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再认识_实物资产论文

对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再认识_实物资产论文

对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保值增值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已经把资本保值增值率列为衡量企业财务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其计算的基本依据就是财务资本保全理论。但是,资本保全理论不仅仅包括财务资本保全理论,还包括了实物资本保全理论和其他资本保全理论,所以探讨不同资本保全理论下的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将有助于资本保值增值率对企业资本保全状况的真实反映和衡量。

一、资本保全、资本保值与资本增值的关系

资本保全理论是会计理论中的一项基本理论,它是收益计量理论的核心。资本保值增值问题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及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问题。

资本保值与资本保全是紧密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资本保值是以资本保全理论为依据的,资本保全是资本保值的基础,没有资本保全就谈不上资本保值。但资本保全并不是资本保值的全部内涵。资本保值应该在资本保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货币或资本的时间价值(通常可将资本的正常收益看做是资本的时间价值),而会计上的资本保全概念并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此,资本保值可在不同的资本保全观的基础上,考虑期初资本的机会成本或时间价值,使不同的资本保全观念得以充实。而资本增值则以资本保值为基础,超过保值的额度即为增值,所以资本增值与资本保全、资本保值比较容易区分。

资本保全、资本保值与资本增值的关系可用下面的等式反映出来:

资本保值额=资本保全额+资本正常收益或资本时间价值

资本增值额=期末资本总额-资本保值额

二、财务资本保全理论下的资本保值增值率

财务资本是企业净资产或产权的同义语,其计算公式为:

财务资本=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由于它是直接从财务报表中获取的,所以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财务资本保全就是要求在扣除了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增资后,期末所有者权益大于期初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才是企业所获取的利润。

我国现行的企业资本保全考核指标实际上就是名义货币计量单位下的财务资本保全考核指标,其计算公式是: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净增资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若该指标等于或大于1,企业就实现了资本的保值或增值。该指标易于理解与计算,但没有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这里假设没有非通货膨胀因素引起的价格变化)。因此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对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影响。

第一,资金时间价值对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影响。众所周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是不断增长的。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指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增长率,通常用市场利率来表示。这样,我们在考核企业资本保全状况时,就不能简单地将期末所有者权益和期初所有者权益进行对比,而应该考虑将市场利率后的期末与期初的所有者权益进行对比,即期初的所有者权益按市场利率折算为一年后的终值,同时把当年度的增减资的数额也依据市场利率折算为年末的终值。这样,财务资本保全的衡量指标就变成了如下公式: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净增资额×(1+i/2)]/[期初所有者权益×(1+i)]

其中i表示市场利率。

如果该指标等于或大于1,即实现了财务资本的保值增值;否则,则未实现保值。

第二,通货膨胀对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影响。现行资本保全考核指标是以“币值稳定”假设为前提条件的,而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价值必然要下降,此时我们应该采用一般购买力单位作为计量单位,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调整,使它们能够反映各自的期初价值。具体到计算方法,就是在期末以物价变动指数调整期初的所有者权益,用期末所有者权益和调整后的期初所有者权益进行对比。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净增资额×(1+j/2)]/[期初所有者权益×(1+j)]

其中j表示物价变动指数。

第三,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对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率的综合影响。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在考核资本保全时,应该将这两个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此时财务资本保全的衡量指标就变成了如下公式: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净增资额×(1+i/2+j/2)]/[期初所有者权益×(1+i+j)]

其中i表示市场利率,j表示物价变动指数。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财务资本保全理论下所计算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的是企业净资产账面数(扣除净增资额)在期末与期初两个时点上的增减变化情况,这种变化更侧重于净资产数额的保值增值,但并不能说明企业生产能力是否得以保持和提高。

三、实物资本保全理论下的资本保值增值率

在当前物价持续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等非通货膨胀因素引起价格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率,依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保全。因此,就要解决实物资本保全的考核指标问题。但在实物资本保全理论下,其考核指标的设定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是企业的营运能力不容易被量化。

由于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的生产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公司拥有的实物资产;二是以后年度能够生产与当年数量相同的商品或服务(产出)的能力;三是以后年度能够生产与当年价值相同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因此,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第一,以实物资产来衡量生产能力。如果以拥有的实物资产来衡量企业生产能力,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这里假设实物资产均由所有者权益资本形成,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且全部用于生产):

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实物资产价值/期初实物资产价值

如果把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也考虑进去的话,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就变为:

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实物资产价值/[期初实物资产价值×(1+i)]

其中i表示市场利率。

如果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话,这种情况下的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为:

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实物资产价值/[期初实物资产价值×(1+i+j)]

其中i表示市场利率,j表示物价变动指数。

第二,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来衡量生产能力。如果以企业生产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来衡量企业的生产能力,以不同年度生产量来比较,则有悖于会计的会计分期假设。因此企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其每日产量来表示,这样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就可用下边的公式来表示(这里假设日生产量全部是由所有者权益形成的,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且所有者权益全部用于生产):

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日生产量/期初日生产量

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与现行资本保值增值率相比,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是否有能力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或进行扩大再生产。

由于该指标是利用企业每日所生产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来计算的,无法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所以此处不再讨论这两个因素对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计算的影响。

第三,以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来衡量生产能力。如果以企业生产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来衡量企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其每日生产的产品价值来表示。这样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就可用下边的公式来表示(这里假设日生产量全部是由所有者权益形成的,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且所有者权益全部用于生产):

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日生产量×期末单价)/(期初日生产量×期初单价)

在该公式中,已经考虑了物价因素的影响,当然该因素是个别物价因素,比用物价变动指数来调整更加准确。因此不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如果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话,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就变为:

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日生产量×期末单价)/[(期初日生产量×期初单价)×(1+i)]

其中i表示市场利率。

纵观实物资本保全理论下的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我们不难发现,从公司拥有实物资产价值的角度来看,只有企业的实物资产全部由其净资产形成(即不存在债务)时,这种计算才有一定的意义,而这种情况在现实的企业中几乎找不到;另外,从以后年度能够生产与当年数量相同的商品或服务(产出)的能力,或以后年度能够生产与当年价值相同商品和服务的能力的角度来看,所计算出来的资本保值增值率都没有真正涉及到企业的权益资本(即净资产),只能理解为该指标间接地反映了企业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

四、对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进一步思考

针对财务资本保全理论和实物资本保全理论下资本保值增值率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对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做进一步的思考。

首先企业的实物资产的形成,既可来源于权益资本的占用,也可来源于债务资金;同时,企业除了实物资产以外,还可能存在大量的非实物资产,例如人力资产等,此时企业的生产能力就不仅仅体现在实物资产上,而是体现在全部资产上。其次资产的计量属性必然要采用公允价值,因为公允价值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智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达成共识(一致)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相关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只有公允价值才可以反映各类资产当期的收益性,即其内在的价值与风险。

因此,笔者认为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条件下,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可以修正为:

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资产公允价值-期末负债公允价值-净增资额)/(期初资产公允价值-期初负债公允价值)

如果将资金时间价值考虑进来的话,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则为:

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资产公允价值-期末负债公允价值-净增资额×(1+i/2)]/[(期初资产公允价值-期初负债公允价值)×(1+i)]

其中i表示市场利率。

如果同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话,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则为:

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资产公允价值-期末负债公允价值-净增资额×(1+i/2+j/2)]/[(期初资产公允价值-期初负债公允价值)×(1+i+j)]

其中i表示市场利率,j表示物价变动指数。

标签:;  ;  ;  ;  ;  ;  ;  ;  ;  ;  

对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再认识_实物资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