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开发区利用外资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开发区论文,利用外资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5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353(1999)-0066-05
自1992年以来,山东省政府在全省批准设立了5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6年的开发建设,各开发区在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1997年,全省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共引进外资项目396个,合同外资额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出口创汇16.9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同期的25%、29%、37%和13%。经济开发区在全省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开发区利用外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给利用外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本文试结合日照经济开发区的实际,谈谈经济开发区如何面对新形势,增创新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继续发挥好在各地对外开放中的“窗口”作用。
一、目前开发区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日照经济开发区于199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几年来,开发区充分发挥港路优势,自费开发,滚动发展,项目引进取得很大成效。截止1998年9月底,日照开发区累计批准内联外引项目536个,其中外资项目103个,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在1997年全省省级开发区考核中,日照开发区有五项指标列全省前三名。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列第一位,进区项目、利用外资项目和投产企业数列第三位。1998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列第一名,批准进区项目列第二名。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使日照开发区在零的基础上,滚动发展,不断壮大。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既弥补了开发区建设资金的不足,又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1997年日照开发区的科技贡献率比1993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招商引资还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和现代意识都明显增强,特别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日照开发区真正成为日照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示范区”,为全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利用外资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第一,引进的项目规模小、层次低。目前日照开发区除日照电厂、大宇水泥等大项目外,其它外资项目单体平均投资额不足100万美元,目前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外资企业只有4家。并且,在已经投产运营的外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生产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少,层次比较低。
第二,合同履约率低。由于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有时在缺乏对外方投资者资信状况详细考察的情况下仓促签约,往往因外方资信不良或缺乏诚意,或因后期服务跟不上等,造成合同履约率低,有些项目最后不了了之。
第三,招商的方式、方法和措施不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这几年,许多开发区招商通常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在国内举办招商会或参加大规模的经贸洽谈会,采用摆摊位、开发布会的形式招商;二是自己组团赴海外招商;三是坐门等客招商。从形式上看,有时也轰轰烈烈,接待繁忙;有时也偶尔有果,成功在望。但从总体上看,取得的成果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由于采取的是一种以政府行为为主的“大部队”、“大呼隆”招商,而不是以企业为主的市场行为和以资源利用与资本运营为主的经济行为,所以招商工作经常出现“五缺现象”:在有些项目上,招商人员缺责任、招商谈判缺调研、招商合同缺落实、项目推进缺依托、项目运营缺协调。“五缺现象”又导致了两种局面:一是招商接待忙忙碌碌,谈成的项目却为数不多;二是签订的合同、协议鼓舞人心,落实起来却真的不多。这样,就使招商工作陷入了越急越不成、越不成越着急的怪圈。
目前,开发区的利用外资工作又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招商引资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过去,亚洲是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地区,“八五”期间亚洲投资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0%以上。韩国、日本和香港是日照开发区利用外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占80%。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他们的对外投资能力明显削弱。韩国对中国的投资70%在山东,这次危机对我省利用外资的影响尤为突出。就日照开发区来说,虽然1998年东南亚诸国来区考察、投资的客商没有间断,但大多是考察情况,带有明显投资意向而且资金充足者很少。投资的项目也多是加工贸易型的小项目。这样,不但新利用外资的难度加大,数量明显减少,而且一批在建项目资金到位受阻,在谈投资项目搁浅,一批原本有望增资的项目也不了了之。
