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生化事故应急处置防护技术初探论文_白利伟1,谢锋萍2,白桦3

核生化事故应急处置防护技术初探论文_白利伟1,谢锋萍2,白桦3

1.身份证号码:14020319840928XXXX 山西省大同市 037008;2.身份证号码:36252819880429XXXX 江西省抚州市 344000;3.身份证号码:12010219851221XXXX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火灾事故以及突发性事故处于不断变化以与发展的趋势,《新消防法》的颁布,加重了消防部队的工作任务,要求消防部队肩负抢险救援以及扑救火灾等诸多责任,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救援标准。加之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仍旧猖獗,生化武器处于扩散趋势,许多恐怖组织以大范围掌握生化技术以及生化武器,这样的发展形势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给公众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核生化事故应急处理防护技术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关键词:核生化事故;应急处置;防护技术

早在上世纪末日本东京地铁沙林事件拉开了恐怖袭击的序幕,此恐怖袭击主要运用化学武器,造成了民众恐慌,同时也严重威胁了社会和谐。本世纪初911事件也使得世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反华浪潮,世界各国家提高了对于应对核生化恐怖袭击的重视程度,希望建立完善的防护,我国作为反恐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对核生化恐怖袭击的防范。要求消防官兵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有效做好核生化事故处理工作,从而减少伤亡,减轻对于民众的人身威胁。核生化救援过程中,需要减轻有害生物污染源以及有害化学品给民众健康造成的损害,降低事故所带来的损失,而消防官兵则应当做好皮肤防护以及呼吸道防护等各项工作,选择应用最为适宜的防护装备。

一、化学防护

(一)皮肤防护

皮肤防护主要涉及足部、面部以及手部的皮肤防护,消防官兵应当结合本案事故现场,选择应用最为适宜的防护方法,主要有重型防护与轻型防护两类。较为典型的防护装备有各类溶剂、防化服、防滑手套等等,也包含内置型重型防化服,主要用来防护动物油污染、酸类物质污染以及植物油污染等。

防护装备的选择需要结合防护状态等级,第一,环境要求最高级别的呼吸防护属于一级防护范围,但皮肤防护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包括专业防毒靴、外置式防化服以及防毒服等。第二,针对暴露危险环境中的防护装备需要选择高级别防护,主要涉及多层防护手套、隔绝式面具、内置式重型防化服以及专业防毒学。第三,要求进行皮肤防护属于二级防护范围,对于呼吸防护的要求越低,主要包括防护镜、轻型隔绝式防护服、防毒靴以及过滤式面具、防护手套等。第四,对于皮肤防护要求最低的无呼吸道防护要求的防护装备主要包括战斗靴、透气式防护服、工作手套等[1-2]。

(二)呼吸道防护

抢险救援过程中消防官兵的呼吸道防护极其关键,大多采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现阶段,部分部队所运用的为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由滤烟层与炭装填层所构成。滤烟层的作用为过滤烟雨雾等多种混合物。而炭装填层则可有效过滤有毒剂蒸汽。此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应用过程中体现了诸多优势,比如,使用过程较为便捷、价格便宜以及重量轻盈等等。

但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缺陷,比如,活性炭吸附量饱和无法自动报警,易使救援人员中毒,不应如此,如若毒气含量过高将很难全部过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常规过滤式防毒面具无法将光气与氧化碳直接过滤,若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大于0.5%,那么将无法应用过滤式防毒面具。针对这一情况,交通文明通常会运用隔绝式防毒面具,此面具也被称作空气呼吸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自带气源,直接隔绝外界有毒气体,可最大程度的保证请官兵的人身安全。但其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缺陷,其自重较重,通常为4公斤至16公斤,对于抢险救援的消防官兵来讲无疑是沉重的压力,加之使用时长较短、价格昂贵的特性,因此隔绝式防毒面具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与应用,进而发挥其应有价值[3-5]。

二、生物防护

近年来生物事件备受世界各国人士的关注,如上世纪末日本四度释放炭疽芽孢,以及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加之我国SARS疫情,均造成了民众恐慌,同时也给生物恐怖防御工作敲醒警钟。众所周知,生物恐怖袭击具有高渗透性、传染性强以及难消除等诸多特点,因此在处理生物恐怖袭击事件的过程中,消防人员应当首先做好个人防护,以此为前提,保证应急救援效果。免疫防护是较为常见的防护方式,将疫苗注射至人体内,产生抵抗病原微生物,从而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以达到疾病预防的效果。药物防护也被称作化学预防,在生物医学防护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较为常见的应急手段,药物预防的常见类型为抗生素类药物,其治疗效果快速、显著。

三、核防护

核事故处理可谓是消防官兵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核辐射主要是将原子核从某种结构转变为能量状态所释放的微观粒子流。电离辐射对于人体的伤害,可造成组织损伤以及器官损伤等等,体现了较强的穿透能力,可致使胃肠道损伤、造血器官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及生殖器官损伤,此类损伤被统称为核辐射生物效应。在核防护过程中,应当秉承着正当化、最优化原则,权衡利弊得失,对比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采取最优的核防护方案,较为常见的防护方式有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中主要包括屏蔽防护以及距离防护,所谓的距离防护指的是首先确定距离放射点源的实际距离,而后在救援抢险过程中应秉承着远距离操作的原则,利用机械手以及长柄钳等工具,减少身处辐射场的时间。而屏蔽防护指的是在人与辐射源之间设置防护物质,屏蔽放射源,可运用有机玻璃防护服完成防护处理任务,亦或是穿戴含富氢材料的服装,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生化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应当采用最为适宜的防护技术,本文主要探讨了化学防护、生物防护措施以及和防护措施,以期为有关研究人士带来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小兵,杨光,秦挺鑫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应急救援个体防护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3(14):253-256.

[2]张金鹏.试论核生化灾害及救援力量动员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4, 24(10):180-181.

[3]郑占军.初探核生化条件下武警交通部队抢险救援行动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应急救援,2016,19(6):30-32.

[4]陈德胜.化学品泄漏事故污染人员应急处理[J].劳动保护,2017,18(12): 100-102.

[5]王新赛,周丰俊,郑磊等.红外成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监测与应急搜救中的应用发展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6):92-99.

论文作者:白利伟1,谢锋萍2,白桦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核生化事故应急处置防护技术初探论文_白利伟1,谢锋萍2,白桦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