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美国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内部运作机制
美国成人教育内部运作机制有如下六个特点:
1.目标的多样性与务实性
欧洲成人教育传统上偏重扫盲、普通文化补习、公民教育等目标,具有普通教育目标的色彩。美国成人教育始终针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其目标呈现多样性,诸如基础教育补习、职业技能培训、政治新举措的推行、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家庭与个人生活问题的解决、社交与闲暇的需要,等等。美国成人教育目标还鲜明地表现出务实性,即不仅传播一般文化知识,更注重直接、有效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今日以成人为重要对象的社区学院,注重的不是学院的学科体系的设置,而是社区实际的需要,“其最主要的特色是与所服务的社区生活紧密联系”。(注:G.Baker(ed),"A Handbook on theCmmunity College in America",Westport:Greawood Press,1994,p.19.)它既提供学位课程和职业培训,为处境不利者开设补偿课程, 为社区所有居民提供就业咨询与指导、闲暇娱乐、社区发展问题的讨论与解决等方面的服务,甚至还要培训未婚母亲、帮助“厨房建设”、组织协商筹款,等等。这种多样务实的目标使成人教育成为美国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有机部分,从而使成人教育在美国始终具有强大的活力。
2、对象广泛众多
美国成人教育力求使其服务对象包括各种社会群体。他们中既有需要补习基础文化的文盲,又有要求接受继续教育的大学毕业者;既有乡村的农场主,也有白领阶层的专业管理人员;既有工商职员,也有广大消费者;既有官员和经理,也有无家可归者、少数民族群体、难民与罪犯等。可以说,成人教育为美国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各类型的群体都开办有教育项目。而且,这些项目的对象众多。1954年,合作推广服务中的农场经营项目就面向全美的3000个县的农场主;1986年,大约有3050万工商业职员受到了正规培训;至今,80%以上的劳教机构也开设了基础教育和普通文化教育课程;350 多所高校还在劳教机构中设置了中学后课程。(注:"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p.335.p.423.pp.361—362.)美国成人教育吸引了美国三分之一多的成年人口参加正规系统学习活动,而参加各种非正式学习的人则更多。
3、内容的广域性
在宏观上,美国成人教育提供了种类繁多的项目。仅1990年美国《成人和继续教育手册》分别专章介绍的就有13大类,诸如立足社区需要的成人教育、公共事务教育、成人基础教育、成人中等教育、英语作为外语的课程、健康教育、专业继续教育、老年教育、乡村成人教育、残疾人教育等。实际上,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项目,例如,育儿教育、消费者教育、人际关系教育、跨文化教育、音乐欣赏教育、住房修建教育、园艺课程、戒毒课程、防暴课程、消防教育、旅游课程等。从微观上看,许多机构开设的课程也是多种多样。据“全美高等教育中心”1988年统计,在社区学院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中,针对市区和郊区的分别各有19种,针对农村的也有10种;而大都市洛杉矶市立社区学院开设的30多个系包含了80多个专业。(注:P.R.Pay Jr.& K.Rajasekhara,"KeepingAmerican Working— Profiles in Partnership",National Center ofHigher Education",1998,p.26.)显然,如此多样而具体的课程内容保证了美国成人教育实现其多方面的目标,满足各类学员的需要,促使成人教育充分融入美国社会生活,并产生深远影响。
4、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经验性与学员中心性
美国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呈现三大特色。第一,灵活性,不仅有课堂讲授、函授教学,而且有小组研讨、朋辈互学、独立自学、大众媒介教学,甚至餐桌讨论和通过产品展销学习等方式也相当常见。第二,经验性,即利用学员已有经验,强调学员亲身参与。案例法、现场学习、角色扮演、社区问题解决、实习等方法都很盛行。第三,学员中心性。上述这些方法和前述的多样性课程都表明,美国成人教学活动,注重以学员为中心,针对其实际需要,尊重其个别差异和具体情况,充分重视学员的经验和学员在学习规划、实施与评价中的自主性。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美国成人教育界极为重视成人学员的心理特点,认为“自我指导学习”( self—directed learning)是成人学员区别于儿童学生的本质特点,
