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本产业间流动与配置状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人力资本论文,状况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力资本产业间流动与配置的一般规律
人力资本的产业间流动和配置规律与产业发展规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二者相一致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增长;当二者相悖时,将导致产业结构以至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从而使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关于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和配置的规律,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与克拉克就提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工业化完成时,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转移。作为高级劳动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其产业配置规律也应当与一定时期产业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相一致,例如:当前我国应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第一产业中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并使较高级的人力资本的比重逐渐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进而流向第三产业,使第二、三产业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占到较大比重,发挥其经济主导力量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遵循产业发展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人力资本产业间流动和配置状况及其成因
1、中国三次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状况。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这里暂以不同文化程度的劳
动者数量代表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通过分析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流动和配置状况与三次产业产值的关
系,来探讨人力资本的产业间流动和配置状况。
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总体上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
产值比重快速上升之后略有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则呈现出上升、徘徊、再上升的趋势。但是相比之下,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动趋势与产值结构变动趋势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一、三、二,而产值由多到少的顺序则是二、三、一,结构偏差较大。世界上发达国家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规律一般是三、二、一,这是符合产业发展一般规律的。我国从业人员结构变动幅度小于产值变动幅度,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从业人员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变动幅度不大,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人员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等因素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各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的必然结果,因为劳动者的流动性大小与其受教育程度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教育程度越高,流动性越大。我国第一产业转移出的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为具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者。
我国三次产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差异性是造成我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从业人员结构产生偏差的
主要原因之一。总体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各自占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8%、11.9%、39.9%和33.3%,即总体文化程度偏低;而具体到每个产业来说,其人力资本的配置结构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表1:我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及不同层次人力资本的产业分布(%)
产值产值占GDP的比重大学及以上 中学 小学及以下
年份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1981 31.8 46.4 21.8 2.5
27.0 70.5 47.2 28.6 24.2 82.8 11.9
5.3
1982 33.3 45.0 21.7 2.3
27.2 70.5 47.7 28.7 23.6 83.1 11.4
5.5
1983 33.0 44.6 22.4 1.7
41.8 56.5 48.1 29.3 22.6 84.7
9.7
5.6
1984 32.0 43.3 24.7 1.3
47.7 51.0 46.9 29.9 23.2 85.0
8.8
6.2
1985 28.4 43.1 28.5 1.0
50.5 48.5 45.2 30.8 24.0 84.7
8.4
6.9
1986 27.1 44.0 28.9 1.1
40.3 58.6 45.6 30.2 24.2 82.0 10.9
7.1
1987 26.8 43.9 29.3 1.2
27.3 71.5 46.1 29.6 24.3 79.5 13.3
7.2
1988 25.7 44.1 30.2 1.1
25.4 73.5 45.4 30.0 24.6 79.4 13.3
7.3
1989 25.0 43.0 32.0 1.0
26.2 72.8 42.6 31.1 26.3 81.0 12.2
6.8
1990 27.1 41.6 31.3 1.0
25.7 73.3 39.9 31.1 29.0 82.1 11.2
6.7
1991 24.5 42.1 33.4 0.9
26.1 73.0 39.7 29.6 30.7 80.7 12.0
7.3
1992 21.8 43.9 34.3 0.9
27.3 71.8 39.4 28.7 31.9 79.6 13.2
7.2
1993 19.9 47.4 32.7 0.8
27.3 71.9 38.0 28.4 33.6 78.2 14.5
7.4
1994 20.2 47.9 31.9 0.7
25.7 73.6 35.9 28.3 35.8 77.5 15.3
7.2
1995 20.5 48.8 30.7 0.6
23.7 75.7 34.5 27.7 37.8 77.2 15.9
6.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第54页有关数据以及沈利生、宋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84—86页有关数据计算整理所得。
我国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或者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高级人力资本(用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来代替)约有2/3以上集中于第三产业中的教育、卫
生、科研、房地产、金融保险及行政机关等对文化素质要求比较高的部门,并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其次是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集中了大约1/5—1/6的高级人力资本;而高级人力资本在第一产业的配置比例极低,并呈下降趋势,从1981年的2.5%已经下降到1995年的0.6%,这一方面是人力资本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导致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现代化程度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2)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在三次产业间的配置比例大体各占1/3,而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在三次产业间的配置比例大体为12.9∶2.3∶1,反映出我国当前第一产业中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十分低下,这势必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并最终影响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
