热或蒸气,别无其他用途。
这样,煤炭受到了环境方面的强烈制约,石油则受到资源量的局限这一强烈制约。进而,天然气则受到用途的制约。此外,铀资源和原子能发电也已发生了几次致命的大事故,而且存在着废物处理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作业能力问题等阻碍广泛普及的一些因素。
如上所述,资源量的局限、能源供应量的局限、以及能源枯竭的危机将要成为现实。关于枯竭性资源的今后的价格动向,经济学家霍特林所提倡的霍特林规则广为人知。
如果存在资源市场,是资源的平均每单位的价格,假设利率为δ,那么,
便可成立,这个算式意味着资源价格以等于利率的比率提高。霍特林认为,“完全预见并试图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矿山拥有者们组成了竞争性产业,并制定了使价格以等于利率的比率提高的采掘计划”。这意味着可采掘资源每单位的资本收益与折扣率相等。
但是,在石油资源的采掘上,人们预计持有埋藏资源75%的欧佩克及拥有6.6%埋藏量的俄罗斯等今后定会继续保持资源的高价,而且尽可能维持现状,以减少生产量。
进而,从石油资源的燃料排出环境负荷物质、NOx、SOx、微粒子等,把积累的污染源带给地球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认为有必要设定含有资源稀少因素及环境制约因素的模式,针对这种制约,重新探讨各国和地区可以如何管理工业,或能否重新设计产业结构的重组。既然认为资源量局限的存在已广为人知,今后“可持续发展”这句话的含意也就不能不发生变化了。
关于石油资源,在全世界的需求量中,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量受到了限制,因为欧佩克想要遵循市场价格,以使自己享受高市场价格。在决定价格方面,金融商品化有了进展,由于基金资金进出频繁,资源价格出现了涨跌无常的状况。一边以石油等能源资源为对象,一边进一步谋求降低环境负荷,节省资源和能源。为此有必要针对在“类似金融市场”的市场进行活动的“能源资源市场”,重新探讨其分析方法。就是说,有必要一面考虑市场的动学特征,一面进行分析。而且,有必要将这些“能源资源市场”的动向反馈到宏观经济动向中。作为可对付应该用于这种场合的随机环境(stochastic environments)的模式,适应性模式(Adaptive mode)很可能是有效的。可以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设定临界水平(critical level)”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七.节能、省资源、低环境负荷的方向
由于以往人们并没有那么强烈地意识到制约因素,因此资源和环境两方面的制约因素很少反馈到宏观经济中。今后有必要边考虑资源蕴藏状况、环境负荷的发生状况等,边对实物经济进行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政府从上至下制定计划,也不会取得很多成果。因为私人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信息,政府不可能完全预测信息并加以控制。
假如存在上述情况,对企业、地方政府及市民团体等可意识到资源制约、环境制约而进行行动的环境加以改善应是国家(中央政府)所要起到的作用,也是一个课题。例如,市场的确保和培育将会为减轻环境负荷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有很多地方需要国家边谋求国际合作边进行活动。
这里拟考察一下日本的事例,同时对环境产业的规模加以探讨。
20世纪70年代克服大气污染一度成为很大的课题,对防止大气污染设备的投资大大增多。根据日本70年代的经验进行探讨的结果表明,人均收入达到4 500美元左右时脱硫设备的使用率便会迅速提高。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目前马来西亚人均收入已经快要达到4 500美元,泰国紧随其后。
就环境市场的动向来看,至少在日本国内,最初以公害问题为对象,市场迅速地扩大,其后因采取大气污染对策,市场再度壮大,进而在垃圾处理问题(二噁英对策)引起舆论沸腾这一背景下,出现过投资高涨的时期。
如上所述,环境市场的特征是,每当出现问题时,针对其对策,便会出现新的市场。关于环境产业的定义,要从广泛的意义来考虑,即不仅要考虑到成套设备的订货、销售,还要考虑到防止公害技术及软件的提供等服务方面。
图9列出了整体的经济活动。其中存在着私人企业活动的“市场化了的部分”(图中下侧)和政府限制较严的“公共货物部分”(图中上侧)。图9显示了限制加强后,成为环境市场对象的新领域便趋于扩大并出现的情况。
从图9可以知道,在环境产业的市场化了的部分,私人企业间进行着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所具有的特征是,在被称为公共货物的、竞争原理原本不起作用的部门,由于法制或规章制度发生变更,市场便突然出现。
例如,即使在上下水道领域,民营化得到实施时,提供公共货物的部门(图中右上侧)中便会出现环境部门。但与原来市场化了的部分相比,依然残存着一定程度的公共性。这样,在参与上下水道部门向环境产业开放时,公共性依然存在,不得不接受来自行政方面的限制。其右上方的部分意味着命令、限制、协定、技术标准的设定所引致的市场的建立。
在图中上侧的公共货物领域,政府所应该进行的直接限制中有对污染源的限制及有关经营的限制。看来,环境产业有必要维持并发展与行政的密切联系,在考虑亚洲环境产业的进展时,也有必要谋求各国及地区间的制度有一定的统一性。
今后虽有必要谋求亚洲整体的环境产业的培育和进展,但为了掌握环境领域的主导权,环境相关产业需力求在市场化部分取得占有率,同时在公共货物部分进行环境产业的培育和市场化。
图9 环境产业的定位