是使成人教育获得独立专业地位的核心概念之一。 (注:M.Tennant,"Psycology and Adult Education",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0.p.8.)总之,这些教学方式较好地克服了成人教育机构地照搬正规学校教学模式的现象,更符合成人学习特点,有助于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5、项目管理的服务性
美国成人教育在项目管理上重视尽可能为学员服务。一方面,前述已表明,各种成人教育项目主要以学员各种实际问题的需要为目标;另一方面,项目运作重视便利学员学习。在学习前,为学员提供咨询与指导被视为美国成人教育教职人员的基本职责。在学习活动中,在教学设备、物质环境、学习资料等方面满足学员需求。许多成人教学场所宽敞明亮,桌椅舒适,图书丰富,设有咖啡壶和烟灰缸,以尽量让成人轻松而有效地学习。在课后,为学员提供辅导等善后服务。可见,美国成人教育对学员的服务的确周到,以至于有人指责成人教育简直成了“教育性消费服务的经营者”。但无论如何,这种服务性的管理适应了成人教育临时性、非正规性、组织灵活、机构简单且附属于更大的母机构等特点,同时也注意了成人学员与儿童学生的差异,因而能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
6、整合方式的专业化
目标多样、种类繁多、规模巨大的美国成人教育为什么能够健康、规范地发展呢?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力求不断专业化。其主要方式有:①以专业协会使成人教育机构统一组织起来。目前,美国成人教育拥有数量可观的协会。它们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统合各类成人教育人员的专门性协会,如1985 年成立的“全美成人与继续教育联合会”(AAACE);一类是“统合某一类成人教育机构成人面的专业性协会”,如“全国大学继续教育协会”(NUCEA)、 “全国各州法官教育工作者协会”(NASJE)。 这两大类协会都建立了各自的“地方—地区—全国”的体系。这些协会以共生的(Symbiotic)而非强制的(Coercive )方式,通过召开年会、发行专业刊物、搜集和交换专业资料信息、赞助成人教育研究,出版有关专著、培训师资、监督和认可资格规范、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各界支持、影响有关成人教育的立法等方式,在使成人教育成为一个专门领域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另外,这些协会对成人教育工作者个人间的交流、扩大成人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也贡献较大。②加强对成人教育的科学研究。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就开始专门研究成人教育,并在1951年成立了“成人教育教授委员会和全国成人教育研究会”(PAE & NSAER)。尤其是五十年代末开始, 日益增多的成人教育学者对成人教育本质特点、教学与管理方法、成人学习心理等重要方面进行了更严谨深入的研究,在概念、方法、基础理论等方面使成人教育学科地位更加巩固,同时也促进了成人教育实践的发展。③重视师资培训。成人教育活动中的兼职者和志愿服务者,则主要由雇用机构或专业协会资助,参加在职短期培训,主要是学习他们赞助的机构实施某一成教项目所需要的技能。另一方面,对于成人教育机构中的专职人员,如大学推广部与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与教学人员,企业培训部门的负责人等,则通过正规的学位教育来培养。三十年代美国大学开设以成人教育方面的课程,并开始授予这方面的博士学位,至今已培养了大约2500名博士。在1986年,美国授予成人教育专业学位的高校已达94所,更多高校为有志于成人教育的学生开设了有关课程。(注:S.B.Merriam & P.M.Cunningham,"Hand 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Jossy—Bass Publishers,1990,p147,p128.)需要说明的是, 这些课程侧重实践技能和技术,主要为培养成人教育实践中专业师资。总之,这些措施在实践、组织、学术和师资培训等方面,促进成人教育日益成为一个独立的实践专业与合法学科。
二、参与、支持与调控的外部机制
美国成人教育之所以得以不断大力发展,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参与,形成了有利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外部机制。下面从政府、社会机构、私人个人三方面进行分析。
