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钉作用下滑动法内收上前牙过程中(牙合)平面的变化论文_张燕琴

杭州富阳第一医院 口腔科 311400

【摘要】目的:探究种植钉作用下滑动法内收上前牙过程中(牙合)平面变化。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直丝滑动与种植钉联合的方法关闭拔牙间隙。结果:22例患者共种植了42颗种植钉,其中有5颗为Aarhus支抗系统,18颗为慈北支抗钉,所有患者均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为100%,种植有均未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结论:本次研究应用种植钉在内收前牙过程中上颌合平面发生旋转(顺时针),上颌前后牙均出现变化,从而使上颌合平面出现变化,但前牙内收应用种植钉垂直高度与稳固性良好。

【关键词】种植钉;滑动法;牙合;牙齿移动

对于内收前牙的患者,种植钉植入部位为上颌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间的膜龈联合处,也使种植钉联合滑动法较常规滑动法出现了诸多改变,尤其是在内收力方向上出现较大变化。当前大部分研究局限在上颌前牙或后牙的三维变化上,对于前后牙变化后造成的合平面变化研究较少,而合平面的变化更会影响患者的面型和微笑美学;也会对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对青少年患者颅面部正常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研究选取本院部分滑动法联合种植钉关闭拔牙间隙病例,探究其对牙合平面变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2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经检查上牙列排列正常;将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应用种植钉与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排除了先天上颌前牙畸形或者其他缺陷病例;正在应用矫正器治疗病例;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病例;颌面部外伤病例。

22例患者中,男12例,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1.5±2.5)岁;安氏错合类型:2例I类,20例II类;女10例,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7.5±2.2)岁。安氏错合类型:2例I类,8例II类。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实施以下治疗方法。

1.2方法

应用MBT直丝弓托槽作为矫治器,槽沟为0.022×0.028英寸;应用尺寸为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为关闭间隙阶段的主弓丝,关闭间隙时间为28d;对上颌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根间麻醉,以1000马达转速将骨皮质穿透,将种植钉植入,使得种植钉在膜龈联合部位与牙体保持30°角,35d后应用弹性链圈加力,施加链圈力值为120~150g;记录牵引时间、钩高度与位置,对各项测量指标详细记录。左右侧未重叠的点取中点,本组标记10个点[1-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均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测量与统计工作,时间间隔为3周,3周后取每次测量的平均值,应用使用检验计数资料,定点与测量误差应用Dalber’s公式计算[3-4]。

2结果

22例患者共种植了42颗种植钉,其中有5颗为Aarhus支抗系统,18颗为慈北支抗钉,所有患者均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为100%,种植有均未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牵引钩置入上颌尖牙有11例,其中,3例在尖牙远中,有1例距槽沟5.0mm,剩余均距槽沟1.2mm。有2例患者应用到了上颌弓丝弯制摇椅,有7例种植钉由III类合间牵引。T1与T2期上颌影像重叠见下图。

改为:

2结果

22例患者共种植了42颗种植钉,其中有5颗为Aarhus支抗系统,18颗为慈北支抗钉,所有患者均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为100%,种植有均未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牵引钩置入上颌尖牙有11例,其中,3例在尖牙远中,有1例距槽沟5.0mm,剩余均距槽沟1.2mm。有2例患者应用到了上颌弓丝弯制摇椅,有7例种植钉由III类合间牵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合平面变化是发生了顺时针旋转,第一磨牙出现了远中移动,并被压低,在整个前牙内收上控制较好。治疗前(虚线)与治疗后(实线)上颌影像重叠见下图。

3讨论

在植入种植钉过程中,植入过程没有应用到螺刀,而是先钻通骨皮质后旋入种植钉,这样能够减少种植钉应用过程中出现种植钉脱落或者折断等问题。有研究显示,峰钻直径要比常规的种植钉小,减少幅度为0.3~0.4mm左右,通过椎束与CT检查发现,上颌部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根间距离上颌窦最远,釉牙骨质界到根尖质骨的距离逐渐增大。还有研究显示[5],可以适当对上颌种植钉植入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根尖方向,最好能够与牙轴呈45°角。建议将种植钉植入在角化龈部位,因为此部位角化程度最高,可以有效抑制牙龈过多局部组织的刺激,只需要内收患者,建议种植钉植入到膜龈联合处,可以靠近牙槽黏膜与附着龈的交界位置,距离釉牙骨质界3.0mm的位置,因为此部位牙槽黏膜缺少角化层,且存在较大的结缔组织移动幅度,更容易使组织软化,不同患者对附着龈宽度有着不同要求。种植钉负载能力与骨-钉接触面一致,并且与钉的直径、大小、形态、表面等有关。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应用100~120g的力最为适宜。本次研究最佳加载时机设定为28d,100%的成功率证实了操作的安全与有效性,但是本次研究结果仅针对成年人,儿童种植钉安全性与稳定性仍需要研究与证实。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合平面变化是发生了顺时针旋转,这与牙齿移动存在相关性,颌间牵引以及口外力、后倾弯以及摇椅行等均对合平面变化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次研究中有7例种植钉由III类合间牵引,但对种植钉牵引无影响,由此,没有影响到上颌平面形态。临床上对于种植钉内收前牙过程中出现的合平面变化采取的措施有:调整引钩高度或者改变口外例J钩,有研究显示,牵引钩高度增加,前牙向唇外移动,压力量增加,很多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本次研究下颌平面未出现变化,使垂直高度控制在合理位置,即使磨牙稍微向后移动但也存在轻微的压低,整个垂直高度控制上较好,鉴于后牙有轻微垂直度变化,由此需要增加病例数进一步证实结论,总之,垂直生长型,种植钉是最适宜也是最安全选择。

综上所述,种植钉作用下应用滑动法内收上前牙安全有效,会使合平面出现变化,第一磨牙出现了远中移动,并被压低,在整个前牙内收上控制较好。如何才能减少合平面变化,及时纠正旋转合面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姜琴. 微种植体支抗舌侧内收上前牙力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

[2]蔡留意. 个体化舌侧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前牙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D].郑州大学,2012.

[3]高雪. 舌侧矫治不同牵引位置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

[4]邓闻文. 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时种植钉与牵引钩的位置对前后牙位移影响的有限元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张翼. 上颌前牙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

论文作者:张燕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种植钉作用下滑动法内收上前牙过程中(牙合)平面的变化论文_张燕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