各国和地区政府有必要探讨设定市场的可能性,同时进行国际协调,并致力于环境产业的培育。例如,有必要边观察上下水道民营化的进展情况,边判断环境产业相关企业参与市场化的正确性和可能性。
在图9中,有必要关注公共货物的外部性。从受害额与对策费用的关系来看,对“外部不经济”放任不管有时也是一种选择。作为这种“外部不经济”的事例,可以列举帕累托外部局限性存在的现象,例如森林的保护、农田的保护等有关绿化方面的对策。
此外,也有必要关注技术标准的设定带来的市场的建立。如果各国和地区之间的技术标准存在许多差异,标准的设定本身有可能成为很大的非关税壁垒。尽管已对环境问题加以处理,但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便有可能妨碍自由的贸易,加大环境负荷。
如上所述,环境产业仅以传统型市场上的自由竞争为目的尚无法完全掌握,有必要作为与以往不同意义的产业加以把握。而且,在全球化进展的现在,环境产业仅在日本一国无法应付,还需要亚洲整体的努力。
以上确认了培育环境产业的重要性,但如果制度方面的改善没有进展,环境产业的可活动范围便不能确定,企业间便可能不会发生充分的竞争。从制度方面着手对解决环境问题并取得成果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政府制定制度实际上只有补充之意,作为国际间的规定,其限制将会加强,环境产业可活跃的市场有可能会突然出现。
可以认为,这种国际间协调能够成立也是因为此前各国和地区的企业进行自主活动,进一步致力于减轻环境负荷、节省能源和资源的结果。企业的这些方面的自主活动在加强ISO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成果。企业、自治体等组织积极争取取得ISO认证,通过取得认证,每年为了增加成果,还需继续做出努力。作为ISO的特征,体系规格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按照PDCA循环,有可能在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的循环中对效果的大小进行自我评价。
就质量规格ISO9001的登记件数来看,中国占压倒多数,截至2005年已超过了14万件。第二位是意大利,第三位是日本。接下来按序是西班牙、英国、美国、德国、印度、法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的增加比较显著,很多亚洲企业挤掉ISO发源地的欧洲企业取得了质量体系认证,致力于自主改善。可以预计今后亚洲更有可能在致力于节能及环境问题上取得成果。
就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的登记件数来看,日本最多,但因日本从2002年以后改为ISO14001∶2004Certification,因此仅记载了2001年以前的数值。而近年来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登记数量迅速增加,接下来分别是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美国、德国、瑞典、法国、澳大利亚、印度。
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相比,就取得ISO认证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来看,如果是制造产品的工厂,首先致力于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许多好处。因此,制造业多是在达到质量标准后再致力于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取得ISO认证将会带来企业竞争力的加强,并有可能提高产品的效率、精度及竞争力,而且可以实现节能、低环境负荷、以及在低环境负荷下的生产。
在形成低环境负荷的经济时,取得ISO认证可以作为令人满意的努力得到高度评价。最近许多企业已开始重视CSR(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贡献活动,除了企业的职工、股东之外,希望对地区社会做出贡献的企业也在增加,可以说这也是预防地区环境发生问题的动态。
本节强调了在培育产业的过程中加强解决环境问题的“环境产业”培育的重要性。此外还指出,由于政府的制度制定、限制加强,将有可能出现新的环境市场。严厉的限制将有可能出现许多商机。
进而,企业还自主地对取得ISO国际质量、环境体系认证的效果进行了考察。就亚洲来看,企业所进行的许多自主努力已产生了许多竞争,提高了地区居民的便利性,阻止了环境恶化,起到了改善环境的作用。
现在,中国国内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与人口相比也绝不是充分的,中国丰富的资源是劳动力,因此人们认为中国有必要学习取得第三产业发展的印度及无资源国日本进行产业结构的转换。
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今后有必要尽力抑制多消费能源的产业的设立,不选择依赖重工业的、重视资源的发展,而选择更加重视知识的发展。有必要正确评价从环境得到的经济效益,培育环境市场,对环境价值这一外部性加以内部化,以形成市场。
在预测今后资源制约和环境制约将会趋于严峻时,已经有必要自主并稳步地节省能源、改善环境,同时在合适的阶段很好地利用规章制度,培育环境产业,力图建成在低环境负荷下具有高能效产业结构的社会。
(原载日本《世界经济评论》,2007年10月号)
乔云译
标签:石油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煤炭能源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日本工业论文; 能源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