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郭晶晶

郭晶晶 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大专 护师

【摘 要】目的:剖析冠心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法的效果,供临床借鉴。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共计9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96例患者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行常规治疗及基础护理,试验组再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法。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住院时间与心绞痛发病率。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病率为29.17%,对照组为52.08%。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6.17±1.62)天,对照组为(22.34±2.05)天。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收缩压与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冠心病常规治疗与基础护理中,合理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法,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预防心绞痛。

【关键词】冠心病;住院时间;综合护理干预;心绞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冠心病患者,收录时间: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依据,将96例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试验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46至7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60.9±5.4)岁;病程在0.7至14年的范围之内,平均(7.3±4.5)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45至73岁的范围之内,平均(60.7±5.2)岁;病程在0.6至15年的范围之内,平均(7.2±4.4)年。两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2.1 有严重听觉障碍亦或者是语言交流障碍者。

1.2.2 有精神疾病史者。

1.2.3 合并老年痴呆症亦或者是严重躯体类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给予一定剂量的心血管药物)与基础护理(病情监测;心理教育;常规宣教;用药指导)。此外,试验组再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法,详细如下:

1.3.1 心理干预[1]。

指导患者正确调理情绪;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如,听音乐;讲笑话;看书),帮助患者疏解不良情绪。积极与患者交流,给予其大量的鼓励与宽慰;告知患者维持心态平和的重要性,提高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预防心绞痛。耐心开导患者,并将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诊断;致病因;预后;临床特征)向患者作出详细的陈述,以使其充分了解冠心病。教会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冠心病的致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

1.3.2 加强健康宣教的力度。

制定冠心病防治知识小手册,并将其逐一分发至每例患者手中。由责任护士领头,每日定时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利用院制“健康需求调查问卷”,充分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及接受治疗的能力,并根据调查结果,合理调整健康宣教的内容,同时为患者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3.3 运动指导。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其提供最佳的运动计划,但仍需遵从有氧原则,也就是说运动的内容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游泳;走路;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严禁患者私自做一些具有剧烈性亦或者是竞争性的运动。至于老年患者,可让其通过散步、打乒乓球以及练气功等项目,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1.3.4 饮食指导[2]。

每日膳食需严格遵从四原则,分别为:低热量;低脂;易消化;低钠。可多食富含蛋白质、钾与钙的食物,少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每日饮水不得低于1升,并注意绿色蔬果的摄入,以维持大便的通畅,防止便秘。鼓励患者每日定时排便,可让其多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比如:土豆;香蕉;红薯;芹菜。积极对患者的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促进肠道蠕动。若患者有便秘症状,需给予其一定剂量的缓泻剂亦或者是行低压灌肠辅助治疗。

1.3.5 出院指导。

叮嘱患者定期来我院复查,并为其建立相应的档案手册。开通电话热线,24小时为患者答疑。成立随访小组,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1.4 临床观察指标

监测两组经不通方法护理后,其收缩压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心绞痛的发病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 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发病情况分析

观察发现,试验组心绞痛发病者,共14例,所占百分比为29.17%;对照组共25例,所占百分比为52.08%。试验组心绞痛发病率29.17%,明显低于对照组52.0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住院时间分析

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6.17±1.62)天,对照组为(22.34±2.05)天。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收缩压与心率变化情况分析

护理后,试验组收缩压为(21.36±1.92)千帕、心率为(96.62±14.63)次/分,对照组依次为(19.25±1.64)千帕、(72.94±11.87)次/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收缩压与心率变化情况分析表

3 讨论

综上所述,冠心病为心因性疾病,即:不良的心理情绪不仅能使人体诱发此疾病,同时还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研究发现:人体长时期处于紧张状态下,糖以及脂肪代谢均会发生紊乱,使得血脂大幅度升高,进而形成血栓。此时,在血液凝固性增加的条件下,人体将极易出现冠心病[3]。此外,冠心病的发生,还会刺激患者神经,使其产生负面心理情绪,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并诱发心绞痛亦或者是心肌梗死。有甚者,还会出现猝死病症。故,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是预防心绞痛、改善预后以及提高治疗效果的保障。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则能起到培养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疾病认知度与治疗依从性、减少护患纠纷以及维持良好心理情绪的作用[4]。实践表明:和基础护理法相比,综合护理干预法在冠心病中更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5]。

本研究证实:试验组心绞痛发病者14例、住院时间(16.17±1.62)天,对照组心绞痛发病者25例,住院时间(22.34±2.05)天。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收缩压以及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法,并将其积极用于冠心病中,既可促进患者相关治疗指标的改善,又能降低心绞痛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卢玉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4):39-41.

[2]曹秀芳.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19-20.

[3]牟会伟.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38-39.

[4]刘轩.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44):216-217.

[5]李正芳.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98-99.

论文作者:郭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郭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