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讨论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括约肌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截止2018年1月-2019年3月阶段内收治的120例括约肌肛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肌间瘘管结扎术)与研究组(实施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评判标准:各项手术治疗效果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治疗效果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机率的3.33%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的实施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其术后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括约肌肛瘘;创伤性
肛瘘病症在临床肛门良性疾病中的患病率较高,引发该病症的主要原因为因机体的肛周皮肤与其直肠、肛肠相通后而产生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病症,临床上以往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多重视“根治”,致使其较为忽视对患者肛门功能良好性的保护,且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复发率较高[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在括约肌肛瘘病症的治疗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其可弥补以往根治方式的缺陷,减少对患者肛门功能损伤,基于此,本文对括约肌肛瘘病症治疗过程中实施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后的效果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截止2018年1月-2019年3月阶段内收治的120例括约肌肛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8:22;平均年龄为(47.5±7.3)岁;平均病程(18.5±6.2)月。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39:21;平均年龄为(47.4±7.5)岁;平均病程(18.7±6.3)月。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所选120例括约肌肛瘘病例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纳入标准:(1)符合《肛瘘临床诊治指南》中诊断标准的患者。(2)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研究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1)肛门功能及形态异常的患者。(2)手术禁忌症患者。(3)合并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4)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内容如下:确定括约肌间沟位置,而后在该位置行手术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直至肌间沟,游离瘘管,使用可吸收线结扎瘘管,并对其进行切断,使用刮匙对瘘管内侧壁及括约肌间沟位置的肉芽及坏死组织,最后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全层切口,并予以患者加压伤口包扎。研究组患者实施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内容如下:确定括约肌间沟位置,沿瘘管走向位置自外向内对瘘管进行游离,遇到阻碍时可通过使用神经钩对瘘管进行充分牵引,并使其暴露,在此过程中应避免对患者的括约肌造成损伤,对瘘管经括约肌间沟处进行分离,使用止血钳对瘘管进行夹闭,而后对前面已游离的瘘管进行切除,使用可吸收缝合线紧贴于机体外括约肌进行瘘管内口结扎及缝合,最后在创口内注入双氧水来确定瘘管至内口处是否已完全封闭,确定完毕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引流,并进行切口加压包扎[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评估P值用SPSS22.0软件,以%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χ2对其进行计算;以()表示计量资料,并利用t对其进行计算,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手术治疗情况
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治疗效果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机率的3.33%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上治疗肛瘘病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清除瘘管内口与其与之相连的上皮化管道组织[3],在治疗的过程中为保护患者的肛门功能,应尽量减少对其括约肌造成的损伤,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传统治疗方式为直接切开括约肌肛瘘对患者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性较大,致使术后需要患者进行10周左右的恢复周期,且其会影响其正常的肛门功能。后经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肌间瘘管结扎术在该病症治疗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其的实施可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肛门括约肌,保障其肛门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手术的实施时间相对较长,且术后患者产生的疼痛度较为明显,同时会增加患者术后出现病症复发的机率。而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的手术操作面积较小,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性较小,且其手术实施时间较短,可在保留肌间瘘管结扎术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促使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本研究中实施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证明了该手术实施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的实施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其术后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南,于德明,姜国丹.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括约肌肛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04):449-451.
[2]赖能胜,刘振宏,陈志林,等.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0):54-56.
[3]唐瑞春,温元.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6):16883.
论文作者:杜长亮 秦中国, 沈永杰, 康曦月,王青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瘘管论文; 括约肌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肛瘘论文; 病症论文; 肛门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