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结构论文,科学论文,创造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04)06-0016-05
创造是人的本质或本性。创造活动与人类相伴而生。自古洎今,创造活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以人类的创造力、创造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创造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孕育、萌生、演进、传播、扩散,已经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正在成为一个有着美好发展前景的学科门类。
一、创造学的兴起和发展
早在2000多年前,东方和西方的先哲们就高扬起认识人类自身的旗帜,开始对人的心灵、认识、创造性等进行思辨性的探讨。经过由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到费尔巴哈(1804-1872)等近代欧洲哲学家的过渡,伴随着实验心理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崛起,人们对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行为的研究逐渐由哲学思辨层次过渡到经验层次。20世纪初,创造学进入孕育、草创时期。[1]
1.美国:创造学的萌生
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始于人们对于各种创造活动的研究。美国是创造活动研究的策源地。1906年,美国专利审查员普林德尔(E.J.Prindl)向美国工程师协会提交了一篇题为《发明的艺术》的论文,以具体实例说明改进发明的技巧和方法。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已知的第一篇关于发明的论文。
1931年,美国专利审查员罗斯曼(J.Rosman)从专利局积存的资料中选择700多位多产发明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依据第一手资料写成《发明家的心理学》一书。同年,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克劳福德(R.P.Crawford)开办创造力培训班。1933年,电气工程师奥肯(H.Oken)撰写了一本供发明培训使用的讲义,1935年开办训练班。1936年,史蒂文森(A.R.Stevenson)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设创造工程培训课程。以此为发端的创造教育,对创造活动研究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1941年,纽约BBDD广告公司副经理奥斯本(A.F.Osborn)出版《思考的方法》一书,重点介绍其在此之前创制的头脑风暴(BS)法。1954年,奥斯本发起创建创造教育基金会。随后,他与帕内斯(S.J.Parnes)在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组建创造力研究中心。1958年,他们为本科生开设了创造性解题课程(CPS)。奥斯本因此而在美国被人们誉为创造工程之父、创造学奠基人。
20世纪40至50年代,创造工程学、创造教育学在美国获得初步发展,作为学科的创造学渐具雏形。
2.日本:创造学的兴盛
日本是创造活动研究比较活跃的国家。由20世纪20年代开始,日本的创造活动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引进起步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这一时期,日本学者首先翻译、介绍了一批西方著述,如柏格森(H.Bergson)的《创造的进化》、庞加勒(H.Poincaré)的《科学的方法》、里鲍尔的《创造的想象》、克里齐默尔(E.Kretschmer)的《天才的心理》、沃勒斯(G.Wollas)的《思考的艺术》、奥斯本的《思考的方法》、罗温费尔德(V.Lowenfeld)的《创造性思维》等。在引进、消化和借鉴西方关于创造心理、思维技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日本学者试探性地进行独立研究,先后出版了园赖三的《艺术创作的心理》(1922年)、九息周造的《梦的结构》(1930年)、波多野完治的《创造心理学》(1938年)、大肋义一的《直觉的心理》(1946年)、北条元一的《艺术认识论》(1947年)等。1944年,市川龟久弥(1913-)出版其处女作《独创研究方法论》,重点论述创造性活动的实质和独创性思考的方法。此书的问世,标志着一般创造性研究在日本的发端。
双向开拓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百业待兴之时,日本实业界、学术界、教育界在实用创造性研究和一般创造性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同时性的双向开拓。在实用创造性研究方面,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推动创造力开发活动。丰泽丰雄(1910-)大力倡导和宣传“一日一案”(即每天提一项改进提案或建议)活动,创办发明演习所和星期日发明学校,编写了《发明指南》(1958年)等多种著述。日本学者首创“发明学”这一术语,铁路运输专家高桥宪雄出版了第一部《发明学》(1959年)。在一般创造性研究方面,一些学者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的因素分析法对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广泛的研究,归纳概括具有普遍意义的创造技法,探讨创造力开发与教育改革、经济政策等的关系。1955年,市川龟久弥提出在日本有广泛影响的“等价变换理论”。