二、今后开发区利用外资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严峻形势,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要面对现实,调转架子,调整思路,改变重点,在明确责任、注重实效上下功夫。总的来讲,要明确“一个方向”,突出“两个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坚持“四个一起抓”,使利用外资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明确“一个方向”,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要以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为主攻方向,努力把经济开发区办成外向型的高新技术工业区。突出“两个重点”,就是利用外资突出外商独资企业这个重点,内联合作突出民营企业这个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树立凡是开发区以外的客商都是“外商”、凡是开发区以外的资金都是“外资”的思想,做到国外招商与国内招商并举,内外联动,全面引进;二要处理好洽谈项目、签订合同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克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倾向;三要处理好实施优惠政策和实行国民待遇的关系,在探索、推进外资企业国民化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力度。坚持“四个一起抓”,就是要坚持大小项目一起抓、生产流通一起抓、内资外资一起抓、国有民营一起抓。不管是什么项目,只要不是污染的、不是违法的,都要抓到手,先把经济盘子做大,扩张实力,再提高水平、上档次。
(一)调整思路,突出重点,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第一,突出重点国家和地区。国外,突出对韩国、日本、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招商;国内,以大陆桥为主线,以北京、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大城市为重点,以大公司、大集团和民营企业为目标,主动出击,争取合作。前一段,日照开发区强化国内招商,积极主动地跑上去、跑出去,争取上级和外界的支持,效果比较好。1998年1-9月份,共接待来区考察投资的国内客商800多人次,达成各类项目合作协议62个,有19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引进内资4000多万元。中非集团、省黄金公司、省电力公司、省烟草公司等大企业相继来区考察、投资。其中,中非集团粉煤灰砖项目已经国家批准立项,总投资1.2亿元,一期工程4590万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下一步,继续加大国内招商工作力度,准备在北京、郑州、西安等大城市举办几次大规模宣传招商活动,并实行管委主任分线承包、项目组固定跟踪目标责任制,全力以赴推进在谈项目的落实。主要是抓好“四大五小”:“四大”就是中非集团投资1.2亿元的粉煤灰砖项目、颐中集团投资7500万元的SP建材大板项目、中原油田投资5000万元的城市液化气工程项目和省黄金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家用桑拿浴箱项目。“五小”就是青岛投资1200万元的宾馆项目、菏泽交通委投资1000万元的培训中心项目、胜利油田投资600万元的液化气站项目、日照海监局投资300万元的船舶维修项目和济南翰艺公司投资250万元的古玩花卉文化市场项目。这几个项目投资总额在3亿元以上,建成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3亿元。
第二,突出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日照开发区的发展是在国家不投资、财政不拨款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自身又毫无特殊优势可言的情况下,前期引进了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档次低,技术设备也比较落后。在开发区的起步阶段,这也是为了尽快搭起开发建设框架的无奈选择。但从目前来看,技术层次低、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有些甚至影响了开发区的形象。1998年以来,随着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国家将投资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开发区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日照开发区决定学习借鉴广州开发区的“赎买”办法和大连、青岛开发区的“嫁接”办法,对早期引进的项目逐步进行调整提高。发挥日照民营科技园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不断引进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高出口创汇的项目,并不断输出创新产品、派生新兴企业。选择部分自主开发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产品需求弹性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抓住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而人民币相对坚挺的机遇,抓紧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日、韩等国的二手设备和先进实用技术,装备现有企业。争取经过2-3年的努力,使开发区的科技贡献率提高30个百分点。
第三,大力引进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外向型加工工业项目。目前,日照开发区不论在经济实力上,还是在基础条件上,还不具备单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充分条件。所以,为尽快膨胀全区经济总量,应该在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前提下,立足现实,发挥日照市劳动力价格、区位、港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进、发展加工贸易。现在,日照开发区的对外加工贸易型工业企业已发展到近50家,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区的三分之二,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信工艺品公司利用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从韩国进口低价原材料,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产品销往欧洲市场,效益特好。1998年1-9月份,出口创汇500万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倍,预计全年创汇700万美元以上。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争取省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尽快启动日照桥头堡对外加工贸易储运区的建设,以此为契机,大搞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度。
