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混凝土裂缝使得建筑物的耐久性、承重力以及抗渗性能大大削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本文主要探究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一种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和今后的使用效益及安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已经成为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1、材料因素
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不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裂缝的产生。一方面,混凝土材料的含泥量大小决定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大小,含泥量大的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的可能性往往较大。其次,骨料级配和骨料选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骨料级配过小时水泥用量较大,其水化产生的热量更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2、内部应力问题
应力问题主要是水分蒸发和收缩应力,水分蒸发在于对温度的调节不当,在建筑初期,混凝土自身的内部作用会散发大量的热,但其本身表面的材质却阻止这种热量散发出去,造成内外温差过大,且在不断浇水的过程中,水化作用会让温度不断升高,内部的快速膨胀和外部的不断收缩,让本就调节力不强的混凝土更在外界的不断拉应力下产生了裂缝,影响建筑框架体系,因此需要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去手动调节缓解这种现象的发生。
3、建筑施工水平不足导致裂缝产生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各个方面,都会对混凝土建筑成型阶段造成影响,从而使建筑的混凝土部件产生裂缝问题。第一,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混凝土与沙石的材料搅拌不均,使混凝土中的材料之间的黏着强度不一致,在后期的浇筑过程中便有可能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第二,混凝土浇筑过程也是裂缝产生最频繁的一个环节,混凝土浇筑的模板需要在设计阶段就对其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保证不会因为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或者建筑完成后因强度不足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模板构造也需要结合混凝土的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完成后的模板拆除阶段时,应当确保混凝土已经足够稳固之后进行,过早拆除模板也将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第三,混凝土振捣环节则尽量保证各个部位都进行了充分振捣,避免出现漏振、少振等情况的发生,混凝土各个部位的密实度都应当得到保证,混凝土密实度不足,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此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阶段及浇筑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也将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1、优化设计方案
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必然需要首先从设计方案入手进行优化,确保设计图纸的规范性较强,不存在任何隐患和缺陷。结合这种设计方案的优化,需要重点把握好各个标准和规范要求,能够对于现有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核查校对,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明显问题和不足,进而也就能够及时予以调整,杜绝后续可能形成的不良干扰。结合这种设计方案的优化,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精细化效果,能够关注到设计方案的各个细节,尤其是在混凝土结构的各个节点上,更是需要加强计算分析力度,保障其整体作用力更为平衡,杜绝该方面的不良威胁,为后续施工建设形成可靠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
为了更好规避混凝土结构中裂缝问题的形成,往往还需要重点把握好对于具体混凝土材料的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材料更具实际应用效益,能够较好保障整体施工效果。在混凝土材料管理中,应该首先把握好原材料监控,保障水泥、骨料、外加剂都能够较为标准,符合混凝土材料配置的基本要求,具体型号更是需要予以详细把关,避免应用劣质原材料参与混凝土配置。对于具体混凝土材料中各类原材料的配比,同样也需要予以详细把关,保障相关原材料的添加比例适中。
3、从温度应力上控制
要知道混凝土本身就会因水化作用导致内外温差过大,而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在其基础上造成更大的差异,从而产生裂缝,所以需要人工进行温度调节减缓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在房屋施工期间,若是遇到炎热的夏季,过高的外界温度与混凝土低温的内部形成反差,引起混凝土水热化升温,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发生,因此施工人员要适当降低泥土的厚度,增加散热力度,再利用浇筑层进行冷水冲刷、喷水雾等操作来降低材料的表面热度。除此之外将混凝土按照一定比例与其他材料搅拌时,利用对其他物体加热的过程降低自身的热度,运用冷技术控制浇筑温度从而减小温度应力,同样能避免出现裂缝现象的出现。
4、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建立科学的施工监管机制就是为了能够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应当安排好施工人员对环境进行清理,以免杂质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还需要对施工设备以及混凝土浆液的质量做好检查工作,确保符合施工建设的相关需求,然后才能开始混凝土的施工工作。同时,灌注过程中应当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逐层压实、振捣,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密实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安排管理工作人员对施工操作进行全程监管,并督促员工做好施工数据的记录。一旦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可以根据数据找到原因,还可以找到相关环节的项目负责人,追究其相应的经济责任。此外,施工人员绝对不能忽视模板对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作用。而监管工作的重点就是在模板入场时,对材料的质量、表面有无凸起或凹陷等细节性问题进行检查。
5、出现裂缝时的治理措施
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建设之前还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工作,包括对专业操作技术的教学、安全施工教育以及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应当如何解决。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时如果出现了裂缝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先结合裂缝的特点分辨出这种裂缝的类型,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补救。比如,在对一些长度较短、深度较浅的微小型裂缝进行处理时,可以利用专业的打磨工具对裂缝进行打磨处理,通过环氧树脂胶泥嵌补裂缝,之后再抹压收光。而如果裂缝情况比较严重,深度和宽度都很大,则可以使用开槽处理法,沿着混凝土裂缝剔凿成V形凹槽,并进行清洗,用高一级水泥砂浆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缝,最后再抹平压光,修补结束需要进行养护。在治理工作完成后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其满足施工建设的需求,然后才能投入使用。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施工裂缝问题,只有不断的加强思想重视和施工技术创新,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任成华,韩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6(34)
[2]李兆强.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11):121-122.
[3]史文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居业,2018(09):89+91.
论文作者:曾佳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材料论文; 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