稳定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1960年,丰泽丰雄将发明议员振兴联盟改建为社团法人发明协会,在全国43个都、道、府、县建立星期日发明学校,为企业、社会培养新型人才。每年4月18日被定为发明节。70年代以后,日本号称拥有数百万人的发明大军,专利申请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理论研究领域,创造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恩田彰、山贞登、川喜田二郎、中山正和、师冈孝次、高桥浩、高桥诚、村上幸雄等一大批代表性人物,出现了一些以创造力开发为研究重点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创制了许多适合日本国情的创造技法。学者们组建了日本创造学会,创办《创造》(1968年)、《创造的世界》(1971年)、《创造性研究》(1976年)等刊物。
3.中国:创造学的引进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蓬勃涌起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发端于国外的许多学术思想、理论和新学科,陆续被引入中国大陆。创造性研究在这一时期开始进入中国学术界。1980年,许立达、许立言发表《论创造性》[2]一文,概括介绍了国外关于创造性研究的基本动向和成果,提出“要把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立,在理论上加以完善”的建议。自1981年10月起,日本学者村上幸雄、恩田彰、高桥诚等相继到中国讲学,进行学术交流、考察,为创造性研究在中国大地的传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983年以后,在一批热心者的组织下,许多城市举办了创造学、创造力开发讲习班或培训班,开始筹组各地的创造学会或研究会。1983年7月,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全国首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和首期创造学研究班,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国创造教育研究会筹备委员会。1985年,中国创造学研究会(筹)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创造学研究会(筹)在南宁市创办《人才与创造》杂志(1990年因故停刊)。同年,中国发明协会在北京宣告成立,会刊《发明与革新》(2003年改名为《发明与创新》)在湖南长沙市创刊。1990年,中国发明协会设立创造学研究专业委员会。1994年6月9日,中国创造学会在上海成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大批创造学、创造工程学、创造力开发、创造教育等方面的著作相继出版。据粗略估计,中国大陆20多年来出版的创造学类教材、专著、译著可能多达数百部。笔者最近对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创造学藏书进行了网上检索,共检索到书名以“创造学”作为主题词的中文版图书64部(表1)。由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创造学图书的出版数量20年来在波动中缓慢地加速增长。
表1 中国国家图书馆创造学图书藏书统计
出版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数量(部)
1 0 3 2 0 4 6 3 1 2
出版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数量(部)
0 1 3 3 5 510 8 5 3
科学发展史已经表明,一门学科得以在一个国家立足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进入大学课堂,通过相关课程的聚合作用建立起一支有规模、有实力的研究队伍。20多年来,创造学研究者、工作者面向社会开展多层次的创造力培训活动,数以百计的高等学校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开设了创造学、发明学、创造力开发、创造技法、新产品开发等课程。创造教育的广泛开展,不仅使创造学不断得以普及,让人们真切地了解到创造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为创造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
二、创造学的学科结构
创造学经过几十年的扩散性发展,特别是在进入中国之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正在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和边缘分支学科的学科门类。作为学科门类的创造学,又可以称之为创造科学。创造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和尚处在孕育、萌生过程中的数十门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可以相对地区分为六个群组(图1)。
图1 创造学(创造科学)的学科结构