1、政府:辅助性管理与务实性调控
现代政府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社会,当然包括教育。但美国政府对成人教育的干预始终是间接的、有重点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领导体制上,基本由地方分权,联邦间接管理。 公立的成人教育主要由各级根据本州的情况自行管理,州教育委员会设有专管公立成人教育的机构。联邦政府一般以立法、拨款等方式通过州间接地干预。对于紧急性项目,联邦则临时举办委托性项目。例如,1991年佛罗里达州6000人因东方航空公司破产而失业,劳工部即拨款100 万美元给该州的一所社区学院,委托它对这些人进行培训,以使他们重新就业。(注:赵曙明:《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9 月,第104页。)当然,政府部门直接办理其雇员的培训。
(2)政府在项目上有选择地干预成人教育。 这种干预主要针对:①重点资助对国家发展影响极大或公民福利性的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项目,诸如成人初等和中等教育、合作推广教育、职业教育、处境不利者的培训、退伍军人培训等。②专业提高、个人娱乐等方面的项目由社会力量办理,但政府对其人事、设施、行政开销方面,也时常给予一定支持。③临时办理与一些重大而紧急问题的解决有关的培训,例如,难民培训、受灾者培训等,这些项目有的面对广大公众,有的事关社会的安定,难以由社会各界或私人独立举办,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干预。
(3)干预方式的间接性与宏观调控性。 其间接性表现在政府的干预主要通过立法与拨款等方式。有关成人教育的立法分两大类:一类是专门针对成人教育的立法,诸如1914年关于赞助各州推广服务项目的“史密斯—利费法案”、1962年的“人力发展及训练法案”、1966年的“成人教育法案”;另一类是在普通教育立法和其它立法中对有关的成人教育的立法,例如,1965年“高等教育法案”第一条即明确规定对各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基金,以帮助解决社区间的有关成人教育项目。1964年的“经济机会法案”强调通过训练和有关社会服务的教育项目来改善贫民生活。1987年“贸易与出口促进法案”也强调通过培训职员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联邦拨款则可分为四种:①资助基金(grants—in—aid)。它分配给州或直接给予成人教育机构, 以实施持续性项目,诸如成人基础教育和推广教育等;②服务合同金,它主要用于资助特别培训,诸如对参与VISTA项目自愿者的培训; ③直接运行金,它主要用于政府雇员在职培训和资助对公众提供有关健康或资源保护的信息项目;④学生资助金,它主要以津贴形式用于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和以奖学金形式用于志愿做特定学科教师的学生。其宏观调控性则表现在各级政府主要以立法、拨款等形式,重点资助有关全局的、福利性的和紧急的培训,对培训机构具体运作则很少干预。另外,政府在成教信息服务、资料搜集与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
总之,美国政府对成人教育基本上是辅助性干预、重点调整、间接管理。成人教育项目的实施主要由各机构自主行事,由各种协会进行专业性规范与协调。
2、社会各部门:积极支持和举办成人教育
在美国,成人教育始终主要是一项社会性事业,被视为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普及与应用文化知识、提高机构绩效和建设社区的有效手段,各行各业的组织机构都重视成人教育。
(1)员工培训制度化,员工接受培训被视为任职资格之一。 从政府机关、专业协会到工商企业,社会各界都已日益形成这样一种制度:员工尤其是专业人员和高级职员任职资格要求之一,即定期参加一定培训。长期以来,在诸如医生、律师、会计师、教师等许多专业领域,为了确保其行业质量,专业协会要求其成员定期接受专业继续教育,方能继续任职。许多行业甚至实行强制继续教育制度,并成立了自己专业继续教育协会,例如“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协会”(SMSDCME)。 值得注意的是,八十年代联邦颁布了关于全美劳动力在岗的培训“工作培训合作伙伴法案”(JTPA),力求并支持建立全美劳动力再培训制度。
