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兆全 湖北省枝江市顾家店中学 4432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下面谈谈本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实践与体会:
一、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在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田。
3.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确定点的位置的工具,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4.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5.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1.适度性原则。德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精神、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使之在无意中接受。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德育渗透的依附性,不可将数学课变为政治课,那将失去数学课的教学本质。
2.量力性原则。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思想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德育素材,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系统性原则。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应遵循教育原则,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
4.情感性原则。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教师动之以情,才能激学子之情,使之乐其所学。要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课堂的理性灌输中融进形象化的情感,使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德育就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5.重点性原则。数学能够用来进行德育渗透的素材很多,为了有效地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要遵循重点性原则,突出一个重点,使其色彩浓些、力度大些,以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德育渗透中教师的作用
1.教师人格的作用。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有意无意地加以仿效。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
2.教学态度的作用。数学教材中涉及数学家、数学名著、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较多。辩证法、数学美等因素蕴涵在具体内容之中。我们数学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及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精神、态度、思想、方法,并随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同时在培养学生数学道德意志的过程中,我们要花气力、倾心血、下功夫,锲而不舍。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任重道远,勇于探索,努力践行,必将出现数学教育的新天地。
论文作者:卞兆全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中论文; 集体论文; 原则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