表2:1999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
││全国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人数(万人)│3060.5 │80.4│816.9
│2163.2 │
├────────┼──────┼──────┼──────┼──────┤
│ 所占比重(%)│100 │2.63│26.69
│70.68
│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第689页数据整理所得。
我国三次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人力资本产业间配置的不均衡状态。我国第一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过低,仅为2.63%;异据1997年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其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了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全国40%的行政村没有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设速度缓慢,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年培训率只有20%左右。这些数据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第一产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极其低下的现状,它是导致第一产业的总体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最大而产值却最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的第二产业,其人力资本水平虽然比第一产业要高出许多,但较之第三产业也有些偏低,这也是导致我国当前的某些支柱产业,如建筑、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性能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从而严重影响着这些产业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发挥程度;相对来说,第三产业聚集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人力资本的质量水平是最高的,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某些社会服务业,更是由于其高收益率而吸引了大批高级人才,这一方面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为经济增长作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也能够在自身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使第三产业真正发挥出大量吸纳劳动力的重要功能。
2、我国高级人力资本三次产业间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造成我国高级人力资本在三次产业间分布差异的原因有许多,例如: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差异等。这里,我们将主要分析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中产生的我国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对三次产业人力资本配置的影响。
我国高级人力资本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较大差异性与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而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又决定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所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是影响高级人力资本初始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由于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利益诱导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还产生了许多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及专业是否对口的求职倾向,加剧了人力资本产业配置的差异性,同时也造成我国当前大学生分配难与高级人力资本私有制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从而最终影响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表3:我国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
年份农林类(第一产业)*
工科类(第二产业)* 其他类(第三产业)*
19781034.455.6
19791325.161.9
19803.6
30.166.3
19816.3
8.7 85
19828.3
37.754
19836.7
33.260.1
19844.8
25.270
19856.5
30.962.6
19866.6
30.464
19875.9
29.365.8
19885.4
31.463.2
19895.4
32.462.2
19905.4
31.962.7
19915 33.661.4
19925 34.360.7
19934.8
34.460.8
19944.4
35.959.7
19954.1
24.471.5
19963.9
23.872.3
19973.61 37.92
58.43
19983.48 37.19
59.33
19993.31 38.48
58.2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0、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1996、1997、1998、1999、2000年有关数据整理所得。
*注:这里我们认为:农林类大学毕业生主要分配在第一产业中,工科类毕业生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而非农林工科类毕业生则主要分配在第三产业中。
三、中国人力资本产业间流动和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与配置是否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效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沈利生、朱运法两位研究员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集结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1982—1995年各产业经济增长因素,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进步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增长对各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表4:1982—1995年我国各产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增加值
人力资本存量物质资本存量 技术进步
平均增
增长速
产出弹 增长贡 增长速
产出弹 增长贡增长贡
长速度 度 性系数 献率 度 性系数
献率 献率
农业
5.4 6.1 14.927.8 6.1 50.757.4 14.8
轻工业 13.512.1 21.419.318.0 75.7
100.7-20.0
重工业 12.6 9.8 12.5 9.511.3 92.282.5 8.0
建筑业 11.315.4 32.744.2 9.0 80.664.6 -8.8
邮电交通通讯
10.9 14.2 40.152.3 9.6 63.856.0 -8.3
商业
9.8 15.4 41.264.3 13.145.561.2 -25.5
非物质部门12.6 14.1 42.9 48.4 9.4 46.9
34.9 16.7
合 计10.59
12.73 -
30.6
10.29 - 67.5
1.9
资料来源: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以及120—123页数据整理。