第Ⅰ群组是由普通创造学所统领的一组理论化程度最高的学科,主要包括创造思想史或创造学史、创造科学学、比较创造学、创造计量学等。创造思想史探讨自古以来人类思考、研究自身创造力和创造活动的历史进程。创造思想史如果以创造学的孕育、创生、演进作为主线,亦可称之为创造学史。创造科学学是创造学进行自我认识而形成的学科,其使命是运用科学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创造学的科学定位、学科结构及其演进发展的社会条件、基本对策等。本文所涉及的问题,即属于创造科学学的范畴。比较创造学的任务是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社会领域创造者、创造活动的异同。创造计量学或计量创造学则运用数学方法对创造者、创造活动的各种指标、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获得某些规律性的认识。普通创造学是创造学的核心基础学科,探讨同创造者、创造活动、创造学有关的各种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问题。目前中国已经出版的创造学著作,约有半数可归类于普通创造学。毋庸置疑,普通创造学的研究内容覆盖创造思想史、创造科学学、比较创造学以及隶属于其他学科群组的各门学科,但却不能代替这些学科的细化研究。普通创造学与创造学体系中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通创造学对其他学科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其他学科的深度开掘又可以丰富普通创造学的内容。
第Ⅱ群组包含创造哲学[3]、创造美学、创造伦理学、创造文化学、创造思维学、创造系统论、创造控制论等,可以统称为理论创造学科。这组分支学科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性、边缘性特征。目前,除创造思维学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外,大多数学科仍处于孕育甚或构想状态,今后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下大气力促进它们的创生。例如,创建创造系统论、创造控制论、创造信息论、创造突变论,就必须积极引进系统科学(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等)的理论和方法,用之于研究人类的创造活动。
第Ⅲ群组包含创造社会学、创造心理学、创造经济学、创造法学、创造管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人才学、创造生态学、创造活动营养学等,可以统称为边缘创造学科。这组分支学科的边缘性特征比之其他群组更为明显,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创造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例如,创造活动营养学以研究人类创造活动、群体或个体创造力与膳食结构、餐饮营养的关系为基本使命。它的创生只能建立在创造学与营养学相互靠拢并发生渗融作用的基础之上。
第Ⅳ群组包含创造工程学、创造方法学、创造力开发学、婴幼儿创造学、青年创造学、老年创造学、大学生创造学、企业员工创造学、公务员创造学等,可以统称为应用创造学科。这组分支学科分别研究创造活动的过程、开发创造力的方法、措施以及各种人类群体的创造特征和创造行为。近年来,中国已有以“大学生创造学”[4~7]、“领导创造学”[8]等为书名的专著问世。
第Ⅴ群组包含技术创造学(发明学)、科学创造学、文学艺术创作学、教育创造学、医学创造学、商业创造学、行政创造学等,可以统称为分域创造学科。这组分支学科以各个社会实践领域中的创造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具体创造活动机理或规律。需要说明的是,教育创造学与创造教育学表面上看只有次序上的差别,但两者的核心研究内容并不重合。教育创造学探讨教育领域实现实践创造、理论创造的途径、方式和机理,创造教育学则探讨实施创造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两者有联系,但研究的指向性是有明显差异的。最近十几年来,在中国也已出现了多部涉及这组分支学科的著作,如军事创造学[9]、教育创造学[10]、科学创造学[11]、医学创造学[12]、公安创造学[13]等。
第Ⅵ群组包含国家创新体系学、技术创新学、制度创新学、管理创新学、谋略学、策划科学、智囊参谋学(咨询学)、人工智能学等,可以统称为隶属创造学科。这组学科的名称中虽然均没有“创造”二字,但它们所研究的对象从本质上说来也属于人类社会的某些创造活动。创新(innovation)原本是美籍奥裔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创用的一个经济学概念。目前在中国,创新概念已经被极度泛化,时常被当做创造的同义词来使用。因此,将国家创新体系学、技术创新学、制度创新学、管理创新学等归类于创造学的范畴,应该没有太大的疑义。人工智能学可以看做是创造学与思维科学、自然科学相联系的一座桥梁。这组学科与管理科学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需要说明的是,创造学的许多一级分支学科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化。其中,归属于第Ⅴ群组的一级分支学科,细分化的趋势最为明显。例如,文学艺术创作学包含文学创作学、艺术创作学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综合创作学三个二级分支学科。文学创作学又细分为小说创作学、诗歌创作学、散文创作学、剧本创作学等三级分支学科;艺术创作学细分为音乐创作学、舞蹈创作学、美术创作学、摄影艺术创作学、建筑艺术创作学等三级分支学科;综合创作学细分为戏剧创作学、电影创作学、电视剧创作学等三级分支学科。技术创造学(发明学)作为一门形成于创造学前史时期的一级分支学科,正在按照技术门类进行分化。前几年,日本学者出版了名为《机械造学》[14]的著作。归属于第Ⅵ群组的技术创新学,则可以通过交融互渗,形成技术创新哲学、技术创新经济学、技术创新社会学、技术创新管理学、技术创新政策学等二级边缘分支学科。
三、创造学的科学定位
创造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门类,在整个科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探讨创造学的科学定位,主要涉及创造学与近邻相关科学部类、学科门类、学科群组的关系,以及创造学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归属关系。
