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高元芝,范小艳(通讯作者)

长沙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自本院手术病人中抽调120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一般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60例则采用精细化流程管理模式,总结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精细化流程管理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水平及患者满意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精细化流程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具有流动性强、工作强度大、风险事故发生率高的特点,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手术治疗,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临床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要求较高[1]。临床研究提出可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入精细化流程管理,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评价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本院手术室从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抽调120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年龄为(45.2±12.7)岁;观察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为22-73岁,平均年龄为(46.0±12.0)岁。入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为择期手术治疗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无贫血、无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无意识障碍;排除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经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类似,无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择期手术者,采用麻醉、手术方法与手术操作医护人员一致,常规将患者接入到手术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根据需要实施麻醉,摆放合适体位,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护送到病房。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操作基础上,结合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

1.2.1人员管理

加强医护人员责任感以及医德的培养,护理服务过程中,始终本着服务于患者的原则,救治患者生命,取得患者认可与信任;其次,制定完善的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选派有事业心、责任心的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回来后与医护人员交流学习心得,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同时护理人员要多培养与协调护理人员的默契,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1.2.2环境管理

首先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手术室环境对于手术室成功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必须保证医疗器械的无菌,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医疗器械的消毒,定期进行空气病房消毒,且及时做好记录,最大限度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积极做好病房环境的细节护理工作,消除隐患。术前需要由多人多次检查术中需要使用的相关药品、器械,必须保证准确无误。重复使用物品如手术鞋,需要经常清洗。除此之外,地面也需要进行消毒清扫,减少地面细菌,防止细菌滋生而导致感染发生。进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固定,进行洗手、消毒、更衣等一系列的流程,严禁吸烟。

1.2.3制定精细护理的相关制度

医院应制定完善的精细化管理规范,而且要求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管理规范操作,严格落实管理规范。护士长要做好严格的监管工作,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分为操作以及理论两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对精细护理的认知,并保证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1.3观察指标

1.3.1手术室护理质量

根据医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考察表调查,其包括护理记录、手术环境、卫生消毒、护理配合、知识考核。根据Likert4级评分[2],划分为四级:差1分,一般2分,良好3分,优4分,满分14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质量越好。

1.3.2护理安全情况

调查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

1.3.3满意度

医院结合手术室具体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操作、手术流程、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结果以及健康教育5个方面满意情况,每个方面满分5分,划分为5级。满分共计25分。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软件包处理,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并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3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为(18.50±2.12)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23.65±4.2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t=8.413,P<0.05)。

3讨论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精、细、严、准”为特点的全面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可针对性解决手术室管理不规范、分工不明确,避免手术管理过程中各种各样问题发生[2-3]。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充分利用有限人力以及物力资源,消除无效的动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以最少投入获得最优质的回报,让患者获得最大的收益[4-5]。我院借鉴国内外关于精细化管理经验,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以提高手术室治疗效果、成功救治患者的生命健康为目标,将手术室各级管理人员组织起来,按照手术室工作程序、原则以及方法,有计划、有组织控制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6]。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并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田美娟.绩效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58):11669.

[2]古建燕.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10):884-887.

[3]张少玲.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8):161-163.

[4]王光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及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111-112.

[5]吴娟娟.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218-219.

[6]刘玉红.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256-257.

基金项目:长沙市科学技术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1508027-31.

作者简介:高元芝,女,湖南,长沙市,本科,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

*通讯作者:范小艳,长沙市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410005。

论文作者:高元芝,范小艳(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高元芝,范小艳(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