由表4可以看出:(1)1982年—199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增速为10.59%,其中人力资本存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6%,物质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5%,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物质资本的增长,这是我国长期以来相对忽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问题的一个结果;(2)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重工业部门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偏低(贡献率分别为27.8%、19.3%、9.5%),其主要原因是这些产业部门中人力资本配置比例和存量水平偏低,例如:农业方面的高级人才总量本身就少,而大多数又分布在一些科研院所或乡镇机关,直接分配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比例很低;这一情况对于工业部门来说也存在类似情况,只不过由于第二产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总量水平高于第一产业,所以,其配置状况与第一产业相比有较大改善;(3)第三产业中的大多数部门(如邮电交通通讯、商业和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以及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其人力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52.3%、64.3%、48.4%),这一方面与这些部门中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配置比例有关,另外也与这些部门中由于人力资本的层次和质量较高所带来的较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有密切关系,从而使之成为三次产业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的部门。
另外,有关专家还曾经推测,劳动力的部门间流动可以对GDP的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可以不断调节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配置结构,并使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而日趋合理,从而提高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推动经济更快增长。
这里,我们以GDP增长率为因变量,以三次产业的高级人力资本(这里用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表示)所占比重为自变量,将模型设定为:
g=A+aW[,H1]+bw[,H2]+CW[,H3] (1)
公式中,g表示经济增长率,W[,H1]表示第一产业高级人力资本所占比重,W[,H2]表示第二产业高级人力资本所占比重,W[,H3]表示第三产业高级人力资本所占比重,A为常数,a、b、c分别表示三次产业高级人力资本比重变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
我们将以表1中1981—1995年的有关数据作为样本,将模型设定为双对数形式,并采用科克兰内—
奥卡特(Cochrane—Ocrutt)二阶段迭代法克服自相关,可得如下回归模型:
InGDP=-7.3450348-1.9322873InW[,H1]+0.9270614W[,H2]+3.3002174W[,H3]
(-0.6117485)(-10.301127)(0.837927)(1.6925182)
R[2]=0.98457 DW=1.543707 F=159.5216
SE=0.115068 Mean of dependent var=9.591926 N=12(2)
公式(2)表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高级人力资本比重与经济增长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第二产业高级人力资本比重每提高1%,GDP增加0.93%;第三产业高级人力资本比重每提高1%,GDP增加3.3%,而第一产业高级人力资本比重提高与经济增长则呈某种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所带来的负效应影响以及变量之间的自相关性造成的,与实际经济现象不十分相符。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回归误差较小,总体显著性较好,只是自变量的显著性稍差一些。
四、促进我国产业间人力资本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的对策建议
为了促进产业间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我们应当根据我国国情,采取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
1、逐步提升第一产业中的人力资本含量与质量。这不仅靠加大农业投入,吸引和留住农业中现有的人力资本,还应当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中农林类专业的招生规模,提高农林一线技术人员的各方面待遇,包括提高收入与福利待遇、改善科研条件、增加培训机会与培训支出、创造良好的有利于其发挥潜能的制度环境等等。
2、大力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高级人力资本比重。目前第二产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然而相对来说,人力资本的配置水平较低,其措施与提高农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措施类似,即在提高高等教育中理工类学生的数量与质量的同时,不断改善其待遇,并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技术工人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人力资本含量,在各种激励措施作用下,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第三产业则应当在保持现有人力资本配置比例的状态下,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水平,通过鼓励高级人才的创业行为,不断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以吸纳更多的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实现就业。据统计,我国第三产业每增加一个新的行业,就可以吸收700万劳动力进行就业;同时,从前面的有关分析中我们还知道,第三产业人力资本配置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由此可见,提高第三产业人力资本水平将成为解决我国未来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
3、人力资本配置的地区产业政策应当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政策。例如: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较高,并聚集着大量优秀的高级人才,所以在产业类型取向上应当以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或资金密集型为主,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对资金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制造业等;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而技术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应当以资金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类型为主,并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力量和高级人力资本存量较薄弱,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充足,所以应当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资源开采与加工业等等。另外,还应当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提升其技术水平与人力资本含量,例如通过政府组织的面向贫困地区的“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等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各产业的劳动附加值,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增长。
标签:人力资本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存量土地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