(2)提供物质保证,机构支付培训费用。 为鼓励和保证员工参加培训,美国各种部门和机构大力为其职员支付培训费用。这尤其表现在工商业机构。据一份1984年的报告,学校正规教育经费每年为2380亿美元, 而工商行业在职培训每年花费2100 亿美元(注:Lee,"TrainingProfiles:The View from Ground Training",1986 b,23(10),P67 —84)。1986年仅接受雇主所资助的正规培训的人员就大约有3050万。有关企业培训研究表明,企业培训费平均占其销售额的1%或工资总额的3.3%(注:"Hand 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P423P427)。
(3)社会各界直接举办成人教育。 美国举办成人教育的机构多种多样,1986年美国教育部分类统计中,将成人教育的举办者分为9 大类:普通学校:两年制社区学院或技术学院;职业、贸易与商业学校;其它学校;中小学校;各级政府机构;劳工组织与专业协会;社区私立机构;私人教师等。可以说,几乎所有部门都举办了某种形式的成人教育项目。
一方面,主要服务于青少年的正规教育体系一直热心办理成人教育,并日益全面地向成人开放,成为接受成人学员人数最多的一个体系。早在南北战争前,夜间学校等成人教育项目就成为公立学校体系的一环。大学在二十世纪初就普遍把办推广教育视为自己功能之一。纽约大学二十世纪初就开设广泛的学分和非学分的继续教育课程,并于四十年代使非学分的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地位相同。哈佛大学在1910年率先对校外各年龄者开放文学士学位,获得这类学位即可攻读校内各专业的高级学位和19个领域的硕士学位。到七十年代,160所大学,1236 所四年制学院都开设了成人教育课程。据1979年统计,参加公立学校所办成人教育的人数已达1818.6万人,占美国成人教育对象总数的41.3%。(注:黄富顺:《比较成人教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第99页,71页。)传统上,正规教育机构办理的成人教育项目多为扫盲、职业培训、闲暇教育等非正规的课程,并由其所属的成人教育部门负责。正规教育机构逐渐地全面开放,它们走出校园,与企业开展各种产学合作项目,积极参与社区问题解决,提供更方便、更全面的服务。高等院校在推广教育、函授教育、非学分短期课程等传统成人教育项目之外,进一步发展了校外学分课程、部分时间制的学位课程、回归教育性的非学分课程,招收成人学生,甚至老年学生。1982年,两年或四年制学院正式注册学生中,39%为25岁以上的成人。1987年,大约有740 所美国四年制学院和大学招收了6.75万名在老人护理中心(Elder hostil)中生活的退休人员,为他们开办了为时一周的大学水准的个人充实课程。 (注:Elderhostel,"1987 Program Survey",Boston:Elaerhostel,1988.)可见,美国普通教育从中小学到最有声望的大学,都热心举办各种成人教育。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的社会各界也重视直接办理成人教育项目。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内部设立了专门的人力培训与开发机构,直接培训雇员,使企业成为学习机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的美国人都成立了志愿的民间组织,诸如“妇女投票者联盟”、“老兄俱乐部”(Sierra chub)、“全美家长及教师代表会”、 “犹太人联盟”、“制造业协会”等,它们也热衷于办理各式各样的成人教育。美国的许多福利机构青年组织、服务组织和卫生组织,诸如红十字会、“基督教男青年”协会、童军、家庭福利协会等,都开办免费成人教育项目,以开展其活动,提高公众文化水平。
3、私人:大力给予资助与志愿服务
美国成人教育的开展还得力于私人的支持,这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私人基金会支持,它们在研讨、出版、联络会议、 课程开发、技术、设施等方面,大力资助成人教育。1924年卡内基基金会总裁凯佩尔(F.P.Keppel)倡导并资助各类成人教育机构领导者开会,促成了1926年“全美成人教育协会”的成立。凯洛格财团对芝加哥大学等6 所中部地区大学开展推广教育中心,从而促进了推广教育的统一与协作。福利财团则在1951年设置了成人教育基金会,支持成人教育的研究与规划。该财团1966年捐款100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由卫星、同轴电缆和微波传送联接的全美非营利电视频道,即教育电视台(NRT), 以向广大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注:《大美百科全书》(1 ),台湾光复书局编译并出版,1990年,第100页。)
(2)志愿者义务服务, 广大志愿者对美国成人教育的大规模开展贡献很大。早在殖民地时期,志愿团体的成员即捐资购置图书供阅览。被称为第一个美国成人教育组织的“文化学园”(Lyceum),也是运用志愿人员完善公立学校、图书馆与博物馆,为成人举办演讲课程与研讨活动。后来成立的许多福利性机构、青年组织、志愿者协会、服务俱乐部等民间团体,都吸引了大量的志愿性义务人员,其成人教育活动的实施主体当然是这些志愿者。1970年洛巴赫(F·Laubach)的扫盲运动即使用大批志愿教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注:"Handbook of
