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了怎么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抑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什么是抑郁?
有人说抑郁是“精神疾病的小感冒”;北京林大的朱建军老师有一句话非常形象:“抑郁就像是人类的冬眠。”
二 抑郁状态
这种状态的显著表现,首先是情绪低落。患者起初表现为疲乏无力,无精打采,失眠早醒,工作能力下降等,以后逐渐出现情绪消沉,忧郁,沮丧,一筹莫展;遇事消极,以往的“过失”和眼前的“不如意事”纷纷涌上心头,萦绕不去。常感前途渺茫,因而悲观厌世。患者常静坐一隅,独自伤心,回避亲友和同事,别人的欢笑只是增加其痛苦,严重的自卑感可使之羞于见人。
患者感到自己思想迟钝,脑子变笨。严重的抑郁情绪使患者总是自责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废物或社会的寄生虫,甚至把过去的一般缺点错误夸大成不可饶恕的罪行而要求处理自己。患者可能因为罪恶妄想而拒绝进食,或采取其他的自我惩罚手段,甚至于用自杀来了结自己“罪恶”的一生。在自罪妄想的基础上还可能产生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认为人人都向他投以厌恶的眼光,议论他的罪恶,要判他的罪等。此外,患者还会根据便秘、食欲不振和腹部不适等而自疑生了某种不治之症。由于运动机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患者动作迟缓,卧床少动;严重时还会呈现木僵状态。一些有悲观消极观念而无抑制症状的患者自杀的危险性很大。
临床上通常也把抑郁症分为四型:轻性抑郁、急性抑郁、木僵性抑郁和慢性抑郁。轻性抑郁和急性抑郁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可以互相过渡。急性抑郁常在精神或躯体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木僵性抑郁常由急性抑郁发展而来,以木僵状态为特征。慢性抑郁与轻性抑郁症状相仿,但病程迁延。
三 抑郁的症状标准
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两周,此期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四项:
a 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
b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地持续疲倦无力感。
c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d 自我评价过低,常有自责、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e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f 反复出现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g 常失眠,早醒,个别病例睡眠过度。
h 食欲不振,厌食或体重明显减轻。
i 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
另外,台湾的吕荣杰老师列了一个“自我检查表”,可供参考:
a 时常感觉忧伤、焦虑、空虚。
b 有自杀的念头。
c 充满罪恶感以及无望、无用的感觉。
d 对过去喜欢的活动、事物失去兴趣。
e 失眠或睡太多。
f 食量比平时减少,体重下降,或饭量陡增,体重直线上升。
g 无法静下来,很容易烦躁或行动明显变得迟缓。
h 身体上一直有些看病吃药也治不好的毛病,如头痛、慢性疼痛、便秘,或者很难集中精神,记忆力变差,也常常犹豫不决。
i 体力变得很差,感觉疲劳,无精打采。
四 抑郁了怎么办?
如朱建军老师所说,“抑郁就像是人类的冬眠”,正常人也会抑郁,并不是只有抑郁症患者才会抑郁。对于严重的抑郁,必须求助于心理医生。但对于轻度的抑郁,还没严重到向心理医生求助的地步,自己也可以进行一些调节。下面提供几种非常简单的调节方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用。当然,下面这些方法也可作为抑郁症患者的辅助性治疗。
(1)晒太阳。抑郁的感情基调总体偏冷, 可以通过晒太阳先让自己的身体温暖起来,进而一定程度达到温暖身心的效果。最好选择户外晒太阳,要避免窝在屋子里烤电炉。因为户外视野开阔,可以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而户内空间太小,且较为阴暗,心胸不开阔,即使室内温度再高,心也可能是凉的。
(2)散步。选择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到户外散步。 如果天气阴沉的话,可能反而让人变得更加抑郁。
(3)运动。调节抑郁的一个主导原则,就是让自己动起来。运动是调节抑郁、宣泄情绪的好办法。一般情况下,抑郁的人只要让自己的身体运动起来,很快就能起到调节的效果。极少有人在运动的时候还会感到抑郁。
(4)聊天。抑郁的人独自静坐,往往不自觉地去回首一些伤心的往事,体验负性情绪,因此而变得更抑郁。这时候,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去找人聊天。通过跟人谈话,互相有了交流,可以避免独自伤心。如果对聊天的话题感兴趣,甚至能暂时遗忘自己的抑郁。
(5)逛超市。超市不但人多,而且商品也多,周围的人和身边的各种货物,会不断吸引你的注意。注意力分散,被外界刺激吸引,可以避免沉迷于抑郁情绪而不能自拔。
(6)减压。生活压力过重,也是导致抑郁的一个因素,因此, 减少生活上的压力也能调节抑郁。
(7)避免抽闷烟、喝闷酒。不难想象,一个人坐着抽闷烟、 喝闷酒是不可能起到调节抑郁的效果的。一定要抽,也应该找几个朋友一起,一边抽烟,一边闲聊。非要喝酒的话,也应该跟朋友一起喝,热闹的气氛可以暂时缓解抑郁。但是,烟酒终究不是调节抑郁的好办法,不提倡使用。迷醉状态可以体验到暂时的愉悦,可是,醒来之后多半更痛苦。
(8)其他。只要遵循上边的一些基本原则, 自己也可以在生活中发明一些对自己适用的小方法。朱建军老师在讲到抑郁的调节时开了个玩笑:“最近看报道说俄罗斯人新发明了一种调节抑郁的方法,就是用木棒敲击屁股。俄罗斯的心理学家真是的,非要把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表述得很科学。木棒敲击屁股,说白了就是打屁股。往屁股上猛抽一棍,正常人也会跳起来。抑郁的人也一样,你打他屁股,他反应,动起来了,当然能起到一些调节作用。我顺着俄罗斯人的思路,也发明了一种新方法,我把它称作‘非穴位针灸’,效果肯定好,不过仅限于对自己试用。给别人做咨询的时候禁止使用,因为违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