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多元化读傅衣凌《中国的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论文_孙凡星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多元化读傅衣凌《中国的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论文_孙凡星

河北省保定二中 071000

摘 要:中国古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傅衣凌先生对中国古代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读傅先生的遗作《中国的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历史的了解,探古寻今。本文从经济多元化、司法权多元化及思想文化多元化三个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多元化形式。

关键词:中国古代 传统社会 多元化

学过高中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一段非常漫长的历史阶段叫“封建社会”,从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到鸦片战争开始解体,前后持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和思想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它不同于欧洲的“封建社会”。在中国,从秦汉时代就已经形成了“皇权专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在这种存在广泛差异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简单的用马克思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来对中国历史进行划分,而是要立足于自身的历史事实,重新定义。对此傅依凌先生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来替代“封建社会”,并明确指出其主要特点——“多元”。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多元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经济成份多元化

在日常的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说的经济有诸如国有经济(皇庄,官田,官营手工业等)、集体经济(族田,义仓等)以及私有经济(自耕农,商人等)。而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各种经济形式也早已经出现并共存。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并逐渐成中国的法定货币,市场活力逐渐增强。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小农经济、商品经济(萌牙状态的资本主义)与乡绅、地主的庄园经济并存的模式。另外部分落后地区仍存在奴隶经济。在此,我们重点谈谈乡绅阶层如何出现并成为一种主要的经济形式。

傅依凌先生把中国古代社会控制系统分为“公”和“私”两方面。公指政府,私指乡族。公和私之间存在一个缓冲阶层——“乡绅”。他们一方面代表国家控制社会,另一方面代表乡族抗衡国家。在以唐期为起点的打压后,旧时豪族逐渐衰落,但无数士大夫们尝试将自已的族人凝聚成一个宗族,并借自身权力尽可能扩大势力,兼并土地,或使自己的子孙后代进入仕途。这种行为造就了最早的“乡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里所说的“乡绅”,已大大超过了这两个字的字面涵义,既包括在乡经商的缙绅,也包括在外当官但仍对基层社会仍有影响的官僚。他们是特权阶级,在地方上有着极强的话语权。依靠收取地租和放贷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明清时,他们不仅是地主,也是当地的商业主要参与者。可能他们没有世袭职位,但在地方上的经济实力和宗族中的士人却使得他们拥有特权。

二、司法权多元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经济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司法权多元化。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王朝都有系统、详细的成文法典,但皇帝的旨议权威性又远远在这些法典之上。除了中央政府的法律之外,上文中提到的以乡绅、士族为中心形成的家族司法在地方上占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乡族的司法权一直存在,而且在解决民事诉讼纠纷方面起着国家司法系统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西方国家提倡法制,以明确的法律裁决案件,道德只作为参考。而在中国则是,道德在裁决中占重要地位(这种影响至今仍存在),有时法律甚至只针对特定人群,如“刑不上大夫”。由于中国“人治”的特点,法律在具体实施时还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一条鞭法”实施后,地方财政萎缩,无力承担公共支出,除了司法、税收的基本职能以外,教育、水利、冶安等很多职能都改由“宗族”承担。另外一些名义上受国家统冶的偏远地区,因文化不同,往往会根据当地情况单独立法。

司法多元化在理学成为主流思想后更是不断放大。

三、思想文化多元化

经济的多元化决定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早期从春秋时期开始,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孙武的兵家、墨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开创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充分体现出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儒学长期被中央集权作为理论基础,但其中也不乏“民为重,君为轻”的民主思想;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萌芽和发展,与儒学有密切关系的李贽,更进一步提出了个性解放的要求,他尊儒又反儒,既信佛又反佛,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对传统儒学批判的继承中,提出“经世致用”的新思想观念。这代表了新一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这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如“三言两拍”,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自由,蔑视和批评传统的伦理纲常,都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新的发展趋向。

多元,其实是中华文明的一贯特点,当明朝晚期江南商品经济大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进步思潮出现的时候,西北在做什么?准格尔部和叶尔羌汗国又处在哪个阶段;内陆的儒家文明、西北的伊斯兰文明、蒙古与西藏的藏传佛教三种文明如何互动;西南部那些土司政权同中央政府关系怎样?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并存,地主制与奴隶制并存。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凌驾于这样一个多元社会之上的,是一个官僚制、专制的政治体制。一个理论上无限权力,受命于天的君主统治着这个国家。

众所周知,十六世纪开始,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直到二十世纪中国爆发了极为深刻的的社会革命,才终结了维系了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

论文作者:孙凡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多元化读傅衣凌《中国的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论文_孙凡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