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与术后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69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依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发病至手术时间间隔不足24小时、不低于24小时者分别设为早期组(39例)、延期组(30例),均接受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切口愈合、切口感染(丙类切口)等情况。结果: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率10.14%;早期组一期愈合(甲乙类切口)率为94.87%,高于延期组的83.33% (P<0.05),早期组切口感染率为5.13%,低于延期组的16.67% (P<0.05);早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3.5±0.5)天,少于延期组的(5.3±0.9)天(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发病后24小时以内手术可减少术后感染,临床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手术时机;抗生素;丙类切口
急性阑尾炎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以转移性腹痛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普外科常见病,其诊治并不难,但术后感染常见,处理不当可导致切口疝或裂开、全身性感染等异常,不仅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而且困扰着一线医务工作者。目前发现,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原因复杂,影响因素不单一。本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与术后感染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经CT等检查确诊、拟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9例,所有受试者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手术时机,将发病至手术时间间隔不足24小时、不低于24小时者分别设为早期组、延期组。早期组39例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19-68)岁,平均(45.09±5.11)岁;身体质量指数(18.22-26.47)Kg/m2,平均(23.05±2.75)Kg/m2;分型:单纯性19例,化脓性13例,穿孔及坏疽性5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延期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1-70)岁,平均(46.24±3.47)岁;身体质量指数(18.65-26.17)Kg/m2,平均(23.55±2.82)Kg/m2;单纯性14例,化脓性8例,穿孔及坏疽性6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经统计,两组的身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沿皮纹取右下腹斜切口,分离定位盲肠,追踪并显露阑尾,游离系膜并于根部结扎阑尾动脉,距盲肠5mm处丝线结扎,自根部离断阑尾,荷包缝合处理残端,阑尾周围脂肪组织或系膜覆盖以加固。
1.3 观察指标
包括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切口愈合、切口感染等情况,切口愈合分为三类[1],其中,切口愈合好,无任何不良反应者为甲类;切口有积液、血肿、硬结、红肿等炎性表现,但未化脓者为乙类;切口化脓需引流者为丙类。本研究将丙类切口定义为感染,其余切口为一期愈合。所有评定工作由我科同一名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和同两名住院医师独立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进行,切口感染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抗生素使用时间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则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切口愈合:早期组甲类30例,乙类7例,丙类2例;延期组甲类20例,乙类5例,丙类5例。经统计,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率10.14%(7/69);早期组一期愈合率高于延期组(P<0.05),早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延期组(P<0.05),见表1;早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3.5±0.5)天,少于延期组的(5.3±0.9)天(t=6.951,P<0.05)。
表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
注:*与延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最为常见、对患者身心影响不容忽视的一种急腹症,如处理不当,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阑尾术后切口感染并不少见,不仅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而且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本研究阑尾炎术后感染率约10%,与高朝霞等[2]的研究吻合,提示应给予重视,寻求其相关发生原因,进而指导临床防治。目前,急诊手术仍是急性阑尾炎治疗的首要选择,若推迟手术则病情不断演变,导致病情恶化,增大手术难度,肠内容物污染风险,延长手术时间,术野暴露延长,多方面增大感染风险[3]。本研究早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延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少于延期组(P<0.05),提示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与术后感染有关。对此,笔者建议:目前为了避免误漏诊,不少医师进行大量辅助检查,因此,应加快必须性检查,减少甚至消除不必要检查。其次,此类患者多数因呕吐存在水盐失衡,麻醉医师为了纠正水盐失衡,不同程度延长了手术开始时间,应与麻醉师沟通,若非严重紊乱,可于术中纠正;最后,部分患者及家属认识有限,医患沟通时犹豫不决,耽搁时间,因此,应加大院前宣教,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总之,急性阑尾炎发病后24小时以内手术可减少术后感染,有助于病情恢复,临床中应给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耿世霞,朱丽.手术室护理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51.
[2]高朝霞.降低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190-191.
[3]宗华,李继东,冯帆,等.糖尿病患者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2748-2751.
论文作者:王文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切口论文; 阑尾炎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阑尾论文; 感染率论文; 抗生素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