(二)采取更加积极灵活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第一,积极研究政策、完善政策,搞好政策招商。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国公司既看重我国的市场,也看重我们的政策,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优惠政策的作用显得更为直接。1992年韩国取消了对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对外资全面实行国民待遇,结果导致了外资引进规模的下降和对外出口的大幅下降,这一教训我们也应汲取。目前,日照开发区还处在沿海欠发达城市的起步阶段,既没有资金优势,也没有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要吸引别人来投资,只有靠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在各地竞相出台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认真研究政策、完善政策,就意味着我们无条件地降低了自己的竞争力,资金必然流向投资环境更好、政策更优惠的地区。1998年,日照开发区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学习借鉴外地开发区经验的基础上,对以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扩大优惠面,提高优惠度,产生了积极作用,收到明显效果。仅设立招商奖励基金一项,1998年1-9月份就新增税收180多万元,预计到年底可达260万元。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兑现落实各项政策,积极研究新的政策。对进区建设的项目,在土地价格上优惠、在建设费用上优惠、在地方税收上优惠;对在开发区登记注册的企业,根据交税情况,对引进人和纳税人采取分档次、按比例、累计递增的办法进行奖励。吸引各地客商来区投资,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帮助开发区上项目、引资金、增税收。
第二,办好现有外资企业,树立典型,实现以商招商。能不能办好现有外资企业,关系开发区的对外形象,关系开发区的项目引进。办好了,可以树立起招商引资的旗帜。韩国独资技宝电子公司1996年到日照建设时,日照开发区组织专门班子靠上,帮助公司协调解决建设期间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投产,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97年出口创汇51万美元,1998年前9个月已创汇220万美元,期间还三次追加投资100多万美元。公司的董事长每次回国都宣传介绍开发区。在其带动下,1998年大原腊制品、架桥工艺品等韩资企业先后来区投资办厂。实践证明,以商招商成本低、针对性强、推进速度快、成功率高,是招商引资的一条有效途径。1999年,日照开发区确定重点抓好对技宝电子、成信工艺品和大原腊制品3家韩国独资企业的政策扶持,搞好协调服务,促其健康快速发展,培养树立外商在开发区赚钱发财的典型,在以商招商上实现新突破。
第三,强化工作责任,开展全员招商。把招商引资的硬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和每个部门,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部门政绩的重要标准,形成全员招商、领导干部招商、“一把手”招商的局面。两委成员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向外、向上跑资金、争项目,每人引进1个投资过500万元、年交税金过百万元的项目。招商局、经济发展局等主要经济部门的负责人,也要每人引进1个投资过500万元、年交税金过百万元的项目。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争取1999年新引进投资过500万元的工业项目10个左右,投资过千万的项目3个以上。
三、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为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创造基础条件
开放的实质就是对环境的利用,投资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招商引资的速度与水平。这几年日照开发区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加快对外开放的形势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1999年,着力从两方面改善开发区的投资环境。
首先,继续加快城市建设,努力塑造投资环境的亮点。先进地市和开发区的经验充分证明,环境是形象,环境是财富,环境是无形资产。七年来,日照开发区累计投资5亿元,完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但城市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①战线过长,用力分散,摊子过大,缺少闪光点。②设计标准低,缺乏特色。大部分建筑都一般化、雷同化,缺乏海滨开放城市独特的鲜明风格。③管理滞后,文明程度低。城市管理还没有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很突出,居民的现代意识、城市意识淡薄,与现代化港口城市的要求差距甚远。1999年,要控制外延,抓好精品,以扩大绿量、提高品位为目标,以街道整治、绿化美化为重点,高标准搞好城市建设,全方位加强城市管理,彻底改变城市面貌,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一是突出重点抓精品。集中抓好北京路、天津路、林滩小区等三项文明示范工程建设。特别是北京路,进行全面配套完善。在现有基础上,再建2万平方米的停车场一处、2万平方米的街心绿地一处,使北京路绿化面积达到15万平米,成为高标准、大绿量、新风格的形象路。二是高点起步抓特色。主干道两侧的建筑,凡是档次低的一律不批。提高绿化的现代品味,增强沿街绿化的透视度,扩大道路景深,塑造新城区的风格。争取1999年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全区绿化总面积达到30万平米,人均10平方米以上,争创全省一流。三是常抓不懈促提高。把城市建设与管理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坚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城建,严管重罚,依法治理,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优美的环境吸引客商、留住客商。
其次,加快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重点在机制,关键在人。目前,日照开发区机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素质偏低、机制不活。针对这些问题,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大幅度精简机构和人员。内设部门能合并的合并,不搞上下对口,做到小机构、大服务;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淘汰制,公开评议,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机关“消肿”,内设机构在现有基础上精减四分之一以上。对科级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量化考核;对副科级以下干部,实行考试考核、竞争上岗。每年按5%的比例对机关不合格人员进行淘汰,空编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全面提高机关人员素质,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