1.创造学与近邻相关学科的关系
创造学在其创生和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同许多科学部类、学科门类、学科群组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联系。其中,创造学与思维科学、人才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创造学与思维科学的互渗关系。思维科学是一个分立历史还比较短暂的科学部类,它的所有分支学科都以人类的思维活动作为研究对象[15]。思维活动与创造活动有着唇齿相依、互为表里的紧密关系。创造活动只能建立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之上,思维活动的成果只有通过创造活动的成果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
创造活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但以动脑为主。人类活动所达到的创造性程度,取决于活动主体头脑的创造性程度,即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因此,创造学研究,不能脱离对思维的研究;思维科学研究,最终要以提高人类活动的创造性程度作为归宿。创造学与思维科学,是一种相互渗透的关系。归属于创造学第Ⅱ群组的边缘分支学科创造思维学,是联系创造学与思维科学的中介学科。
创造学与人才学的叠合关系。人才学是由中国学者倡导创建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含一系列分支学科的学科群组。创造活动是被称之为“人才”的人所从事的活动。人才的本质属性,是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向社会提供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创造学研究,离不开对各类创造(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社会管理等)人才的研究。人才学研究,不能脱离对人的创造活动的研究。例如,人才学研究人成其才,必然涉及人才的创造性品质(能力、素养)的培育。人才学研究人尽其才,必然涉及如何充分地开发、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创造学与人才学在研究内容上有部分叠合关系。归属于创造学第Ⅲ群组的创造人才学,是联系创造学与人才学的中介学科。
2.创造学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归属关系
创造学尽管与哲学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等六个科学部类[16]的许多学科门类、学科群组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形成了众多的边缘分支学科,但是创造学却不能整体性或整建制地归之于上述六个科学部类的任何一个。
在目前的各种相关目录中,创造学的地位也反映出这种尴尬状态。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创造学“榜”上无名。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修订版《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其中仍然见不到同创造学直接相关的学科、专业。可能是由于20多年来出版了大量的创造学图书的缘故,1999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在社会科学总论(C)、自然科学总论(N)和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三个大类中,分别列入了“创造发明、先进经验”(C19)、“创造发明、先进经验”(N19)、“科学发明、发现研究(创造学)”(G305)三个二级或三级子类目。
在前述六个科学部类之外,增设一个新的科学部类——交叉科学,是适应现代科学交叉化趋势的明智之举。交叉科学介于哲学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两大知识板块之间[17],可以涵纳那些以往被肢解的学科门类,如地理科学、军事科学、体育科学、人类学等。这些学科门类由于既包含多门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分支学科,又包含多门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属性的分支学科,无法整建制地归类于某个科学部类。
创造学既包含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分支学科,又包含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属性的分支学科,可以顺理成章地归属于交叉科学。应当注意到的是,创造学目前的学科结构状态尚不够均衡,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属性的分支学科数量还比较少,呈现“文”强“理”弱的局面。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积极促进创造学与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某些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创造计量学、创造系统论、创造控制论、创造信息论、创造突变论、创造地理学等学科由“潜”趋“显”,同时推进科学创造学、技术创造学等一级分支学科进一步走向深度分化。
收稿日期:200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