Adultand Continuing Education",P.100)其实,在美国, 许多专业知识者,有一技之长的人和广大青少年都会志愿地到成人教育项目兼职或服务,从而使很多非赢利性项目得以成功开展。
三、对该发展机制的简要评价
首先,从实际效果上看,该机制充分务实地发挥了成人教育系统内外部因素各自的作用,确保成人教育事业持续而健康发展。
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认为,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以教育为中心,由制约和调控着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多元因素构成。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生态环境中各因素互动地联系着。在教育诸领域中,成人教育具有更突出的生态系统特征,即它与社会各方面存在着更直接的互动关系。因此,成人教育发展既需要自身的全面完善,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机制显然符合上述教育生态学基本原则。一方面,成人教育系统自身面向社会各界,针对学员各种实际需求,目标多样、方法灵活、服务周到、讲求实用,各类项目有其特色,而且自身不断交流与整合,逐步成为一个独立专业领域。另一方面,全社会充分参与,政府间接管理并侧重干预公共性或紧急项目,社会各界机构根据自身需要积极举办或支持成人教育项目,个人则热心为成人教育自愿性服务或慷慨解囊。显然,该系统内外各尽其责,互为补充,有机配合,使成人教育成为全社会的事业,并与社会各行各业和个人生活充分结合,而得以不断发展。显然,正是这种机制使美国成人教育能够既全面地完善自身,又与社会各方面保持有效的互动关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系统,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革新,最终成为美国教育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领域。
其次,从理论上看,该机制较好地体现了当代成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宏观上,当代成人教育不再仅仅是富裕公民闲暇时的文化充实活动,或国家实施政治运动的手段,而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战略手段之一,因此成人教育必须多样性地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充分重视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关性,并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与支持。在微观上,成人教育必须适应成人学员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征,目标多样且求实,课程与教法灵活且务实,服务周到。前文已清楚地表明,美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机制,是较为符合当代成人教育发展的这些规律的。
再则,从观念上看,这种机制也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反映。一方面,该机制体现了美国文化传统中积极的因素,诸如讲求实际、注重实践经验、敢于创新与重视科研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力求地方分权与社会自治、重视法制规范的政治态度,以及充分肯定个人不断努力以自我实现的人生态度。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文明的要求,能促进成人教育革新与进步。但另一方面,该机制也反映出美国文化的局限,诸如个人主义、物质享乐主义和各自为政的地方主义。
另外,这种机制具有“自由市场需要模式(free—market— needsmodel)”的色彩, 即主张成人教育的好坏主要在于它是否能有效地满足学员的需求。应当说,这种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使成人教育符合学员及社会实际的真正需要,并确保成人教育项目的效益。但是必须注意,成人教育肯定有异于一般商品的销售与消费,成人教育必需要有独特的规范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